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创业板十年梦从绝望到遗憾的熊晓鸽

作者:陶盈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04 21:05:00

摘要:创业板十年梦从绝望到遗憾的熊晓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他是一个梦想家,一个有关创业板的梦,他一做就是十年。
    他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从1992年迈入投资行业,他一干就是16年,其间,从2000万美元的基金到20亿美元,他管理的IDG中国基金只用了15年的时间就增长了100倍。
    他就是熊晓鸽,IDGVC创始合伙人见证了创业板背后的十年风雨历程。


一朝创业板 梦想整十年
    如果没有1993年误打误撞的入行,或许就没有了今天为创业板摇旗呐喊的熊晓鸽。
    在最初的2000万美元基金开始之际,熊晓鸽怀揣满腔的热情和对风险投资的梦想不厌其烦地来回折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钱带回中国。当1999年IDG基金转变为合伙人制时,熊晓鸽和他的伙伴已经管理高达一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投资才开始变得激动人心”,因为互联网时代来临了。
    在凭借早期的一笔投资尝到互联网的甜头后,熊晓鸽激动地开始在中国寻找类似的企业。这一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股票额超过了纽约股市。
    恰恰也是在1999年,中国的创业板开始被逐渐提及,按照熊晓鸽的话来说,如果这个时候创业板推出了,那么新浪、搜狐、网易、百度这样的公司都应该在中国创业板上,而且经营情况会更好。但是,按照新出台的上市规定,这样的创业公司无法达到盈利要求,即便推出也无缘创业板。
    现实的情况却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不仅创业板的出台遥遥无期。熊晓鸽意识到,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成立人民币基金还是只把A股当做退出的主要渠道都不现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熊晓鸽开始了为创业板摇旗呐喊的岁月。


今年是最好的推出时机
    在记者采访熊晓鸽时,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熊晓鸽形容,当看到今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再提及创业板的事,那一刻,心中的失落显而易见,在他看来,“不管怎么样,今年都是推出创业板的最好时期”。
    熊晓鸽曾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说,这么多年来的回报率远远高于美国的同行,“并不是因为有多能干,只是因为足够幸运,得到了中国这个市场带来的机会”。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这样的时期,中国人手上的现金是最多的。”此时创业板的推出与完善,无疑会对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实际上,熊晓鸽是国内第一波受惠的创投,早在2005年11月中小企业板实现了全流通后,IDGVC投资的远光软件就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首日上涨127%,为其试水国内资本市场退出画上了完美一笔。
    在回忆过去在中国创业投资市场中的十年,熊晓鸽笑着向记者表示,“收获最多的是失败的教训,增长最多的则是投资的经验”,如今,有关创业板的梦,十年终成现实,这个风险投资的传奇人物虽然有些遗憾,但他相信未来会更辉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