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新继承者们
摘要:塔利班的子弹、15人的鲜血、毛驴运送的选票以及60%的投票率,4月5日阿富汗的大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4月是最残忍的季节。”艾略特之所以为4月贴上残忍的标签,是因为在这个季节所有的新生命都开始努力生长,以替代那些已经老去的生命,旺盛地生长。
2014年的4月,自然界的新老更替也同样在现实社会上演。在亚洲这片4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有六分之一的面积被选举覆盖,将有逾10亿人投出他们的选票。在发达国家的选民已经用手中的选票让政治家为金融危机付出代价之后,来自新兴经济体甚至是极度贫困国家的民众也将给出他们的选择。
他们希望有所变化,渴望通过选举为自己带来的新的生活。而年轻人的希望则首次成为了决定力量。阿富汗的妇女、印度尼西亚的30岁以下人群以及印度的中产阶级将在这场改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宪法所规定的执政权限也为亚洲此次选举的除旧布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随着卡尔扎伊、苏西洛以及辛格的届满谢幕,一个时代宣告结束,而一批新的继承者们正在走来。
阿卜杜拉——东山再起
塔利班的子弹、15人的鲜血、毛驴运送的选票以及60%的投票率,4月5日阿富汗的大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的。面对生命的威胁,积极的投票率让世界感受到了阿富汗人的勇气,而一次更透明的选举,一次更多女性参与的选举,一次能创造未来政治稳定的选举则让更多人体会到了阿富汗人对改变的渴望。
根据4月8日公布的投诉数据显示,此次的阿富汗总统大选,要比此前受到众多质疑的2009年的选举规范得多。更让阿富汗人骄傲的是,他们将不再借助任何外力,亲自监督此次大选的公平与公正。这是2001年以来阿富汗的第三次总统大选,也是2001年阿富汗实行普选以来对于这一年轻的民主制度的二次确认。
在饱受数十年的战乱之苦后,和平与繁荣是阿富汗人对此次选举的最大诉求。而拥有丰富外交经验的前阿富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与前世界银行(World Bank)官员、任卡尔扎伊幕僚多年的艾什勒弗·贾尼在此次选举中的领先优势也恰恰反映了阿富汗人的此种心声。计票结果最早将在4月24日揭晓,根据选票预估结果显示,此前在2009年选举中功败垂成的阿卜杜拉目前居于领先地位,但是他与贾尼之间的差距并不足以保证他能笑到终点。然而候选人的不同并不会造成新一届阿富汗政府执政理念的差异。无论哪位候选人最终获胜,依靠外援强化自身都将是阿富汗新政府的选择。两位候选人已经表示有相当大的机会能与美国签署《双边安全协议》,这项协议将保留至少1万名美军在阿富汗境内,帮助当地安全力量,遏制塔利班和“基地”卷土重来。作为世界第五位最贫穷的国家,外援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阿富汗150亿美元的GDP中,60%来自外援。剩下的20%来自非法的毒品交易,即罂粟。然而,在这个国家沉睡的土地下却蕴藏着总价值达3万亿美元的矿藏。阿富汗人所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机会。
佐科威——“最干净的政治家”
印尼拥有亚洲最公开的选举体系之一:从总统到地区领导和市长,都通过直接投票产生。然而贪腐问题却成为了这个拥有2.4亿人口,由诸多岛屿组成的国家民主进程中最大的障碍。透明国际最近公布的腐败印象指数中,印尼在176个国家里排在第118位。
举行一次清廉的选举正是选民对于4月8日开票的印尼国会选举的最大呼声,而此次国会大选也将对于7月举行的印尼总统大选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印尼选举规定,凡是要推出总统候选人的政党必须获得国会20%的席次,或赢得25%的选票。若是没有达到这个门坎的政党也可以筹组联盟,然后参选总统。
2010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腐败丑闻已经让现在的执政党印尼民主党在大选之前的支持率跌至了个位数,随着民主党党首,现任印尼总统苏西洛的任期到期,后继无人的民主党很有可能会失去已经把持了近10年的执政党地位。取而代之的极有可能是反对党印尼民主奋斗党,此党的获胜法宝便是拥有印尼“最干净的政治家”——雅加达省省长佐科威。2013年时任俊罗市市长的佐科威曾获得由国际智库“城市市长基金会”评选的全球最佳市长第三名。当时该机构对于佐科威的评语便是“正直、拒绝贪腐的市长,并且相当关注改善穷人生活”。
选民对于佐科威的喜爱使得印尼民主奋斗党在选举之初便处于了领先地位。4月10日,随着80%的样本选票开出,该党拿下了全国约19%的选票,而民主党的得票率只有2009年大选时的一半,仅有10%。清廉的政治家,及其所代表的开放、自由的执政理念或将为印尼——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再一次带来腾飞的机会。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印尼却似乎是新兴经济体中抗压性最好的国家之一。2009年,它加入了G20集团;在2011年末到2012年初期间,它的信用评级十几年来第一次达到投资级;过去3年里,其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以逾6%的增速稳步上升。“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不那么糟糕的国家。”印尼投资统筹局负责吸引外国投资的负责人查提伯·巴斯里说,“但我们也许可以通过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官僚作风、完善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印尼看起来更好一些。”
莫迪——“印度的CEO”
纳伦德拉·莫迪将成为新一届印度总理,大约在两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4月8日的印度大选似乎只不过是在为这一共识提供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莫迪是有“印度经济的动力机房”之称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他曾经带领人民党连续3次赢得了该地区议会选举的胜利,在其11年的执政期间,该帮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10%之上。经济上的骄人成绩正是莫迪在印度经济进入低迷时期受到热捧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
作为曾经耀眼的金砖国家,印度的黯淡速度也令人惊讶。2013年印度经济增长放缓至低于5%,外资从印度流出加剧,卢比的贬值让这个依靠能源进口的国家在高通胀中备受煎熬。
谁都知道印度需要经济改革,但谁都又无力推动这一改革。从国家形势上看,印度在践行民主制度,但在国家管理上,印度似乎从来都没有脱离封建制,种姓、宗教、性别的差异化仍然无处不在。政治上的束缚正在使得印度的经济增长失去动力。1991年的自由化改革为印度带来了十年的黄金时期,然而伴随着曾经的改革家——印度总理辛格的离去,在市场与民粹之间印度再次表现犹豫。选民们看到了莫迪在经济上开放、成功的一面,但是却忽略掉了他的支持者中也包括誓死反对全球化的小商贩选民团。选民希望来自低种姓族群,有着“印度CEO”之称的莫迪能够为印度带来改变,但却忘记了他曾经在一起印度教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中,因偏袒印度教徒而声誉受损。印度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仅凭借莫迪的经济经验似乎并不足以应对,真正能帮助印度走出低迷的只能是一次更加深刻的现代化变革,这种现代化既包括经济上的自由市场的理念也包括政治上的现代化治理。
这个春天,亚洲国家的民众即将作出选择,这个选择可能深刻改变亚洲的政治格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