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螺旋式上升

作者:水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03 10:22:00

摘要: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表述却有完全不同的语境,语态,语气,又包含完全不同的意味,或否定或肯定,此一时,彼一时。

螺旋式上升

水皮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但是,马航却在半年之中两次成为灾难的主体,一次是MH370航班,在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莫名其妙“失联”,200多人连同巨型客机均不知身归何处,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发起全球搜索依然是无功而返;一次就是MH17航班,在俄乌边境的万米高空被人用俄制导弹击中坠落,机上近300人无一生还。

  马航已经成为灾难的代名词。

  为什么两次都是马航?为什么失事的飞机不是飞中国,就是飞俄罗斯?是巧合,还是必然?两者之间是孤立事件还是有内在联系?水皮从来不相信阴谋论,但是至少马航事件让人不得不多一层思考。

  众所周知,乌克兰东部城市的冲突已经成为2014年最严重的区域冲突,美欧和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归属的争斗已经白热化,乌克兰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或者最终一分为二至今没有定论,马航的班机正好在此后不久也飞越该区域的普京总统专机的航线上,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肇事者显然是加剧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特别有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意味。

  众所周知,7月15日,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会议不仅通过了宣言,而且正式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且把总部设在上海,同时成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这两项决定均涉及各1000亿美元的份额,前者五国均摊,后者中国出资419亿美元,拥有39.9%的支配权。金砖国家的人口占全球的42.6%,国土占全球面积29.6%,经济占21%,外汇储备则占全球的一半,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10年后按现在的发展速度GDP会超越全球40%左右,大于G7国家的总和。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的建议会大大改善此前金砖国家在国际上的从属地位,提升这些国家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前者金砖国家只占13%的份额,不抵美国一家的15%,后者金砖国家只占11%的份额,美国一家的份额就是17%,用句网络语言,金砖国家的所作所为是对旧秩序的颠覆,完全是要逆天!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远远超过市场乐观预期,大宗商品期货包括贵金属在内都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空头排列,黄金价格借助乌克兰危机也仅仅是完成了一波反弹,华尔街赌徒面临崩盘的危险,危机事件的发生为他们逢高减仓创造极好的机会,平仓的损失减少了300亿不止,黄金盘中爆拉25美元就是最好的事例,铤而走险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诡异吗?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还有什么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动全身的?

  不诡异吗?

  谁又能切断这些若隐若现的联系,给我们一个泾渭分明的回答?

  经济和政治,地缘和宗教,帝国和王国,发达和发展的,矛盾就是这么展开的,一切都充满悬疑,一切都充满困惑,一切都有可能。

  是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但是,一个人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摔倒。关于中国GDP7.5%的讨论也充彻着这种忧虑,这种忧虑对于习惯性政府干预的中国经济而言并不是杞人忧天的,问题是天在变,道亦在变。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习近平也好,李克强也好,对于发展这个硬道理远比习惯于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有深刻的理解,同样是强调7.5%,但是结构不一样,效能也就不一样。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结果保证的就是就业,而就业事关民生根本;同样是刺激经济,定向的微刺激和病急乱投医式的4万亿指导思想完全不同;同样是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合制决不等同于私有化,但是也决不仅仅限于形式的股份制,否则你就很难理解国资委角色为什么要调整,为什么要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要在央企成立董事会,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表述却有完全不同的语境,语态,语气,又包含完全不同的意味,或否定或肯定,此一时,彼一时。哲学上说,这叫螺旋式上升。

  中国经济还能不能高速发展30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央政府集权能保障高效率,市场自由能保证充分竞争,司法相对独立能保证公平正义,左右有那么重要吗?实现中国梦比什么主义都重要!一年前,国际投行断章取义提出“李克强经济学”概念,一年后,大家热议的则是“习近平经济学”的观点;一年前,大家对中纪委打苍蝇也要打老虎,将信将疑,一年后,大家对刑不上大夫已经彻底不抱侥幸;一年前,大家以为八项规定换汤不换药,一年后,大家在为真抓实干心服口服;反腐倡廉多少年,贪官污吏有多少?但是,在今天,我们相信,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权就权,民所授,钱就钱,自己挣。

  很多人都关心2014年的下半年,政策会不会宽松,货币会不会宽松,市场会不会好转。其实,一季度的GDP7.4%,二季度的GDP7.5%,PMI的连续回暖已经说明了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提出的是短周期的回暖并不意味着长周期调整的结束,可能只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更何况过剩产能恐怕依然是在不归路途之中,投资泡沫的消退也有一个过程,投机仓单的消化也会伤筋动骨,并购重组的发生不可避免,总体稳定,结构调整应该是主旋律,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指望中国股市有超越经济预期前景的行情是不现实的,股市会企稳,会顽强的走好,会不断地摸高,但这是一个正能量不断积蓄的过程,爆发尚早。所谓正能量正是来自于央企和国企的混合制改革,大时代是要讲大故事的,有大故事才会有大行情,这个大故事就是混合制经济。中石化讲了,两个涨停,中国医药讲了也有两个涨停,中粮集团讲了,际华集团讲了,中国建筑讲了,中国建材讲了,虽然都涨,但涨幅不一,当大家都开始讲故事的时候,行情也就是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时候。

  这一天总会来的,我们坚信。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