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毛利仍在吸引逆势投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3月16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的前两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23%。到2月为止,外商直接投资FDI自2008年10月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同比下降。
但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还有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因为看好中国市场能够率先走出低谷,而逆势投资。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国华坦言,跨国公司是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的,因为目前他们在中国的毛利率还是在10%以上的。
逆势投资中国
全球金融危机下,部分资金逃离了中国,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逆势投资。
2008年9月16日,就是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的第二天,投资2.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中国园区暨前瞻技术科研中心正式在上海破土动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甘文维随即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国的投入是一如既往的。”
此前不久,丰田汽车宣布投资5.84亿美元在长春建设一个年产能达到10万辆的中国第四家工厂。丰田汽车还表示会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投资中国的步伐,在2010年争取达到销售整车100万辆的目标。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博士董超认为,中国的市场后劲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仍然和跨国企业的要求吻合,因此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这个市场。
“根据2008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劳动力以及市场开放等因素,使中国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
另一方面,中国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使一些跨国公司看到了机遇。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广州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上,很多外资企业都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强烈的信心和兴趣。ABB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北亚区总裁柯睿思在发言时就表示,希望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建设之中。
柯睿思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提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拉动内需,保证了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也给跨国公司在中国带来了新的机会。
投资悄然转型
一场金融海啸使外资投资中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过去几年中涌入中国并从股市和房地产牛市中受益的许多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外资正以另外一种方式进入到中国的产业布局中来。
记者从商务部获得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农林牧副渔业和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1.9亿美元和38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和24.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际上,外资在进入中国不同行业中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外商投资方向从制造业开始向服务业发生转移。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外商投资制造业从62.13%下降到49.44%;采矿下降了1.5%;水、电、气下降了3%;建筑下降了2.5%。同时,和这些降幅相对应的是,银行、保险业从0.19%上升到9.86%。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表示,未来外商投资制造业占比可能将进一步下降,但服务业比重会不断提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