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届手语风采大赛正式启动
5月15日,第23次全国助残日前夕,由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指导,市委宣传部支持,市残联、精神文明办、交通委、教委、民政局、文化局、公园管理中心、市商业联合会、市志愿者联合会、市银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安利杯”北京市第二届手语风采大赛在中华民族园正式启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邢建绪,中国聋协主席、北京市聋协主席刘再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梁田理事长等领导出席。各主办单位、第一届手语风采大赛的获奖团队和个人以及首都聋人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李雪梅秘书长首先从大赛筹办、竞赛规则、报名方式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本届大赛的具体情况。北京城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各窗口单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手语使用手语推广手语,促进和聋人朋友的交流,以实际行动帮扶残疾人,共建和谐社会。仪式上,主力单位还向担任比赛的评委和培训教师颁发了聘书,向参赛团队赠送了手语书。
中国聋协主席、北京市聋协主席刘再军和市残联梁田理事长分别进行了讲话。他们共同表示:手语比赛的举办非常有意义,要不断总结第一届手语风采大赛的成功经验,严谨细致地做好本届大赛的组织工作,做好学习手语、应用手语、推广手语的引导工作,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将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组织规模大——本届大赛主办单位的规模大大强于第一届,共有11家单位共同主办;2、参赛人员多——预计报名团队和人数都将超过第一届,去年共计有500余人参与活动,今年我们力争动员更多手语爱好者参加;3、大赛周期长——整个活动从4月开始至9月结束,历时半年之久;4、推广活动多——我们将在多个行业和系统开展手语推广活动;5、服务领域广——涉及公交、地铁、铁路、银行、商场、医院、博物馆、公园、高校、NGO等多个领域和行业;6、报道媒体多——将有众多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本报记者 李映 摄影报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