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试水商业化 微信先玩游戏

作者:徐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4-04 23:16:00

摘要:被誉为“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微信,究竟能否顺利带着企鹅上岸?整个IT界几乎都在热情围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婷 上海报道
    坐拥3亿用户的微信终于要开启商业变现的大幕了。4月1日,一个名为“D1悬念站”(d1.qq.com)的网页在腾讯网站上悄然上线,网页主体是一排醒目的大号黑体字:“微信:腾讯第一语音IM软件”,而页面底部则是灰色的时间轴,最后一个标签写着“4月10日全新品类即将开启”。被誉为“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微信,究竟能否顺利带着企鹅上岸?整个IT界几乎都在热情围观。
微信商业化启动?
    一个月前,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向外界证实,微信将在几个月内从移动社交游戏入手,开启商业化进程。此后,关于微信游戏平台何时上线的猜测便不绝于耳。尽管上述的倒计时页面出现在愚人节当天,但是 4月10日还是瞬间成为了眼下最热门的时间选项。
    从去年开始,微信也连续为商业变现做出铺路之举,包括上线公众账号、力推二维码等,但总体而言,腾讯的动作极其谨慎。一位熟悉微信的投资经理表示,“微信的谨慎主要也是担心根基未稳之时,用户体验受损。所以他们对公众账号的管理很严,营销做得太厉害就可能被封号,连美丽说、蘑菇街这些都曾经遭到过禁言15天的处罚。所以微信的生态现在还控制得比较好。”
    而且,由于移动广告、移动电商、O2O这几大领域目前全行业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对于这些潜在的商业化方向,微信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直到游戏平台即将上线的消息公布,外界才认为微信商业化将正式启动。理由很简单,游戏,这才是腾讯的拿手好戏。
    数据显示,2012年腾讯游戏收入高达228.5亿元,足足高出第二名网易三倍有余,是PC端游戏市场的绝对霸主。
    而且,从时机上看,移动游戏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已经有了起色。根据艾媒咨询的统计,去年国内手游市场收入规模达到58.7亿,同比增长79%,多款游戏收入破千万。业内共识是,移动互联网里眼下离钱“最近”的当属游戏。
    触控科技创始人陈昊芝日前预测,微信游戏平台的收入在三个月之内就可以达到5亿到10亿元,业内对于微信游戏平台的变现前景普遍比较期待。
变革手游格局
    对于尚处起步阶段的手游市场来说,微信的入局也可能导致整个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易观国际分析师薛永锋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手游能收费的大多数还是以RPG为主的重度游戏,其实只是把PC客户端游戏搬到了移动端。而微信的游戏开始应该会以含社交属性的休闲类游戏为主,有希望为轻游戏的收费探索出一条路。”
    除了有可能让手游的产品品类得到扩张,业界对于微信游戏平台的期待还在于它是否成为一个新的手游入口。尽管在微信游戏平台上线之初,腾讯还不会选择向第三方开发者放开,首先上线的几款游戏都将来自腾讯自己的研发团队。但这个平台的放开相信只是时间问题,此前马化腾也公开表示,希望将微信的商业模式交给合作伙伴和个人。
    “从日韩的经验看,微信这样的应用是完全有潜力成为应用分发平台和手游联运平台的。”薛永锋分析说。
    应用分发平台,也就相当于App Store,现在手游市场已有不少,比如91、360,豌豆荚以及腾讯的应用宝等。薛永锋认为,“对于微信来说,更具难度也更具想象力的肯定是后者,即手游联运平台,市场上现在几乎还没有这样的平台。”
    手游联运平台搭建的门槛很高,因为这相当于打造一个生态,使得游戏的研发、运营、推广,以及支付、用户反馈等都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
    上海一位手游开发者向记者表示,“我们期望的是在微信平台上,可以快速地发布和更新游戏,通过公众账号低成本推广,汇聚玩家粉丝群,他们的反馈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的研发团队。支付方面,则采用财付通或者Q币的方式,最好能把支付宝等其他支付工具也包含进来。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运营成本就能大幅下降。”
    据他介绍,虽然现在有不少月营收达到百万乃至千万级的手游,但开发者赚钱仍然比较艰难,因为预装、刷机,以及各类应用分发平台使得手游的渠道错综复杂,要把一款应用推到用户面前,中间可能要被很多人“扒层皮”。“如果微信能使得我们通向玩家的渠道变短,而且更高效,对于开发者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上述开发者表示。
    而在开放平台的搭建方面,腾讯是有一定经验的。PC端,他们已经做出了尝试,并且在去年年中就宣布分成金额突破10亿。不过在手机端,整个生态环境远不如PC端成熟,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如何使得推广途径畅通又尽量不损伤用户体验等,后续仍然将极大考验腾讯的运营能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