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发布“2014年中基层岗位职场薪酬报告”
摘要:当前中国正经历快速的城镇化,城市新移民现象也在引起各方关注。28日发布的《2014中基层岗位职场薪酬研究》显示,以中基层人员为主体的新移民的平均月薪虽然同比去年增长16.5%,但感觉幸福的却仅占两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当前中国正经历快速的城镇化,城市新移民现象也在引起各方关注。28日发布的《2014中基层岗位职场薪酬研究》显示,以中基层人员为主体的新移民的平均月薪虽然同比去年增长16.5%,但感觉幸福的却仅占两成。
此份报告由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共同发布。报告收集了超过27万份有效问卷,覆盖36个城市。报告显示,中基层人员为主体的新移民的平均月薪为3033元,同比去年增长16.5%。该报告显示,在回答“带来职业尊严的因素”问题时,“足够的薪资收入”排在首位,达到69%。“公平的待遇”排在第二位,达到38%。
虽然自2013年起,“返乡潮”“逃离北上广”频频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报告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巨型城市的中基层岗位中,“外乡人”的占比接近8成,新移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绝对主流。作为传统的移民城市,深圳中基层岗位中外乡人占比达到90.4%;广州、上海、北京的占比紧随其后,分别是74.6%、74.3%、71.6%。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作为二线城市,中基层岗位中的新移民占到73.4%,在全国排名第四。在参与调查的36个城市里,移民数量占比最少的三个城市分别为南昌、太原和沈阳,中基层岗位中“外乡人”的占比均不到三成。
数据显示,2014年中基层岗位的平均月收入仅为3033元,相较于2013年的2868元略有上涨,但依然属于偏低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运转。其中,接近二成(19%)的人群月薪低于1000元,三成人群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30%),另有三成收入在3000—5000之间,月薪超过5000的高收入群体,仅占到8%。
低收入导致中基层岗位群体的低储蓄比例,月均储蓄所占收入比例仅为14.33%,而有将近一半的人基本存不下钱,全部收入均用于日常的固定和其他开销。过低的储蓄比例使得经济上的风险应对能力十分薄弱,更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低收入导致新移民工作更迭频繁,稳定性较差,他们常常在工作与工作之间流动、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漂泊,成为向钱而动的“打工牧民”。
与白领阶层在自我认知清晰的情况下向发展空间更大的工作岗位进行主动跳槽不同,中基层岗位群体的工作更迭有更为频繁的流动性和无奈的被动性。 数据显示,对大多数城市新移民而言,漂泊已成生活常态,54%的群体去过2个以上的城市打工。
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缺失的城市认同感降低了中基层岗位群体对幸福的感受,数据显示,感受到幸福的人群仅占到两成。调查同时显示,有自己的房子、有老公/老婆、有足够的存款,是如今中基层岗位群体眼中最普遍的幸福生活必须的三大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