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融资租赁逆向求生记

作者:陶盈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9 23:01:00

摘要:转行,还是继续?对2012年开始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8月1日成了他们去留的节点。

融资租赁逆向求生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转行,还是继续?对2012年开始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8月1日成了他们去留的节点。
    原因就是从8月1日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营改增”试点。“对那些真正在做直租业务的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费的变化并不大,但对于一直在做售后回租的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的成本则增加了10倍左右。”现代租赁网CEO沙泉告诉记者。
    这就表示,在融资租赁业,“接下来将超过75%甚至80%的公司必须要考虑——走还是转行。”沙泉说,因为几乎每家公司都在做售后回租业务,也就是变相贷款。
    “按照正常思路,融资租赁应该是把钱投到实体经济上,但现在这个行业已经走歪了,更多新成立的公司或是资本进来就是想钱生钱,而没有考虑真正做租赁。”沙泉指出,而“营改增”的推开试点,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回租模式”,帮助行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走。

贷款的另类中介
    不做主业做副业,这就是如今融资租赁行业的现状。
    从去年年底至今,诸多上市公司发布过涉及融资租赁的公告,如富瑞特装、林州重机、江西水泥、包钢股份、大名城、金科股份、中科英华以及渤海租赁,而他们押注融资租赁的最主要方式几乎都是“售后回租”。
    售后回租,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自制或是外购的资产出售,然后向买方租回使用,但同时,又会使设备制造企业或资产所有人(承租人)在保留资产使用权的前提下获得所需资金,同时又为出租人提供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似乎并无不妥,融资租赁业务本身具有融资服务和贸易服务两种市场功能。但实际上,梳理那些选择售后回租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或多或少出现资金紧缺的局面。对此,北京一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经理汪洋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如此热衷于售后回租,原因不外乎是资金紧张,你去看看开展这些业务的公司,几乎大部分都是因为缺钱,而售后回租则能够很好地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
    沙泉就一针见血地说:“所谓售后回租其实就是变相的银行贷款。”“判断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去银行贷款,过去银行注重的是承租人的信用,而现在,银行是否批准贷款取决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信用是否足够好,”他解释说,“因为银行已经把融资租赁公司看成是二道贩子,所以二道贩子的信用是否好更加重要!” 
    在沙泉看来,从2007年中国银行业进入融资租赁业开始,售后回租就成为银行系租赁公司基本的业务模式,直接租赁的占比非常低,并很快将这一模式蔓延到整个融资租赁行业。
    “最初,银行进入到融资租赁行业,一个主要的说法就是做‘回租’挣饭钱,待生存问题稳定后,再考虑转型‘直租’业务。”也因此,他们把与信贷及其相近的“回租”业务当主流业务做,但5年过去了,“饭钱越赚越多,但直租比例却越来越低,”沙泉说,“原因就是,回租与贷款业务相近,上手快时间短,且不需要做直租那么高的技术含量和人才要求。”
    来自行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系租赁公司9家,占资产规模80%左右)租赁投放金额为2048亿元,其中直租项目投放金额718亿元,占比35%。
    但到了2013年,沙泉说,上半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透露出来的直租比例只有15%多一点,剩下接近85%的比例都是售后回租,而在整个行业中,售后回租的比例平均也能达到80%。
形同影子银行
   也正是依靠售后回租这样的“类信贷”业务,融资租赁行业的资产被越做越大。但令人疑惑的是,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售后回租仅仅是融资租赁模式的一种,为何却成为几乎所有公司的一致选择呢?
    “其实最初,售后回租主要是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做。”沙泉说,但其他的融资租赁公司很快发现,不用真正做融资租赁业务,简单依靠租赁的名义做信贷,也可以赚钱,于是这一模式就蔓延到内资和外资的融资租赁公司中,甚至从房地产等其他领域转来的资金也认为,“成立租赁公司就等于成立了一家影子银行。”
    对此,山东一家从事钢铁行业融资租赁公司的副总经理李刚(化名)在交谈中也向记者透露,做售后回租业务其实是公司无奈之下的选择,“比如我们算是行业里钢铁还能过得去的公司,但由于行业不景气,很多公司业务都做得不好。”
    在他眼中,如果整个实体经济都不景气,“企业新增设备,要投到什么领域和行业呢?如果有人找上你要求帮忙做个贷款,给你佣金,你会拒绝吗?”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设备公司需要融资,那么他可以联系一家承租方,分别和同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供货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随后再由该设备公司向承租方支付分期借款,“但其实,这就是售后回租的一个变种,所谓的承租方和设备公司是一家。”
    他表示,这种方式其实在业内并不鲜见,“有时候被银行认定为不合格的贷款客户,也会被介绍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从银行贷到款,而作为居间的融资租赁公司只收取一些佣金。”
    “按照目前银监会的监管体系,承租人是当做放款人来进行监管的,”沙泉说,“也就是说,金融租赁公司做的租赁业务都是纳入信贷规模的,项目的审核和监管也是按照信贷体系走的。”所以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想干直租并不容易,也因此,监管模式也是导致融资租赁特别是金融租赁公司青睐做回租业务的原因。“那么,监管就是按照贷款来管的,公司做贷款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遏制行业乱象
    而来自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也指明,目前不少融资租赁公司做的都是地方平台贷款以及房地产贷款甚至是保障房项目等,通过融资租赁公司的特性来规避国家信贷规模。
   融资租赁专业律师秦国勇也指出,此前就曾接触过某保障房项目寻找融资租赁公司来规避监管,提供贷款渠道。
    实际上,售后回租业务这种变相放贷的嫌疑早就明令禁止。2011年,央行就将其纳入到宏观调控中,并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加强实行租赁投放规模控制。同时,银监会执行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在售后回租业务上,要求真正实现合格租赁标的物的买卖及租赁,防止把售后回租业务做成贷款。
    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变相贷款却屡禁不止。但沙泉认为,“营改增”的试点或许有意无意实现了这个整治行业乱象的目的。
   “按照营改增的算法,目前公司做售后回租,税负的成本负担是过去的10倍左右,具体到不同的财务算法,回租的税负增长从600%-900%多不等,而同时,直租的税负则没有太大的波动。”沙泉说,这就意味着,回租在这个行业的空间变得非常小,有益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成长。
    但同时,作为融资租赁行业里最简单的直租业务,做起来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
    “要做直租,第一是需要专业化的融资租赁公司,对要做的产业非常专业、了解;第二要求租赁公司的人才也要非常专业,这样才能找到行业内专业的承租人;第三,要实现融资租赁,就要靠银行和其他出资人出资,这其中,出资人也必须要熟悉这个领域和专业,只有这三个‘专业’统一了,企业才能开展直租业务。”沙泉说,所以融资租赁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内涵非常丰富,要求的技能也非常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