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美的不同养老难题
赵灵敏
最近几年,国内舆论界一直就是否应该延迟退休的问题争论不休。到了上个月,“延迟退休”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体表述是“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显示“延迟退休”虽然还不会立即实行,但大的方向是不会改变了。尽管如此,多项调查都显示,民众压倒性地反对延迟退休。在人民网的调查中,这个数字是70%。专家学者们在此问题上也是各执一词,意见分殊。
而在国外,何时退休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话题。在英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养老金的入不敷出,使得英国政府一再推迟退休年龄。12月5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对议会发表的《秋季预算报告》中说,可以预期英国人的退休年龄在2040年代将提高至69岁。而眼下,英国人退休年龄通常为65岁,而且已经定于2020年提高至66岁,2028年提高至67岁。这一决定引起了工会组织的抗议,称那简直就是要让人们工作到倒下为止。
而在今年的1月14日,英国才刚刚进行了养老金制度改革,将之前的几种基本养老金合并成一笔数额统一的政府养老金,每周144英镑。新的养老金制度还规定,只有缴纳国民保险费年限必须达到35年的人才能全额领取养老金,比现行的30年提高了5年。而如果在退休前缴纳国民保险费时间不到10年,就没有资格领政府养老金。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历史悠久。在1908-1925年间,英国实行的是免费养老金制度,任何年满70岁、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人都可以领取养老金,费用来自议会拨款。由于财政难以负担,1925年后英国开始实行缴费养老制度,将养老的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最初实行的是所有人同一标准缴费,再以同一标准领取。但英国的老龄化太过迅速:早在1929年,65岁人口就占总人口的7%,1950年代则达到了15%,这样一来,工作的人少而领养老金的多,养老体系很快又入不敷出。
1959年后,英国开始将养老金的缴费标准和收入挂钩,收入水平高的人多缴,相应的退休后也多领。1970年代的福利主义浪潮,更是导致英国的养老金支出急剧膨胀。到了1970年代末,养老金已经占了英国社会福利开支的一半。1979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上台后,大幅削减福利开支,导致很多领取基础养老金的老年人生活贫困。布莱尔上台后提出了“第二代”福利的口号,提高了基础养老金的金额,但这同样导致了财政难以负担的状况。
可以看到,英国的养老金制度一直在改革,改革的两大动因是老龄化和福利主义。英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增加,早在2008年,英国65岁以上人口就占总人口的16.4%,同期英国65周岁以上的男性和60周岁以上的女性总人数为1158万,而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总人数则为1152万,老年人数量超过了青少年。目前,英国65岁退休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在80岁左右,在未来的50年,平均预期寿命将提高到90至100岁,不久的将来,每个工作的英国人就要养活两名退休者。与此同时,福利主义要求政府给退休的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于是家庭主妇、失业者、移民等都被纳入领取养老金的范围。两相夹击之下,养老金体系入不敷出,再加上金融危机之后,很多进入证券市场的养老基金都亏损了,导致危机越来越严重。由于加税不受欢迎,不断推迟退休年龄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而在美国,除了外交官、警察、消防员等特殊工作,并没有一个法定的强制退休年龄,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大学,都是根据自愿,想什么时候退休就什么时候退休。法律禁止年龄歧视,绝对禁止雇主因为年龄的关系而要求员工退休。因此,美国的所谓退休年龄其实是可全额领取社会安全金的法定年龄,目前为67岁。不过社会安全金可以提前到62岁领取,也可以延后到70岁以后才领取,这就看个人如何来选择。美国民众退休后很少依赖子女来养老,几时退休主要看退休后的收入是否对家庭生活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62岁退休的保障水平相当于全额退休金的70%,目前美国大约有45%的人选择了在62周岁提前退休,另外大约25%的人选择了在62周岁到67周岁之间提前退休,两者相加占了退休者的70%。
2010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的收入36.7%来自于联邦政府发放的社会安全金,30.2%来自于继续工作和自谋职业所得,18.6%来自于养老金收入,包括企业的养老金福利和商业养老金计划,11.4%来自于资产性收入,包括利息、分红、房产出租等。
美国民众退休后的收入呈现多元化,也就是说真正要想退休后不差钱,就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发放的养老金,而是要多管齐下,说到底还是自己要为退休后的经济来源尽早做出完整的规划。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美国人预计要比原定的多工作几年才能退休。美国波士顿学院退休研究中心今年6月发布的《国家退休风险指数:我们还要再工作多久?》的报告认为,49%的美国家庭在65岁以后可能需要延长继续工作的时间,其中23%的家庭在65岁之后还需要工作1-3年才能准备好退休,17%的美国家庭在65岁之后还需要工作4-6年,9%的美国家庭还需要工作7年或更长的时间。
从以上两个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到,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养老金制度的正常运转,推迟退休成了一种必然。而在中国,推迟退休的建议同样是因为老龄化和养老金缺口两大原因,未富先老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国情,不同机构测算的养老金缺口则从1.7万亿元到18.3万亿元不等。这样看来,延迟退休似乎不可阻挡。
但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首先有一个双轨制的养老体系,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在延迟退休的背景下,其中的不公平会进一步放大;其次,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婴幼儿的抚育和老年人的看护料理,大部分要靠家庭中的代际互助来完成。如果延迟退休,可能会造成年轻人不敢生孩子、老年人无人照看的情况;第三,中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很多劳动者多年拿着极低的工资,将更多劳动成果奉献给了国家,已经做了很大的牺牲;到今天养老体系难以为继,又要这些人推迟退休,这是一种双重的不公平。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