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ST园城金矿“钱途”仍不明

作者:李继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27 23:39:00

摘要:“本公司不存在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情况。”3月21日,*ST园城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亚泽控股注册成立一个月之后才从3座金矿的采矿权人奥罗根矿业手中买下3座金矿的行为,是亚泽控股与奥罗根矿业之间的市场经济行为,与公司无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继远 济南报道
    “本公司不存在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情况。”3月21日,*ST园城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亚泽控股注册成立一个月之后才从3座金矿的采矿权人奥罗根矿业手中买下3座金矿的行为,是亚泽控股与奥罗根矿业之间的市场经济行为,与公司无关。
    近日,本报刊发《*ST园城8亿定增被疑转移海外》的报道,针对*ST园城此番涉矿过程中的诸多疑点进行了公开质疑,随后*ST园城发布了上述公告。 
    与此同时,公司还一同发布了杰克山、加拿大和金史密斯3座矿区金、银、铜资源预估报告,总原位金属含量为金22.126吨、银160.131吨、铜3.71万吨。不过,这份报告仍然不是由前去勘探的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大队出具。
否认转移资产
    其子公司澳洲黄金注册时间为2012年2月13日,而3座金矿的上手卖家亚泽控股的注册日期为2月29日。公告显示,亚泽控股在2012年3月20日,也就是在注册成立约一个月之后,才从3个金矿采矿权人Aurogen Mining Pty Ltd(简称“奥罗根矿业”)手中买下3座金矿。对于注册成立在前的澳洲黄金为何没能抢在亚泽控股之前,直接从奥罗根矿业手中购买金矿办理过户手续,公司并未在公告中说明。
    公告中进一步解释称,2012年3月20日,亚泽控股与奥罗根矿业签署购买协议,并着手办理过户手续,而在2012年9月5日,亚泽控股向黄金矿业开具了税务发票,同意将上述矿权直接过户到黄金矿业名下。
    对于有媒体质疑“亚泽控股子虚乌有”,*ST园城也在27日再次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亚泽控股登记注册信息可在澳大利亚安全与投资委员会查询得到,注册日期为2012年2月29日,并发布了亚泽控股向黄金矿业开具的税务发票等备查文件。
    对于投资者质疑,*ST园城匆忙花费1.5亿元人民币“买单”三座金矿背后,作为“二道贩子”的亚泽控股甚至奥罗根矿业与园城抑或徐诚惠个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对此,公司否认其中存在关联关系,同时否认公司此次涉矿存在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情况,并表示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聘请的律师事务所与保荐机构将会对此做进一步核查,并出具相关法律意见书和保荐人工作意见书。
    与此同时,此次定增方案中,19岁的冯果出资1亿元参与其中同样引发关注。“其从宝诚投资手里收购黄金矿业11%的股权,以及斥巨资认购公司增发股份的动机是看好公司及参股黄金矿业的发展前景。”园城方面表示,冯果已经提供了中国民生银行加盖公章的个人时点性存款证明书,以证明其资金的具体来源。
金矿储量是估计值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园城此次押宝澳大利亚金矿,3座金矿储量如何、是否货真价实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原定的投产计划一再拖延,受园城委托的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赴澳对3处矿区进行勘查的最终结果也仍然没有下文,这难免让信息不对称的投资者对园城3座金矿产生质疑。
    在公司的此次澄清公告中,上述疑问最终得到了公司方面的解答,只是去勘探的山东六队暂时还不能完成报告。
    “因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一直未批准福赛斯矿区的环评报告,因此澳洲黄金现正在矿区安装调试设备,待收到环评报告后将投产。”何时提交的环评报告,园城公告中并未明说,而据记者查询了解,在2012年9月17日的一份关于采矿权过户的公告中曾提及环评报告已提交至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截至目前,时间已经过去半年有余。
    对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迟迟未能出具报告,园城称是受到了天气问题的影响,“因为福赛斯矿区适逢多雨季节,因此地质六队野外勘查打钻工作时间延期至2012年12月份才完成,导致储量报告相应延期出具。”
    对于3座金矿的实际储量情况,园城方面再次出具了一份“关于北昆士兰州福赛斯矿区金、银、铜资源预估公告”,预估表明从表面指300米处,总原位金属含量为金22.126吨、银160.131吨、铜3.71万吨,而此前关于3座金矿的金金属储量预测值共约6.7吨。
    公告还指出,金史密斯区域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品位和厚度区域,已划定为采矿租约地的中央部分,为露天矿坑以西。报告中还提及,3座金矿的部分区域是狭窄的,低品位的,“因此以目前的黄金价格和开采成本来看可能是不可行的。”
    园城也在报告中提示,“报告中标示的资源量是估算值,因此是近似值。编者对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承担责任。”3座金矿是否货真价实,最终能为转型矿企带来多少真金白银的收益,仍然有待观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