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欧莱雅的取舍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2-14 23:46:00

摘要:备受关注的雀巢公司转让世界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部分股份最终尘埃落定。

欧莱雅的取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备受关注的雀巢公司(NestleSA)转让世界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L’Oreal)部分股份最终尘埃落定。

  2月11日晚,《华夏时报》记者从欧莱雅中国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欧莱雅将从雀巢公司买回其所持8%的欧莱雅股份,其代价为售出雀巢和欧莱雅合资公司高德美(Galderma)50%的股份(该部分估值31亿欧元或42.4亿美元),同时欧莱雅再向雀巢公司支付34亿欧元现金。

  在多家日化品牌行业低迷期收缩战线的同时,斥巨资回购股份,欧莱雅是否能迅速转身,成为业内最大的疑问。

  10年之约临近

  雀巢与欧莱雅的10年之约终于临近。

  根据外媒报道,日前持有欧莱雅29.3%股权的第二大股东雀巢公司正在寻找途径出售价值300亿美元的欧莱雅公司股票。

  据了解,目前欧莱雅最大股东贝当古家族拥有欧莱雅30.5%的股份,第二大股东雀巢集团持股比例为29.3%,国际和法国机构投资者分别持有24.5%和8.3%,5%的股份由个人投资者持有,1.7%为库存股份,剩下的由欧莱雅员工拥有。

  此时雀巢公司之所以开始转让欧莱雅股权,主要原因是雀巢公司与欧莱雅的10年之约到期。

  相关资料显示,欧莱雅创始人家族贝当古和雀巢集团于2004年达成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在创始人女儿莉莉安·贝当古在世时及逝世后6个月之内都不得增持欧莱雅股份;2009年4月29日之后,双方可以出售欧莱雅股份,对方拥有优先购买权。

  2月11日晚,欧莱雅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欧莱雅宣布,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在美国时间2月10日分别召开的会议上,一致投票批准了一项战略交易。根据该交易,欧莱雅将向雀巢购买4850万股自身的股票(占其总股本的8%)。

  作为该笔交易的对价,雀巢将获得欧莱雅所持的护肤品合资公司高德美50%的权益,约价值31亿欧元,此外欧莱雅还将支付34亿欧元的现金。此次欧莱雅回购雀巢公司8%股份所付出的成本约为65亿欧元。

  欧莱雅中国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回购股份让欧莱雅每股盈利按年提升逾5%,但交易尚需高德美公司股东、欧莱雅工人委员会以及反垄断当局批准。若不出意外,该交易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结束前完成。

  受雀巢公司转让其欧莱雅部分股票利好影响,2月10日,欧莱雅股票上涨4.5%,创4年最大涨幅。

  雀巢为何放手

  公开资料显示,雀巢已经持有欧莱雅29%股份近40年,该笔投资平均每年为雀巢带来15%的回报率。然而对于如此高额的回报率,雀巢公司为什么还要放手?

  去年8月,雀巢集团主席PeterBrabeck-Letmathe在接受瑞士当地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雀巢集团将不会延长和贝当古家族于2004年签署的10年协议,也即是到期会出售其手持股份。随后一周,欧莱雅首席执行官Jean-PaulAgon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准备于2014年购回雀巢集团持有的29.3%股份。

  2月13日,雀巢公司对《华夏时报》的回复是,通过多次专门会议,雀巢董事会根据雀巢的历史优势,详细制定并批准了一份范围扩大的长期战略定位方案——成立雀巢皮肤健康公司。PeterBrabeck-Letmathe认为,收购高德美其余50%股权,雀巢将有机会拓展医学皮肤护理领域。

  资料显示,高德美创建于1981年,专门从事创新的皮肤科医疗解决方案。目前拥有4000名员工、31家分公司。这家公司此前是雀巢与欧莱雅的合资公司,双方各持有50%股权。

  另外值得琢磨的是,既然与欧莱雅的10年之约已经到期,雀巢为什么仅仅出售8%?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说,双方之所以将回购比例限定在8%,是因为该比例可以保持雀巢在欧莱雅战略股东地位的同时,又使得贝当古家族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3.33%,从而避免要约收购。

  然而,针对公司为什么要抛售仅8%的股权和今后会不会再度减持欧莱雅的相关股票,雀巢公司并没直接回答记者所提出的问题。

  其实,近些年雀巢公司正在致力削减投资,因为化妆品不符合其长期战略。

  雀巢公司为了主攻其主营业务,去年12月,以12亿美元卖掉了香精和香料生产巨头奇华顿(Givaudan)10%股份,从其第二大股东的位子上全身而退,后者是雀巢等多家大公司的食品香料供应商,也是Dior、Prada等奢侈品牌香水、化妆品的原料供应商。除此之外,雀巢还出售了多组瓶装水业务和冰淇淋品牌等。

  多位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说,其实这是雀巢公司为调整其战略规划和深耕主业,驱动乏力的增长业绩有很大的关系。

  据了解,多年来销售业绩和利润率表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准的雀巢在2013年受到很大压力,销售放缓,利润率降到了跟业内平均水平相符的16%。3年前,雀巢的交易股价要比主要竞争对手联合利华(Uniever)溢价10%,而现在两家公司的股价相当。

  欧莱雅的底气在哪?

  自从股权出售的传闻被报道后,过了将近两天,欧莱雅高层召开会议才决议敲定回购雀巢公司出售的股权,不难让业内看出欧莱雅有被动回购的嫌疑。

  “欧莱雅之所以有底气回购雀巢出售的8%股权,跟近些年的逆境中高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不过,欧莱雅在此次回购事件中,压力和机遇并存。

  记者查阅欧莱雅近些年的财报发现,虽然欧莱雅近两年业绩整体增长呈现出缓慢的趋势,但随着日化行业整体进入低迷期,能成为为数不多的保持低速增长的日化巨头,实属不易。

  据2月10日财报显示,欧莱雅2013财年净利润为29.6亿欧元(约合40.4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2%。

  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说,欧莱雅在2013财年净利润仅为29.6亿欧元,而就这次回购,欧莱雅要付给雀巢34亿欧元现金,必将对欧莱雅的现金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被业内看好的高德美利润全归雀巢,必定让日化行业低迷期的欧莱雅在痛苦中挣扎。

  “而国内日化企业的崛起,多家外资品牌产品相继退出中国市场,其中欧莱雅企业品牌卡尼尔也相继退出中国市场,也对这家外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上述人士分析,此次欧莱雅是否真的能迅速靠扩充的控制权拉动业绩,这将是欧莱雅今年发展的关键。

  而作为欧莱雅集团的创始人,贝当古·梅耶尔也对记者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公司支持。由于雀巢持有的欧莱雅股份被回购并注销,欧莱雅所有的股东将从因本次交易而产生的收益增值中获益。

  负重的欧莱雅是否借助回购雀巢股票争取主动权,在逆境中华丽转身,或许时间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