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江湖,苏宁下一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北 京报道
苏宁银行名称的核准,让苏宁云商(002024.SZ)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市场对苏宁银行的积极反应,体现在上游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申请银行牌照已经成为电商们必然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不仅如此,意欲成为互联网零售企业的苏宁云商,正在试图通过一系列金融试水盘活自己沉积的资金,围绕供应链打造出一个自己的金融江湖。
名称敲定拉升股价
9月18日,中秋节放假的前一天,苏宁云商的收盘价停在了每股10.92元。对苏宁云商以及股东们来说,这颇有些像是中秋节前收到的礼物。10.92元,是苏宁云商进入2013年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自从2012年高调宣布进军电商后,股价曾经在2008年超过70元的苏宁云商长期徘徊在六七元区间。就在两个多月前的6月25日,它的股价一度还以4.56元触底。
这次股价的大幅回升,源于“苏宁银行”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9月12日,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出现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企业名称核准公告中。这意味着苏宁银行的名称已经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
苏宁云商内部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确认,“苏宁银行”的名称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通过。但他同时也表示,银行申请方面的工作正在继续跟进,目前还没有确切推进的时间表。
此前的8月22日,苏宁云商对外披露正在申报银行相关业务。除了已经向相关部门递交初步的意向方案之外,苏宁还注册了“suningbank.com”等相关域名。
苏宁银行名称获批,激发了市场对苏宁云商有望成为首家电商银行的想象,也让人们认为苏宁云商有可能成为继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之后,17年来首批获准成立的民营银行之一。
但现实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样乐观。此前一直积极披露各项工作进展的苏宁云商,甚至没有对外发布这一最新动向。
还需银监会点头
市场对苏宁银行的乐观想象并非没有原因。相比苏宁云商今年中报出现的利润增幅下滑超过50%,正在申办的银行业务则有可能成为拉动苏宁云商利润增长的强劲利润。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占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5%。
据记者了解,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只是苏宁银行的名称,而苏宁银行最终是否能够开办的关键,则在于其是否能够拿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颁发的许可牌照。
在苏宁云商对外披露正在申办银行之前,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曾谨慎表态,苏宁申办银行的前置条件是商业银行的准入政策。如今,随着政府释放出对民企进入银行领域的一系列鼓励信号,这个前置条件已经充分具备。
国务院在今年7月发布的“金融十条”中,提到要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提出今年下半年要试办自担风险的民营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相比纯电商的腾讯与阿里巴巴,以传统零售起家,早已开展供应链类金融服务、拥有线下实体产业的苏宁被认为更有可能突破政策,成为首家电商银行。
看起来,在上游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争取拿到商业银行牌照正在成为电商平台企业发展的趋势。据记者了解,腾讯已向广东省银监部门递交了申办银行的方案,而阿里巴巴也早有成立网络银行的想法。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苏宁办银行有它的优势。苏宁可以凭借销售龙头地位整合供应商、客户、交易量、易付宝等资源。“苏宁银行不求做得很大,但是赚钱还是很容易的。”
在这一系列鼓励信号之下,能否拿到牌照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相关民营企业成立银行的政策细则至今还未出台。有熟悉金融行业的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相关立法的滞后,以及政策和监管上存在的空白依然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9月17日撰文对民间资本设立银行表态支持,被认为有可能加快相关实质政策细节的出台。
“即便在相关细则出台后,等待银监会的审核以及国务院的批复基本上也要将近半年时间,而银行自己的筹备工作还需要一年左右。”上述熟悉金融领域的投资人士告诉记者。
苏宁的金融江湖
事实上,不仅仅是苏宁银行,转型成为互联网零售企业的苏宁云商早已围绕自己的供应链进行越来越多的金融试水,打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江湖。
孙为民曾对苏宁的互联网金融江湖做出诠释。他称,苏宁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分为上、中、下游业务,上游是供应链融资业务,下游是消费信贷业务,而中间则是委托理财服务。
目前,苏宁已经拥有了解决供应链的融资问题的小贷公司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去年12月,苏宁云商成立了注册资本3亿元的“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透露,今年10月,苏宁云商会试运行投资约10亿元的小额信贷。
基金也成为苏宁云商解决供应链上庞大沉积资金的重要理财手段之一。手中持有易付宝以及华夏通两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苏宁云商,近期宣布正在申请基金支付牌照。在今年上半年,苏宁金融事业部还专门成立了基金产品专项小组,意图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易付宝余额理财的增值服务。
而苏宁在线下商业银行领域的渊源则要追溯得更早。2009年,苏宁电器便以5.4亿元参股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79%的股份。而2011年,北京苏宁又以900万元,参与发起北京通州国开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
负责下游消费信贷业务的苏宁银行则被认为是盘活苏宁整个金融江湖的关键一环。
上述投资人士对记者分析称,苏宁开银行可以吸收大量的存款,在贷款给供应商的同时,供应商可以用商品做抵押。如果供应商还不了款,苏宁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去卖掉商品,收回贷出去的资金。
这看起来是一个几乎不会失手的消费信贷模式,但市场对苏宁银行能否为苏宁云商带来想象中的巨大收益,也存在质疑。
据记者了解,按照银监会的规定,任何一个企业在新开银行的股权投资比例都不能超过20%。因此有观点认为,在规模效益明显的银行业,仅仅拥有20%股权投资的苏宁所获的融资金额以及财务回报率都不会太高。
但无论如何,盘活苏宁云商的整个金融江湖,还需要看其能否通过拿牌这道初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