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笔夫:铜价代替油价成市场核心指标

作者:笔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07 20:13:00

摘要:笔夫:铜价代替油价成市场核心指标

 

笔 夫

   在三周前的金融策略周报中,笔夫开始唱多期铜价格,并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求证为何期铜价格以及整个基金属市场行情都须看涨。许多人不理解,笔夫为什么要单纯将一种金属价格格外看重,这种做法十分类似于我去年以油价走势来研判整个金融市场的走势,不过,不同的是,当前,期铜价格已经取代油价悄然成为市场的参照指标和风向标。笔夫长期跟踪研究商品期货,并不专心致力于研究股票价格,只是需要从证券市场或者其它市场上提取信号、佐证商品价格走势时才会提及。
    在之前的两年里,油价是市场关键的焦点,其走势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着证券市场、商品市场以及汇市,这是因为高油价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损害变成了一个共同的聚焦点,市场势必跟随其震荡,而油价的见顶则是预示着危机的来临,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衰退才是唯一可能压制其继续疯狂上涨的途径,高油价导致衰退,而衰退才能抑制油价,所以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笔夫言必称油价,这似乎有避重就轻之嫌,但有时你会发现,用这样的方法,你会取得截弯取直的效果。
    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市场寄予最大的希望就在于政府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经济刺激计划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基础设施优先,基金属需求是反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源性产品需求的最敏感指标,在铜的所有消费类别中,建筑用铜大约占比在35%左右,它准确记录和反映政府建设计划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反映人们对这些计划实施的预期,而股票价格有时甚至难以及时起到这一作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同等地受益于这一计划,实际上,大多数企业难以直接从中受益,尽管市场信心的恢复会有利于大部分公司订单的增加。总体上说,观察铜的价格走势是检验各国经济刺激计划最简单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基本金属中,铜的价格是决定性的因素。近三周以来,推动铜价逐波上扬的因素有三:一是LME库存的减少和仓单的持续注销。这说明在价格底部有战略性买家不断进场买入,同时也唤起人们对于中国需求的联想。二是季节性消费旺季的来临,尤其是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下庞大的基建施工项目应该会在春季展开,势必对基金属形成巨大的需求。三是炼铜企业减产所导致的短期供给减少,一些企业策略性地限产保价,而一些企业则因废铜和精铜矿进口的减少而陷入产出瓶颈,这有利于缓解供需的矛盾。
    目前伦敦铜价格已接近冲高至3700美元附近,而沪铜价格也一度突破30000元大关,由于前期涨幅太大,所以预计沪铜价格会在30000元附近盘整一周时间,随后将展开本次反弹的主升浪行情,伦敦铜看高至4200美元,而沪铜则有望升至35000元一线。由于年内全球经济难以整体复苏,市场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而政府主导的刺激计划并不具有持续性,所以之后,铜的价格有望再次大跌。
    过去的几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经过盘整后再次创出反弹指数,这确实证明国际大宗商品运输从低位不断回升,需求有所扩大,同时运输价格的提升也会直接导致原材料到港价格的攀升,这一信号是不可以忽略的。
    原油价格的反弹应该也还没有结束,但是油价反弹的持续性不会很好,因为远月合约的大幅升水状态给了空头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合约换月来临,主力价格突然升高,而成功换月之后,价格就会整月持续下跌,而油价始终处于40美元上下波动,这就是典型的多头排列,空头市场。
    农产品价格受政策扶持,价格最为坚挺,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政府收储工作已近尾声,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收储的产品何时将会流入市场,因为政府不可能长时间储存这么多的粮食,大豆和玉米的储存期限都不能超过一年,有消息称,黑龙江政府储备部门可能会在六个月内释放收储的大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开仓放储,必将对市场价格形成打击,再加上南美大豆上市,后市不容乐观,也许,国际运输价格的回升会抵消一部分利空因素。
    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周四晚上同时宣布将利率降低50个基点,这样英镑基准利率已降至0.5%,而欧元的利率水平也降至1.5%,欧元与美元的利率差在逐步缩小,而随着利差的收窄,支持美元上涨的最主要理由将逐步消除,估计在非美货币完成新一轮降息后,美元指数将停止上涨。
    黄金价格这周出现了显著的下跌,但是还没有完全突破上升通道,但是笔夫坚持黄金价格已基本见顶的判断,一个月之内应会形成一个头部,此时买入风险应该相对较大,如若做空,则需耐心捕捉时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