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速派:顺利接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半年前,当久违了的天王级唱将张学友在珠江边深情地为速派唱响广告曲时,现场不少人为斯柯达的大手笔欢呼雀跃。超级大腕的站台助演,不仅给了速派一个不同凡响的亮相,同时也传达出速派乃至整个斯柯达品牌的诉求,那就是“回归主流”。
半年后,当速派手捧“2013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年度最佳高级轿车”、“最具购买价值中高级车”等一系列奖项时,速派用实力证明“自己可以顺利接棒昊锐”。
其实,在B级车赛场,速派要想接下昊锐手中的接力棒,并非易事。由于用户群相对较窄、品牌力相对较弱、价格偏高,昊锐虽然已上市4年,却始终不能进入中高级轿车的主流梯队。众所周知,接力赛中最怕的也最常见的就是掉棒,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B级车市场,“掉棒”也就意味着彻底出局。速派上市的首要任务就是能否顺利替下体力不支的昊锐,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市伊始,斯柯达方面始终不愿提及销量目标的原因之一。好在,速派这一棒接得比较顺利。
作为昊锐的改款车型,速派的策略是“高举低打”。脱离了国产斯柯达的“锐”字名,恢复使用“速派”的原名,强调其具有悠久历史的豪华尊贵血统,定位也明显高于斯柯达旗下现有的全部产品,时尚、运动、年轻化的外观更是颠覆了以往中庸低调的风格。但速派的定价甚至比老款昊锐还低,下挫进16万元区间,首次名正言顺地与索纳塔八、迈锐宝、蒙迪欧致胜、标致508贴身肉搏。此外,降价也使速派与帕萨特的价差拉开到了近2万元,二者市场定位上的区分更加明显。
在外观、售价和配置方面的补强,让速派有了追赶第一梯队的可能,但相对于一直领跑的帕萨特、迈腾、凯美瑞等元老来说,品牌影响力不够依旧是速派的软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全年累计销量突破22万辆,斯柯达Superb全年实现销量35776辆。这与前几名动辄超过1.5万辆的月销量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不过,经过6年积累,斯柯达的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已经有很大进步,这也为速派及斯柯达旗下其他车型后程发力提供了可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需求的日益细分和市场的不断做大,在细分市场产品日趋丰富的今天,即使是月销过万的主流车型如帕萨特、迈腾等,想要一家独大上下通吃,都并不现实。如何找到目标消费人群,锁定自己的主力战场,成为新生代B级车能否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课题。
在2014年1月底的野帝试驾会上,对于速派的信息,斯柯达方面依然保持着惯有的低调,不愿过多透露,但言语间可以听出对于这款斯柯达的旗舰车型尚未到发力之时。这样的自信并不盲目,最近的消息是,斯柯达方面正在着力为速派注入更多的含金量和可能性。有消息称,速派已经开始复制Lavida家族模式,由速派衍生的旅行版车型速尊有望于2月份在欧洲市场销售,其将搭载1.4T和3.6L两款发动机,未来将正式引入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斯柯达从人事方面也开始加码中国市场。2月1日,上海大众斯柯达迎来新的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现年46岁的ThomasOwsianski将负责斯柯达品牌在中国的市场营销、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业务。资料显示,ThomasOwsianski历任汽车行业市场与销售方面的要职,拥有多年国际经验,自2012年12月起至今一直负责斯柯达汽车的全球营销业务。
根据上海大众规划,斯柯达将以每年推出2-3款新车的速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品线。2014年,斯柯达将迎来全新越级行旅车Rapid昕动和全新明锐。这样的新车换代节奏为其“5年实现销量翻番”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如果速派能在B级车市场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如明锐一般成为斯柯达品牌的另一大顶梁柱,相信斯柯达的中国梦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