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香港奶粉“限带令”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08 23:41:00

摘要:限带两罐奶粉,实际上保证了内地有需要父母购买,两夫妇来一次香港,可以带4罐奶粉,如果多走一趟就一共带了8罐,足够孩子吃两个月以上了。
廖伟棠(香港作家):
    限带两罐奶粉,实际上保证了内地有需要父母购买,两夫妇来一次香港,可以带4罐奶粉,如果多走一趟就一共带了8罐,足够孩子吃两个月以上了。以往来香港买不到奶粉的父母也不在少数,他们想买的也被水货集团买光。说限粉令为恶法者,实质上替水货集团张目,更拖缓了国产奶粉监管和进口奶粉减税的迫切性。
    国际奶业原本供应香港是有限度的,即使后来不断加强供应,也远远应付不了一个庞大国家的需求,因此真的出现了某些牌子的短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假装在纽约(网友):
    香港限制奶粉出境,很多人怪港府不近人情。可是别忘了,香港政府收香港人税,当然要维护港人利益,你再不平也没资格要求他们为你考虑。
    很多人拿自由市场说事,也有点莫名其妙。香港的限购打击的主要是水货商人和大量囤货,对于普通消费者还是允许带两罐离境的。正如言论自由不代表随便骂人,自由市场也不代表可以随便破坏市场秩序毫无监管,欧美很多超市也都在限制每人购奶粉的数量,这恰恰是为了保护大多数消费者利益。
秋风(独立学者):
    我无法理解香港当局为什么会出台这么一个荒唐的决策,因为奶粉并不是什么违禁品,也不是什么危险品,不管是内地居民还是香港居民,携带它出境没有任何违反情理的地方,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不会想到去禁止奶粉出境。
    有人说限购奶粉是因香港本地人都很难买到奶粉,这很奇怪,香港本身是一个自由港,如果商家发现货架上没有奶粉,完全可以增加进口,怎么可能出现香港居民买不到奶粉的事情,因为奶粉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也不是受到多少配额限制的产品。
王烁(媒体人):
    大陆背奶族出现原属意外,对香港奶粉供给确实造成短期压力,但很快会因国际乳业公司系统性重估香港市场需求而缓释。香港生命力全在乎桥梁中国与世界,管理者居然在奶粉上主动架设阻碍,说明其理念、良心、智力已荡然无存。香港立身之本何在?
崔卫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为什么自己不把奶粉做好?这是最主要的。就此事而言,首先不要责备香港,而是要反思为什么我们连奶粉都做不好,你可以造卫星、航母,完全可以做好一件事情。其实我自己家里新添了一个小宝宝,才十几天,我也知道奶粉的重要性,因此,特别渴望通过这个契机,请内地相关各方好好反省自己。花大力气,我不相信做不好奶粉,不可能。内地不重视,大家都出去买奶粉。正好我前天碰到一个朋友,他(她)从法国回来,周围人就抱怨为什么没有带奶粉回来。可见中国人对自己人不上心,对自己民族的未来不上心到什么程度。要对自己好,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雷永军(某公司董事长):
    去港购奶粉约80%是因为香港奶粉便宜,而非质量。其实很多港购奶粉内地都有,可是比港贵50%-150%,这才是重点。中国奶粉市场的畸形,核心原因是国内第一阵营企业失去了定价权。
谭耀宗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
    我在两会期间提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求内地海关执法部门要增加人手去打击走私水客;另一个是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希望内地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改善。不然的话,中国人多,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任何国家都应付不了。奶粉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中央要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袁莉(《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编):
    既然出了这么一个没脑子的恶法,内地政府又暂时无法保证牛奶安全,那作为权宜之计,是否可以降低或免除进口奶粉的关税。总得为在毒空气毒食品环境中出生的下一代做点什么吧?
(上述观点摘选自凤凰网、新浪微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