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审查的“罗生门”

作者:叶匡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5-22 00:20:00

摘要:用悬疑的手法表现战争,过去并不多见,更不多见的是,这种悬疑氛围的塑造,依靠的并不是侦探,而是当下年轻人多已陌生的“政治审查”方式。

  很久没看过国产战争电影,最近看《近距离击杀》,倒觉出了一些新气息。影片说的是1944年,日军发起“斩马行动”,追杀八路军高级将领马德瑞。警卫连在护送中,几近全军覆没,马德瑞被日军“流弹打死”。11年后,马德瑞遗体被发现,一个年轻军官通过弹痕鉴定,认为是“近距离击杀”,要求追查元凶。于是他开始用政治审查的方式,对那场战役的四个幸存者展开了“刑讯逼供”式的审查。在昔日战友说法不一的叙述中,慢慢揭开了这块历史的伤疤。

  用悬疑的手法表现战争,过去并不多见,更不多见的是,这种悬疑氛围的塑造,依靠的并不是侦探,而是当下年轻人多已陌生的“政治审查”方式。从幸存者扑朔迷离的叙述中,我们感受的不只是战争的残酷,而是这种审查本身的残酷。一个毛头小伙,仅凭自己对历史事实的一个怀疑,就可对四个抗战老兵轮番进行各种审问,让昔日战友互相指控,审查过程中似乎人人都有杀人嫌疑。这种故事本身,就能让我们看出那个时代的荒唐和对人性的伤害。

  所谓罗生门式的悬疑,正是建立在当年政治审查的严酷之上的。电影中我们可看到,这种审查有自我交待、有背靠背的相互揭发,审问者是不需要任何证据的。无论你是军人,是复员干部,还是平头百姓,都躲不过这种对个人历史的政治审查。当年,这类政治审查不仅出现在军营中,社会上也无处不在。面对这种审查,个人毫无隐私和尊严可言,更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个人权利。小到个人私情、说过的话、写过的信,大到工作经历、参加的活动、思想、家庭背景等等,都需接受审查,而一旦其中有污点,就成了定罪的证据。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老兵们虽无法忍受一个新兵蛋子的质疑,但也得咽下心中的嫌恶。影片中这些人的恐惧与不安,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而是因为这种审查的氛围。

  像电影中的老兵一样,只能点滴不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一切,以示对组织的忠诚。因为稍有隐瞒,就可能被加上欺骗组织的罪名。在这种审查中,你甚至不能表现对审查者的不满,一旦有所表示,就会被视为对国家的挑战。你所说的一切,会被放进你的档案中,伴你终生。政府通过这类审查,给每个人贴上政治标签,凡有历史污点的人或有污点的家人,别说重用了,每次遭逢历史运动都可能受到迫害,永被打入另册。这类审查总会带着交心、思想教育、自我改造、还原真相等名头进行,实质上却是对个人心灵一种残忍的迫害,把在逼迫下的暴露隐私和思想视为一种美德。这不仅造成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也使很多当年有审查污点的人,永远沦为贱民。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正想讲述的,正是政治审查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虽然它借用了悬疑这种形式。尤其影片结尾,董勇扮演的王连长自杀,更清晰地呈现了这一主题。这位参加过抗战、国共内战和抗美援朝的三代老兵,因在朝鲜战争中沦为战俘,回国之后迎接他的不是鲜花,竟然是接受各种审查。从王连长的满头白须白发的颓废神态,可感受到他遭遇的折磨。这也是当时的历史事实,只是在文艺作品中极少得到表现。

  当年认为,这些战俘理应和敌人拼死或自尽,在他们眼中被俘便是投降的同义词。比如志愿兵被俘时未负伤、未反抗的,就被视为投降,于是大部分战俘只能检讨自己“贪生怕死,被俘投降”的事实;在敌营审讯中说了自己姓名或部队番号的,被视作暴露军事秘密;在敌营稍有配合的,被称为委曲求全、丧失气节,这样几乎所有人都有了各种性质的叛变行为。当时有文件称“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战俘中的党员98%都被开除了党籍。这些年,国内有不少出版物表现了这些志愿军战俘回国后的境遇。

  电影中的王连长,这位抗日时期已是连长的老兵,命运更凄惨,不仅要接受志愿军的审查,还得接受对早年抗战历史的审查。一个久经沙场、从不畏惧死亡的老兵,最终却在自己人充满歧视和不信任的审问中,心理崩溃,想以自杀结束这一切。是信守对逝者的承诺,还是讲出战争的真相,对这些老兵构成了真正的心理折磨。这更让人们看到比战争更残酷的,其实是这种审查,它可以颠覆所有的人之常情与人性,让善的成为恶的,让恶的看着像是善的。最终,看透生死的战争幸存者,也只能以自杀明志。对没经历过那些审查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极难感受到那种恐怖。(作者为文化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益闪耀中国-线上投票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