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绘制国企改革总纲要
摘要:日前召开的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透露,鼓励川内国企通过“交叉持股、收购兼并”等方式,采取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方式,建立完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已经讨论过了,但方案还没有对外公布。”2月25日,四川省国资委企业改组处一位不具姓名的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后,本报记者致电该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得到的回答也基本一致,“方案还在制订中。”
不过,四川省的国企改革步伐正在提速。
日前召开的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透露,其改革要点包括,鼓励川内国企通过“交叉持股、收购兼并”等方式,采取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方式,建立完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等。
记者随后从相关渠道还获悉,四川省国资委正在绘制该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总纲要,且即将出台。“这份纲要涉及四川企业改革时间表以及路线图。”2月25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认为未来国企改革的取向应当是,在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国企发展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分类助推混合制
本报记者从四川国资委企业改革处获悉,这份纲要被命名为《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其核心内容包括,将以积极探索发展混合制经济、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为深化改革的重点,目的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四川的国企。
“四川省已启动首批省属国企高管副职的市场化选聘工作。”上述四川国资委改组处人士证实,年前四川省已公布一批干部任免名单,涉及交投、能源等多个国企。“这也算是国企改革的一部分。”
四川国企改革大幕已徐徐拉开。
近日,川旅集团发布消息称,拟引进两个新股东:一是云南城投称,拟参与川旅集团增资扩股,持股比例在15%-20%之间,另一个股东建银国际拟持股比例与云南城投相当。对此,川旅集团原有3家股东均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川旅集团两家股东的进入,意味着股权多元化从‘省内’走到了‘省外’。”川旅集团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下一步,集团还计划引进民资股东。”
这可以看做是四川国企混合制改革的开始。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同样“忙活改革”的,还包括四川矿业集团、川商集团、能投集团、川航集团等省属国企。
在试点企业,“要积极探索股票期权、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方式,建立完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将探索分类管理、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蓝定香认为,应根据每一个国企的实际情况,一企一策。
尽管四川的国企改革方案还没出台,但蓝定香认为,改革的方向应当是以分类改革为基础,绝大多数国企改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制是今后国企改革的大方向。”2月25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刚也对记者表达他的看法。他认为,此次国企改革,四川在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方面,重点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这与四川官方的观点较为吻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思路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企股权结构。”前不久,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强调,混合所有制是当前及今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头戏”。
管好资本
与此相关,下一步国企监管将发生哪些变化?
黄淑和曾表示,今后国企“将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强调从出资人的角度来加强监管。“今后各级国资委将主要以产权管理为纽带,围绕‘管好资本’这4个字落实出资人的职责。”黄淑和说。
四川对此也高度重视。2月17日,四川副省长刘捷再次到省国资委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刘捷提出,四川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同时,刘捷也承认,四川国企改革进程缓慢、国资监管不完善。据悉,截至2012年12月31日,四川省地方国有企业共3580户,资产总额24445.2亿元,所有者权益共计8931.8亿元,负债总额15513.40亿元,营业收入4279.2亿元,利润总额437.6亿元,上交税费总额377.3亿元,资产收益率1.8%,这在全国的国有资产收益水平也处于中下水平。
言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杨刚认为,这有利于解决国资流动性差、运营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最终实现“国民共进”。
“企业的内部监督将发生深刻变化,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四川国资委主任刘国强为此提出的业务目标是,四川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20%以上、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5%以上。力争到2020年,大部分省属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当然,在改革中的问题还有很多。四川一位政府官员也向本报记者坦言,当个别国企改革后,想必会把一些包袱甩给政府,政府的财力有限,这就会阻碍国企改革。
蓝定香认为,除了完全竞争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且经营状况极差的央企外,其余央企在仍保持国资控股的前提下改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地方国企则不同,除了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的公共服务领域的国企必须保持国资控股地位外,其余国企都可以改为混合所有制,有的甚至可以完全退出国有股,政企分开。
就这一轮国企改革,蓝定香还建议,要准确界定地方国企与央企的不同功能,正确处理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的关系,“放手”让地方国资委大胆探索国企改革的路子,分离国资委既是国资监管者又是国资经营者。
“中央与地方联动、省市联动、市县联动,在混合所有制中,可以大胆尝试交叉持股的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监督’的新格局。”蓝定香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