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华润能源合并同类项

作者:冯庆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10 23:17:00

摘要:就在许多能源企业都陷入亏损泥潭之时,华润集团却给了外界一个意外的重组,旗下两家上市子公司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将被集团内部合二为一,成为总资产约2200亿港元的能源帝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庆艳 北京报道
    就在许多能源企业都陷入亏损泥潭之时,华润集团却给了外界一个意外的重组,旗下两家上市子公司华润电力(00836.HK)与华润燃气(01193.HK)将被集团内部合二为一,成为总资产约2200亿港元的能源帝国。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华润能源能否将原来各自为政的电力与燃气板块巧妙地衔接起来,并最终达到产业链一体化的协同效应还要经过许多考验。
合并方案落定
    华润集团的两名上将在各自领域发展多年后,终于在外界的惊愕中即将“闪婚”。5月6日,华润电力以及华润燃气双双发布公告宣布停牌,所为之事正是两者可能合并且成立一个统一的能源集团。
    随后的5月9日,据香港《东方日报》援引中国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的表述称,母公司对于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的合并已有初步方向。宋林称,华润电力将向华润燃气股东配发新股,双方合并后将成立新公司华润能源,预计今年7-8月完成。未来华润集团所有能源业务都会注入华润能源。目前,该合并方案尚待股东批准,其后将进行路演。
    同一天,华润电力发布了一则收购消息,恰巧印证了宋林所说的所有能源业务将都注入华润能源的情况。5月9日,华润电力与盛采有限公司签订风电场协议,以总价约46.868亿港元(连同自完成收购事项起至付款止的利息)收购英飞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
    不仅如此,5月10日,华润电力便与华润燃气落实了合并方案,当天早晨双双发布了复牌公告,两者的董事会欣然宣布建议合并,一旦付诸实行,建议合并将导致华润电力透过收购华润燃气从而组建业务覆盖中国约20个省份、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综合能源及公用事业集团。
    根据方案,每100股润燃将收取97股润电,按停牌前收市价计,即每股润燃收购价为24.64港元,较停牌前溢价约12.8%。
    此外,华润电力表示不会提出现金替代方案。交易完成后,华润电力将改名为华润能源,华润燃气则会除牌;股权架构方面,华润燃气小股东将持有日后的华润能源11.2%股权,华润电力小股东持股比例会由36.45%摊薄至25.11%,华润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士持股比例由63.55%微升至63.69%。
    合并方案接下来要接受来自华润燃气股东特别大会的考验,会上至少要获75%股东同意,同时反对的比例不能多于10%。
2200亿港元的棋盘
    “气电一体化是近几年能源企业的一个大趋势,除此之外,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一个例子,这对于产业链一体化协同非常有好处,我比较看好。”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凌轩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华润电力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是华润集团旗下的旗舰发电企业,业务涵盖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截至2012年底其管理和拥有70家电厂,运营权益装机容量达2527.1万千瓦。去年总资产约为1777亿港元,合并营业额为624.36亿港元,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9亿港元,比2011年增长68%。
    目前,华润燃气已经拥有3万名员工,在全国151个城市拥有燃气项目,燃气年总销量为93亿立方米,居民用户达1403万户,成为我国5大城市燃气巨头之一。所以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两者合并后将成为一个总资产2200亿港元的大能源帝国。
    华润燃气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总资产为423亿港元。这一切都是华润燃气用“钱”砸出来的,该公司2012年度财报中显示,2008年,华润燃气向母公司收购了7个组合城市燃气分销项目,2009年至2011年,则收购了另外66个城市燃气项目,而在2012年,除注入资产获得的16个项目及收购AEI China获得的31个项目外,华润燃气还收购了其他31个城市燃气项目。
    花旗表示,润电目前是正现金流,但缺乏拓展机会,相反负现金流的润燃近年积极透过收购母公司资产去扩充业务,故两者合并可令资金灵活使用,同时带来协同效应,助润电拓展燃气发电业务。
    或许正如花旗所言,华润集团也看到了双方的“短板”与“长板”恰好可以互补,而且有利于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效应。
    李凌轩告诉本报记者,此次两者合并,恐怕是将火电重心转移到气电上来,海外油价的大幅涨跌加上国内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开启,石油、煤炭、火电的“钱”景不如天然气乐观,而且电力和天然气两个行业都是毛利率较高的大型能源行业,更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它们需求量缺口尚存,还处于蓝海阶段,长期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这恐怕也是华润集团看中的一点。
整合后的考验
此外,让华润集团强力推进两者“闪婚”的背后,是两者在各自领域渐渐靠近了发展的“天花板”。 
    华润电力2012年年报提及,受经济持续下滑、电力和煤炭需求下降影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原煤售价降幅最高时达到了40%。所以以火电和煤炭板块为主力的华润电力虽然去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9亿港元,但是长期发展乏力。
    李凌轩认为,未来火电的份额势必要被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吞噬,所以华润电力需要打破以火电和煤炭为主的格局。
    润电可于润燃铺设燃气管网的地域建设燃气发电厂,而电厂可为润燃提供固定燃气销售收入,那么两个可以互补“短板”的公司是否在协同效应上水到渠成呢?
    记者获悉,华润电力的业绩核心地区在华东诸如江苏、山东等地,而华润燃气的投资回报占比较大的位置在东北、昆明、深圳等几个大区,这造成了双方日后产业链协同的难度。
    华润燃气某山东分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两者合并对我们没什么影响,而且我们这里又没有电厂。”
    城市管道燃气在近年来也呈现白热化争夺,目前为止已有中国燃气、新奥燃气、华润燃气、港华燃气、昆仑燃气5大行业巨头。而2008年中石油正式成立昆仑燃气子公司,对旗下炼厂及油田单位的液化气资源进行整合,短短几年即成为国内最大的液化气经营商,而且由于对天然气管网的绝对控制,现在的霸主地位无人可撼。中石化也在去年末收购中国燃气失败后获得了与中燃的各方面深度合作,成效斐然。
    与中石油、中石化这些气源大佬相比,新的华润能源需要在气源供应上施展“鬼斧神工”,才能在推进华润电力与华润燃气的无缝衔接上更顺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