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最坏时期正在过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67亿元,同比下降59.2%。
不过,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四成,这一看上去很抢眼的数据,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却并不意外:“这一数据基本上符合预期。”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早在统计局公布这一数据之前,业内人士已经做出预测,预计前两月工业企业利润将延续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将达到四成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则认为,事实上工业企业盈利的最坏时期正在过去,虽然利润降幅同比扩大,环比是收窄的。
对此李慧勇持相同意见,“第三季度开始,工业应该就到有量有利时期,工业利润就会增加。”他说。
二季度有望回暖
不过,工业发展情况正在好转,多位分析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盈利最坏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中信证券报告显示,1-2月,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下降17%,较2008年8-11月27%的降幅缩小10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开始扭亏为盈。
分析多种原因,诸建芳判断,盈利最坏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
这事实上与诸多领域的判断不谋而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09年1-2月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显示,虽然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但是部分行业和地区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3月2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撰文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一些先行指标有回暖迹象,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
最能真实反映经济变化的先行指标发电量也出现向好迹象。有消息显示,今年3月前20天的发电量已经相当于去年整个3月份的发电量,国家电网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上旬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约1%,显示发电量有回暖迹象。
李慧勇则分析认为,工业企业的走势将出现无量无利、有量无利、有量有利三个阶段。
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是无量无利阶段,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均会回落,二季度则可能走到有量无利的过渡阶段,工业增加值回暖而利润依然呈回落态势,到了第三季度以后则可能是两者齐涨的工业经济复苏期,目前工业最坏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需求不足是主因
1-2月总体需求低迷是造成工业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多位分析人士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1-2月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速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环比连续两个季度出现6%以上的降幅。
诸建芳指出,需求下降既造成了产能利用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单位产品成本上升,同时需求下降也造成销售数量下降,这两方面的影响共同造成利润的下降。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在经济上行周期尤其在2006年和2007年里,中国企业因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出口形势良好、企业盈利前景看好等各种原因,而增加了大量产成品或原材料库存,甚至扩大投资、购进机器设备,大大扩充了产能。
而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而企业只有消化了这些库存,才能走向工业增加值增长和利润增加的阶段。
另外,出口增速明显下降也被认为是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速低于去年同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