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赌局”陷入僵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5月30日下午两点多,在众多记者的簇拥下,一身正装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现在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的游泳池旁。此前他刚刚参观过另一家名为圣淘沙名胜世界的度假村。在此次为期两天的新加坡行程中,安倍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度假村上。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这样的旅游设施,大大超出我的想象。面向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我们的目标是将全球来日本的游客数从1000万人提升到2000万人。像新加坡建造的这类旅游设施将成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战略目标。”在参观之后的记者会上安倍说。
虽然安倍是日本政界推动赌场建设组织“国际观光产业振兴议员联盟”的高级顾问,但是此前安倍一直未公开表示他本人对于修建赌场的态度。
此次以行动予以明确的支持,某种程度上或许是想为他的另一个赌局——目前正在陷入僵局的安倍经济学寻找一条破解之路。
“打架”的数据
2013年2月在出任日本首相之后,安倍以货币、财政和增长战略“三支箭”打造了“安倍经济学”概念。通过这“三支箭”安倍希望的是激起因陷入通缩而萎靡不振的日本民众的消费“欲望”。然而当三支箭射出仅仅一年,还在飞行状态时,安倍却抛出另了一个与其“三支箭”飞行方向相反的提高消费税计划。在两种力量的牵绊之下,日本的经济数据开始了左右互搏。
5月30日,日本总务省发布了4月1日日本消费税上调之后的第一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这份报告中剔除生鲜食品价格因素后,日本4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跳涨至3.2%,高于市场预期的上升3.1%,更远高于3月的1.3%,创下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最大升幅,而3.2%不仅实现而且还超过了日本央行为实施其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所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据日本央行估算,在4月核心CPI的增幅中约有2%受益于消费税上涨。“在消费税的拉动之下,日本即将走出困扰其20多年的通缩陷阱。”日本财务官古泽满宏说。
然而,同一天公布的另一组数据却暴露了消费税上调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税上调后,日本4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13.7%,降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1.7%,创下14年来最大降幅。
此外,日本4月零售销售同比也下降了4.4%,超出市场预期一个百分点,这一幅度也创下了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以来最大降幅。
与认为消费税会持久拉高日本通胀率截然相反的是,古泽满宏认为提高消费税对于消费需求的抑制却是暂时的。“在年中奖金发放之后,下降的零售销售自然会提升。”按照日本企业发放薪酬的规律,6月将是他们集中向雇员发放年中奖金的月份。
然而,相较于日本官员的乐观态度,分析师们的观点则更为理性,“从新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出现大幅下滑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物价的变化仍然十分敏感,尤其是耐用品的销售仍处于低迷状态,这些价格更高的商品要迎来复苏,恐怕还需要更久的时间。而在耐用品销售未复苏之前,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仍难实现。”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资深固定收益策略师Shuji Tonouchi说。
另一坏消息的来临则让市场对于上调消费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更加悲观。
6月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4月工资指数。初步数据显示,在结合了人均现金收入总额与物价变动情况进行综合计算后,日本4月实际工资指数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1%。自2009年12月(当时下滑了4.3%)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上调消费税的影响,日本75%的企业已经上调了雇员工资。然而在日本政府做出下调企业税之前,日本企业的加薪意愿都将难以赶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而安倍政府所承诺的最早下调企业税也需要等到2015年。“目前上调消费税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还在博弈中,但是为了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日本政府应该加大正面引导。”Shuji Tonouchi说。
央行退居幕后
作为“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日本央行一直都在为该计划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金援”,然而当通胀目标越过2%这一底线后,日本央行却记起了自己的另一个任务——防通胀。 一场关于是否应该“见好就收”的讨论在央行内部展开。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5月底,日本央行内部曾就如何准备退出已经运行了13个月的创历史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进行了一轮非正式的讨论。以日本央行副行长岩田规久男为代表的约4-5名日本央行理事会成员都对继续维持目前宽松政策提出了异议。“日本央行当前的政策倾向所希望防止的不仅仅是通货紧缩,还有通货膨胀率不要超过2%太多,比如在中期或是长期达到4%或者是5%。”6月1日在一个公开场合岩田规久男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作为岩田规久男的反对方,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依旧对于宽松政策予以了支持。“过早讨论退出可能会令市场感到困惑,就像其它国家出现过的情况那样,当日本稳步实现2%通胀率目标后,再开始讨论退出计划,目前讨论细节还为时尚早。”6月3日黑田东彦给出了回应。
然而,即使对量化宽松持有支持态度,但在该政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日本经济实现复苏这一问题上,黑田东彦也同样心里没底。“日本经济增长潜力已经明显下降,有鉴于此,制定一项提振日本增长潜力的策略非常重要。”黑田东彦说。而黑田东彦所呼唤的正是“安倍经济学”迟迟未落地的“第三支箭”——一个行之有效的日本经济增长战略。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宽松政策的另一个任务——日元贬值——也出现了波折。目前日元已经从宽松政策推出之时的贬值18%,反弹了近9%。安倍政府正在寻找新的“重型武器”来加强日元的贬值趋势。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资基金(GPIF)似乎是最佳选项。据野村控股预计,最早在6月中旬,GPIF就将开始调整其资金配置,有可能会投入约2000亿美元用于购买海外资产。其中约1200亿美元将被用于买入外国国债,其余的将被投入海外股市。
野村证券预测,此次GPIF的资金配置调整或将使得在未来12-18个月的时间里让日元兑美元贬值近10%。
GPIF的出手也为日本央行暂时退居幕后留出了空间和时间。而这段时间日本央行将用来观察提升消费税对日本经济的利弊,从而决定2015年10月日本政府的再次上调消费税至10%是否还有必要。
2%通胀率只是“安倍经济学”的一个“强心剂”,而实现经济增长才是检验“安倍经济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6月20日,安倍将向本届国会提交新的经济增长战略,而他从新加坡“赌场”学习到的经验或许可以派上用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