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伟大,叫平凡

作者:马广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11 23:11:00

摘要:从事残疾人工作13年来,严兰兰忙忙禄禄,始终带着真挚的情感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兰兰,楼上漏水把我家淹了。”

  “兰兰,我后天做手术,需要人帮忙。”……

  新疆克拉玛依区的残疾人一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总会给“兰兰”打电话。而“兰兰”也总会及时地出现在他们身边,跑前跑后,直到问题解决,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

  “兰兰”是残疾人对严兰兰的爱称,她是克拉玛依区残联理事长。从事残疾人工作13年来,严兰兰忙忙禄禄,始终带着真挚的情感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她说:“为残疾人工作,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和残疾人之间的缘分。”

  金龙镇街道田园社区残疾人刘祥兰家中有两个残疾人,一个双目失明、一个智力残疾,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严兰兰亲自协调残联志愿者们经常上门开展各种服务,并将屋里屋外清扫得干干净净,给这个家庭带去了浓浓的暖意。

  在她的带领下,2010年10月克拉玛依区残联被中残联授予“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2011年9月被中国残联授予“‘十一五’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与克拉玛依区一样,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因为残疾人工作突出,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称号,而且还得到了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充分肯定。对此,荷塘区残联理事长陈慧明表示:“予以残疾人关爱、扶助,与残疾人真诚地交朋友,耐心地为他们服好务是件天经地义的事,这也是做人的良知和底线。”

  正是凭着这份良知和底线,陈慧明担任残联理事长以来,她平均每年要接待残疾人及其亲友来信来访200余人次。深入基层现场处理信访问题、走访困难残疾人300余人次。争取多方支持,为近千名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成为了残疾人的知心人、暖心人和贴心人。

  同样执着的还有蔡尚才,虽然担任福建省晋江市残联理事长的时间才两年多,但显然他已下定了打持久战的决心。2011年7月上任残联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四个目标:“让更多的残疾人得普惠,有保障、有尊严;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康复,站起来,有自信;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就业,有收入、能自立;让更多的残疾人有爱情,有家庭、有幸福。”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据普查,晋江现有7万多名残疾人。而到2011年底,办理二代残疾人证的才不到两万人。一些残疾人家庭碍于“面子”,不愿办证。去年年初,一场长达半年的“办证”活动随后在晋江19个镇(街道)铺开。就这样,在走街串巷,登门入户后的半年中,晋江市残联新办理两万多本残疾人证,达到4万,比之前翻了一倍。这意味着,晋江又有一大批残疾人可以凭证享受各级优惠政策。

  面对残疾人群众的赞扬,蔡尚才没有骄傲,也没有放松。因为他明白,残疾人更希望获得的是平等、尊敬、理解和接纳。“希望今后能为残疾人朋友们做更多事,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自信的人生。”

  幸福是什么?对残疾人来说,幸福有时就是参与,就是存在的价值被人认可。向刚是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凤凰溪村人,由于他自幼患小儿麻痹症,有轻微的半身不遂,但他对文学情有独钟,在得知秭归县要举办屈原端午文化节后,他含着眼泪,吐字不清地说:“我是屈原家乡的人,我要参加屈原端午文化节。”

  为了满足向刚的愿望,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周俊杰立马找到县残联领导帮他求情。试用期间他和向刚朝夕相处,日同三餐,夜同一席,经过2个月的刻苦训练,向刚所表演的《三峡情歌大联唱》声情并茂,独具地方民族特色,被组委会评为一等奖。

  周俊杰,自6岁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右脚,终成下肢体残疾三级。由于他勤奋好学,为人正派,工作扎实,待人谦和,由一个残福企业的普通员工逐步成长为残协专职委员、副主席、共产党员,湖北省秭归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所副所长,201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扶残助残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和“残疾人工作者标兵”。

  由于他长年累月生活工作在扶残助残的第一线,为残疾人及家庭成员办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残疾人说:“他直面人生,奋发有为,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老年人说:“这个娃子有长势,贴心帮助残疾人,是个共产党的好干部。”

  有一些伟大出于轰轰烈烈,有一些伟大出于感天动地,而有一种伟大却出于平凡。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个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正在用他们的一个个爱心告诉我们,伟大是用平凡来书写的,源出平凡而高于平凡,才是伟大的精魂所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