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低估值收购民生证券 泛海建设获机构青睐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08 17:38:00

摘要:4月7日晚间,泛海建设发布公告称,《关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订,约定公司以人民币32.74亿元受让中国泛海、泛海能源持有的民生证券73%股权,即本次收购估值仅为民生证券净资产的139%。
  4月7日晚间,泛海建设发布公告称,《关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订,约定公司以人民币32.74亿元受让中国泛海、泛海能源持有的民生证券73%股权,即本次收购估值仅为民生证券净资产的139%。

  之前在3月27日,泛海建设在关于收购民生证券的公告中提到:以2013年12月31日民生证券的净资产为基础确定收购价格……股权交易总金额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坊间即传言泛海建设的大股东将有意以低价转让民生证券股权,实现民生证券曲线上市和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双重目的。

  看来此传言并非虚谈。

  低估值留白未来空间

  根据北京大正海地人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报告,本次市场法采用上市公司比较法进行评估,通过资产规模、所有者权益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相关指标、行业地位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民生证券全部权益在2013年12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人民币 44.93亿元,增值额12.63亿元,增值率39.09%。73%股权对应的估值为32.74亿元。

  “此次收购的对价有点令人惊讶,纵观市场上的资产注入行为,置入资产高估值几乎已是常态。”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这次民生证券的估值,却只有1.39倍市净率,大大低于TMT行业收购估值,也低于其他券商同业的收购估值,看来大股东是铁了心要助推泛海建设转型了。”

  近年来,多家上市房企纷纷谋求收购金融资产,例如万科收购徽商银行8.2%股权,恒大地产收购华夏银行4.522%股权。此次泛海建设干脆控股了一家证券公司,该公司的体量(资产总额)占到泛海体量的31.78%,转型力度无疑更大。

  实际上,细究泛海建设此番收购时机,正是一次巧妙的抄底。在惠祥投资副总裁殷佑嘉看来,当前大盘低迷,交投清淡,券商股的盈利能力及估值均被压制,但随着市场一旦转好,券商股将率先受益,迎来“戴维斯双击”。此外,监管层正在积极给券商“松绑”,各种创新业务获得首肯,近期还有多家券商获得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券商的多渠道盈利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口中得知,与一些老牌券商相比,民生证券在创新业务方面颇有特色,而且也正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谋篇布局,目前已经成立了一个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专门机构和工作小组。“民生证券为业内知名企业,本身盈利少、负债小,收购其股权对泛海建设是有利的。”

  殷佑嘉还告诉记者:“基于以上分析,在收购方案出台后,多位机构研究员都表达了看好的态度。在几次私募小型聚会上,泛海建设都成为重点推荐的对象,我们也在该股上建立了相当部分的仓位,因为后面还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转型实质性启动

  泛海建设新近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披露的机构调研记录也显示,3月28日、30日两天,中银基金、天弘基金、建信基金、长信基金、中投证券、中信证券、民生加银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农银人寿基金等多家机构接连造访公司,公司此次转型的原因、目的和未来战略,成为他们调研的重点。

  一位参与了联合调研的机构研究员对记者透露,泛海建设计划利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房地产+金融+战略投资”发展模式。公司现有地产板块已逐步进入“快车道”,客观上具备了转型的条件,本次收购水到渠成,未来还将视公司综合状况考虑再融资计划。

  上述研究员进一步透露说:“泛海建设未来可能会通过增发方式进一步实现资产整合,而且给予的估值很可能会相当优惠,例如这次收购只有1.39倍市净率,所以我们也提醒了一些客户重点关注该公司。”

  独立财务顾问中信建投证券在当日的报告中指出,通过本次交易,证券等金融业务得以融入,泛海建设由目前的房地产转型为一个综合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将借此拓展金融领域业务、搭建金融发展平台。

  泛海建设多名独董亦认为,此举出于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收购方案能否通过,还需要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根据公告,公司将于4月24日(星期四)召开201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签署《关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议案。多名持有公司大量股权的长期股东对记者表示,基于看好本次大幅让利于上市公司的收购,以及未来转型的想象空间,他们将投出赞成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