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央妈”今年走去哪儿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09 16:11:00

摘要:坐看资金面在两个极端变化,央妈表现淡定,最近仅是温和回购,与去年铁面无情降杠杆、决不轻易放水比有了新变化。

“央妈”今年走去哪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几乎转瞬之间,资金面跨过去年的钱荒,摇身变成“宽松季”——春节之后高站在7%以上的拆借利率一路俯冲,截至3月7日,银行间隔夜、七天、两周、一个月等短期同业拆借利率分别跌至2%、2%、3%、4%区间,而去年盘中最高达30%。如今市场调侃“低得几乎掉到地板上了”。

  金融市场从钱荒时的人人自危,到如今低价也少人问津,“现在银行间交易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某中型银行管理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利率和交易量的双降,宣告钱荒已成烟云。

  坐看资金面在两个极端变化,央妈表现淡定,最近仅是温和回购,与去年铁面无情降杠杆、决不轻易放水比有了新变化。然而,一季度只是个特殊窗口,央妈今年依然关紧资金的总阀门,高举偏紧的货币政策,某些时点资金面仍会紧张。但今非昔比,银行已备足粮草,不会出现去年钱荒时的乱局。

宽松季秘密

  银行刚刚经历过钱荒时的现金高价难求,出其不意的是如今资金面变得十分宽松。

  资金面松紧,银行间的短期拆借利率最为直观。3月7日,上海银行隔夜拆借利率2.05%,此前更是跌破了2%,而在去年年中和年终两波钱荒时攀上7%的高度,盘中交易最高纪录达30%。此外,两周、一个月期的拆借利率均处于3%、4%的低位。而债市也告别去年熊市,融资也显轻松了,“这段时间还好,看盘没那么大压力了,交易也还算轻松。”上海一位银行交易员称。

  为何突然之间市场就不缺钱了,变得如此宽松加轻松呢?民生证券金融研究员张磊对本报记者称,是供需双重作用,一是供给端充足,二是需求端减少。“供给层面春节前央行大量投放基础货币,现金投放比较多,而货币有自然回流的过程。同时1月至2月份,外汇占款相对较多,QFII、RQFII往里走也比较快,无论是央行主动还是外面进来的,都比较多。”

  另一方面是需求端,其认为资金面收紧,银行压缩了表外业务,同时钱荒之后银行的超储水平提上来了,“银行主动备足粮草,手中有钱,心里不慌。”银行不但压缩表外资产,同时超储水平提高,那么银行同业拆借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从近期拆借数量来看,的确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上述银行管理人士坦陈。

  3月重大的事情是两会和重启IPO,而维持稳定的市场流动性是关键。此前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内部座谈会上称,导致中国股市目前持续性下跌,理财产品的分流是重要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则称,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不大,但近期增长较快,应谨慎应对。而对于近期汇率下跌股市也跟着震动,央行副行长易纲称不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度解读……显然,银行股市资金跷跷板效应客观存在,在一季度特别的窗口谁也不敢搅局。

偏紧的阀门

  资金宽松的美好局面能够享受多久呢?央行是否已经改变去年偏紧的资金管理,转而进入了偏松的格局?

  实际上,一季度资金宽松只是“假象”,全年仍然执行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而去年全年M2同比增长13.6%,显然今年仍是延续去年资金面偏紧的局面。

  3月6日,央行共展开930亿正回购,据计算,公开市场当周净回笼700亿元,收水较为温和。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随着央行持续大力度对冲,加上近期人民币中间价驱动贬值有利于减少外汇占款,预计前期积存的多余流动性将在3月中旬前后被吸干,到3月下旬货币市场利率将再度回升。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称,今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为7.5%左右、CPI上涨约3.5%。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3%左右的M2增长目标与实体经济增长情况基本匹配,投资对资金的需求较大,而消费对资金需求较小,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要求M2增长适度不宜过快。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一般都会有延续性,不能忽松忽紧,以达到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一直宽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目前是偏审慎的一种稳健。”张磊认为央行希望用相对高的资金价格来优化资金配置。这一轮偏紧导致高利率,从而降低金融机构杠杆和挤出过剩产业,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去年紧货币已经有了初步成效,如果再次放松将导致前功尽弃。

  资金面除了央行对总量的控制,导致实际上的资金水位变化,还与市场的心理紧密相连,当乐观情绪充斥市场,那些睡觉的资金就会苏醒出动,使得整体流动性加快以及投资活跃,但这往往需要政策的助推,所以政策改革的力度是关键。

恐慌已过去

  享受了这段资金面宽松之旅,不久又要感受资金面趋紧来临。

  “短期的资金价格,本季末可能回弹(短期利率上升),尤其是二季度末……”张磊认为,今年有包括信托在内的大量债务到期,采取滚动续期将带来大量资金需求,“虽然3月份资金平滑了,但4、5月份又会出现需求高峰期。”

  对于接下来的信托兑付,市场预估超过1万亿,再加上其他各种到期债务以及理财产品到期,资金面难以维持现在如此松弛的局面,同时某些时点如季末、年中、年终,由于作账现金需求旺盛,市场利率仍会上升,偏紧的资金面不会改变。

  出于经验使然,去年钱荒出现的恐慌已不再。首先是银行做足了准备,不但主动收缩了影子银行的规模,还进行了大量的资金储备,去年四季度末超储总量高达2.3万亿一2.4万亿。央行也在对如何执行松紧有度上取得了更多经验,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操作,来调节流动性的松紧度,不致使银行造成违约的极端发生。

  从宏观经济来看,央妈去年在降杠杆教训了银行之后,今年将是稳字当头。对于今年定下的经济目标以及跟随的货币政策,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如是解读,“经济求稳,改革求进,稳是前提。” 政府不会容忍经济大幅下滑,也不会主动放水刺激,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金融风险的角度看,连平认为,2014年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仍要关注局部的风险,尤其是出口行业、小微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等,今年风险可能会进一步暴露。而这些局部风险的爆破,也是刺激资金面的敏感神经之一。当然,重要的关注点还有美国QE的退出,这只蝴蝶将随时扇动全球资金市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