家族慈善的传承“困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家族慈善是最能够创新的,家族基金会是能够改变世界的慈善模式。”2014年7月26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在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峰会上如此表示。
徐永光解释说,因为家族基金会的钱是自己的,不是向社会募捐来的,所以这些钱的投入可以做风险慈善,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进行创新,可以冒风险。
华民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也表示,更多大的家族基金会的建立和发展,将对中国的社会创新产生特别的意义,也会让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前提必须是破解当前的政策障碍。
家族基金会
是未来慈善的亮点
家族基金会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卡内基、洛克菲勒、摩根、梅隆、杜邦、福特等一批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开始投身慈善事业,并创办了各自的家族基金会。这些基金会虽历经上百年风雨,但仍然屹立不倒,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现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最鲜艳的旗帜。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成长起来的许多富豪们越来越认同卡内基的那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们相信,财富和慈善是一对双生子,而这对双生子中联系的纽带就是家族。而从财富的积累到财富的传承,最佳的途径就是家族基金会。
目前,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发展还刚刚起步,大概只占非公募基金会总数的10%左右。
“家族要传承财富,一定要建立现代家族慈善基金会,而且这也是未来整个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华民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表示,家族基金会是现代慈善的新主角之一。后代不管是富二代也好,官二代也好,都必须要变成善二代,如果你不善,财富是没法传承下去的。
卢德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所在的华民慈善基金会仍是原始注册资金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他还以父亲的名义建立了一个300万元的基金会,目前主要在教育平等、残疾人事业、养老事业和政策推动几方面发挥作用。
老牛基金会也是国内最早的家族基金会之一,自2004年成立8年以来,老牛基金会在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帮扶弱势群体以及扶贫救灾等方面,开展了和林格尔荒漠绿化、援助藏民生活能源、老牛生命学堂紧急救护培训等近150多个公益项目,总投入近6亿元。
“牛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快乐的多少就看爱你的人数有多少’。”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认为,用一种制度化的、高尚的形式把财富会传承下去是一个好的安全的方法,也能够提升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获得更大的尊重,“这是最好的家风”。
卢德之表示,财富不管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传承,都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这个精神被卢德之称为“资本精神”。“而这包括明确并贯彻理想与价值观、强调要法制化和规范化以及保值增值等内容。”
家族基金会的“政策障碍”
2012年,卢德之先生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向基金会注资100亿元。徐永光“质疑”说:“一方面宣布要捐100亿做家族基金会,另一方面基金会资产越来越小,注册的时候是2亿元,当时是全国最大的,现在资金缩水到了5000万。”
“我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表示理解,但是不赞成。”对此,卢德之表示,家族基金会现在的发展环境不能说很好。
卢德之解释说,所谓“理解”是指中国要做的事情太多,我们的制度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所谓“不赞成”,是说一些配套的法律、政策,还有待于完善,比如说现行的税收政策就对家族基金会的发展非常不利,我把这种状况比喻成允许“出生”,但不让“长大”。
卢德之所说的“现行的税收政策”是指,2009年11月19日和11月2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公布了两份通知:《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和《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保值增值收入将纳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也须纳税。这无疑将打击企业办公益基金会的积极性,即便办也只会办小的,不会办大的。道理很简单,大基金会的增值收入要交所得税,小基金会捐款则享受免税优惠。
“这样的政策障碍,别说100亿人民币,就是100亿、1000亿美元也只能站在基金会外进不去。”卢德之说。
徐永光对此表示同意,他说,基金会如果资产很大,必须去投资,投资它还可以一边花钱一边再滚动发展。但是中国现在的税收制度,公益基金会捐款去投资最后回来虽然回到基金会,先要交一笔企业所得税,如果这样交的话,这个基金会只能越做越小。
“已经发生的案例就是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先生捐了35亿福耀的股份,成立了以他父亲命名的基金会,到现在却还欠税6.72亿。这真是咄咄怪事。”徐永光“气愤”地说。
但卢德之同时承认,这些年,政府很关注家族基金会的发展,也给了很多很好的政策。比如注册登记的程序逐步简化,其他条件也开始放宽。“我们不能怪政府,政府对慈善、对家族基金会的认识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需要新闻媒体、基金会的创办者、从业者更多地去宣传、去游说。”
“我们正在努力,如果说我们的努力突破后,我会告诉大家,说政策开放了,大家可以捐大钱了。但目前捐大钱是吃亏的,这是肯定的。”徐永光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