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地产股?
摘要:在换届之年,在暴跌之际,地产股是不是真的该放手了?
新“国五条”细则让二手房交易市场爆棚,更引得地产分析师吟诗作赋,抒发胸臆。
长江证券刚刚感叹地产调控“山雨欲来风满楼”,分析师邓二勇便直抒胸臆“即便真爱,也请放手”,中金公司更是惊呼“雷声过后大雨至”。
房地产大概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行业,一边是中央政府展示遏制高房价的决心,一边是分析师们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分析;一边是市民对高房价的抱怨,一边是上市公司稳定的业绩预期。
它是个多方博弈的怪物,背负着政治、财政、民生、利益等各种包袱,A股中这个最让人纠结的行业,也从来都是投资者争论的焦点。在换届之年,在暴跌之际,地产股是不是真的该放手了?
疯狂的跌停
“想换房子看来是够呛了,国家又出政策了!”3月4日一大早,办公室里舒小姐和同事们开始了大讨论。
3月1日,两会开始的前一周末,国务院出台新“国五条”房地产调控细则,对二手房出售所得征收20%个税,相比起此前更多地把“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房产税扩围”理解为接下来的调控内容,此次动用个人所得税来调控市场,比例之高、力度之大,出乎市场各方预料。此外,国务院还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住房信息联网,省级政府稳定房价不力将被问责。
一时间,券商、基金等业内人士纷纷发布研究报告予以点评,且个性十足。
短期看,地产股承压较大,而未来地产股的走势如何、地产实体经济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地方政府相关的调控细则出台,在没有确定未来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尽之前,暂时回避地产板块。不排除个股出现超跌现象,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当晚,长城证券一篇研报则极为乐观,《意外之喜、重大利好》,标题醒目,旗帜鲜明。长城证券表示,看好房地产二级市场调控反过来增加对一手房的需求,有利于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消化,原本供需关系偏紧的一二线城市可能更为紧张,对地产商构成利好。同时,此次细则的出台,表达了新一届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在长城证券看来,中期之内树立起对地产投资投机的规范从而稳定房价。
不过,第二天的股市给了长城证券响亮的一个耳光。
3月4日政策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出现暴跌,房地产股更是“哀鸿遍野”,接近50只地产类个股跌停。沪指创下最近19个月单日最大跌幅,而在深圳市场,由于地产股的权重更大,创27个月单日最大跌幅。
据同花顺iFinD统计,3月4日,A股市场资金净流出1290亿元,其中,在四大龙头地产个股中,万科A在早盘一度打开跌停,但最终空方占绝对优势,仍封于跌停。此外,金地集团、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也都开盘封于跌停。
一时间,地产分析师们触景生情,长江证券以“二胖杂谈”为特色的分析师邓二勇以《即便真爱,也请放手!》为题谈论地产政策的希望和绝望,报告散发着浓重的文学气息,“即便未来是真爱,由于短期对经济复苏预期的高估,我们仍然建议先放手!基于对政策的理解和可能改变,这一次放手和历史还是有所差异,其主要来源于制度建设是否超预期和是否走在中期的道路上。但是这个观察点,需要到二季度后期才能够做出一次清晰的中期判断。”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市场出现大跌,特别是地产股整个行业的暴跌,主要是市场对于未来地产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的担心。不过,目前来看,整个行业已经调整到一定位置,再出现大幅下跌的机会有限,短期内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最大共识:等待
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程定华态度最为鲜明:抛弃地产股。
“从长期看,严格征收所得税将大幅提高地产交易成本,不仅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也会增加改善住房成本,从而抑制改善性住房需求。地产投资不容乐观,周期性行业的反弹逻辑破灭。如果地产股票短期跌幅较深,建议观望;如果地产产业链股票调整不多,建议退出。”程定华在一份策略报告中说。
不过,更多的分析师对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性保持谨慎。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思考得则更为宏远一些,他认为此次经济复苏与地产调控的逻辑与2009年相比并无本质差别,短期为渴望“居者有其屋”的公众再画一饼,长期则又是一次饮鸩止渴。由于房地产问题积重难返而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政府往往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依赖投资和土地财政的老路。
“可以肯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压制房价虽然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往往归于无效。治标究竟能否为治本争取时间,还将取决于改革的决心与路径。如果缺乏收入分配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支撑,缺乏供地制度改革和房产税政策的落实,板块今日的暴跌必然蕴含着明日的高涨,而明日的高涨又会迎来后日的大跌。”
地产股未来的走势取决于地方政府随后的政策落实和更多的操作细节出台,成为业界最大共识,而政策对房地产实体经济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交银施罗德行业分析师李博认为,本次“国五条”的出台,调控的目的在于压制购房者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以缓解恐慌性购房并进一步抑制投资性需求,而非通过全面打压需求来压制房价。本次调控大概率上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也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冲击。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由房地产复苏所带来的房地产产业链投资机会并没有消失。目前,房地产板块会有一定的修复,而与房地产相关性较大的消费品和部分投资品或许会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而在工银瑞信基金看来,2010年是不断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行业基本面整体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房价和通胀向上的过程中,地产股的估值不断下移,在经过二季度的恐慌性下跌后,下半年地产指数小幅跑输沪深300指数6%。在通胀和房价的基本面不断向上,政策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地产股很难取得超额收益,这是此次和2010年的相似之处;尽管2012年和2009年相似,地产股都取得了很大的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2012年的绝对收益幅度和相对收益幅度还是比2009年小,当前的地产股估值比2010年更有优势。
从3月5日起,以万科A为代表的龙头股股价企稳。
长江证券刚刚感叹地产调控“山雨欲来风满楼”,分析师邓二勇便直抒胸臆“即便真爱,也请放手”,中金公司更是惊呼“雷声过后大雨至”。
房地产大概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行业,一边是中央政府展示遏制高房价的决心,一边是分析师们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分析;一边是市民对高房价的抱怨,一边是上市公司稳定的业绩预期。
它是个多方博弈的怪物,背负着政治、财政、民生、利益等各种包袱,A股中这个最让人纠结的行业,也从来都是投资者争论的焦点。在换届之年,在暴跌之际,地产股是不是真的该放手了?
疯狂的跌停
“想换房子看来是够呛了,国家又出政策了!”3月4日一大早,办公室里舒小姐和同事们开始了大讨论。
3月1日,两会开始的前一周末,国务院出台新“国五条”房地产调控细则,对二手房出售所得征收20%个税,相比起此前更多地把“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房产税扩围”理解为接下来的调控内容,此次动用个人所得税来调控市场,比例之高、力度之大,出乎市场各方预料。此外,国务院还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住房信息联网,省级政府稳定房价不力将被问责。
一时间,券商、基金等业内人士纷纷发布研究报告予以点评,且个性十足。
短期看,地产股承压较大,而未来地产股的走势如何、地产实体经济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地方政府相关的调控细则出台,在没有确定未来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尽之前,暂时回避地产板块。不排除个股出现超跌现象,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当晚,长城证券一篇研报则极为乐观,《意外之喜、重大利好》,标题醒目,旗帜鲜明。长城证券表示,看好房地产二级市场调控反过来增加对一手房的需求,有利于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消化,原本供需关系偏紧的一二线城市可能更为紧张,对地产商构成利好。同时,此次细则的出台,表达了新一届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在长城证券看来,中期之内树立起对地产投资投机的规范从而稳定房价。
不过,第二天的股市给了长城证券响亮的一个耳光。
3月4日政策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出现暴跌,房地产股更是“哀鸿遍野”,接近50只地产类个股跌停。沪指创下最近19个月单日最大跌幅,而在深圳市场,由于地产股的权重更大,创27个月单日最大跌幅。
据同花顺iFinD统计,3月4日,A股市场资金净流出1290亿元,其中,在四大龙头地产个股中,万科A在早盘一度打开跌停,但最终空方占绝对优势,仍封于跌停。此外,金地集团、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也都开盘封于跌停。
一时间,地产分析师们触景生情,长江证券以“二胖杂谈”为特色的分析师邓二勇以《即便真爱,也请放手!》为题谈论地产政策的希望和绝望,报告散发着浓重的文学气息,“即便未来是真爱,由于短期对经济复苏预期的高估,我们仍然建议先放手!基于对政策的理解和可能改变,这一次放手和历史还是有所差异,其主要来源于制度建设是否超预期和是否走在中期的道路上。但是这个观察点,需要到二季度后期才能够做出一次清晰的中期判断。”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市场出现大跌,特别是地产股整个行业的暴跌,主要是市场对于未来地产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的担心。不过,目前来看,整个行业已经调整到一定位置,再出现大幅下跌的机会有限,短期内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最大共识:等待
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程定华态度最为鲜明:抛弃地产股。
“从长期看,严格征收所得税将大幅提高地产交易成本,不仅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也会增加改善住房成本,从而抑制改善性住房需求。地产投资不容乐观,周期性行业的反弹逻辑破灭。如果地产股票短期跌幅较深,建议观望;如果地产产业链股票调整不多,建议退出。”程定华在一份策略报告中说。
不过,更多的分析师对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性保持谨慎。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思考得则更为宏远一些,他认为此次经济复苏与地产调控的逻辑与2009年相比并无本质差别,短期为渴望“居者有其屋”的公众再画一饼,长期则又是一次饮鸩止渴。由于房地产问题积重难返而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政府往往在不知不觉间走上了依赖投资和土地财政的老路。
“可以肯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压制房价虽然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往往归于无效。治标究竟能否为治本争取时间,还将取决于改革的决心与路径。如果缺乏收入分配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支撑,缺乏供地制度改革和房产税政策的落实,板块今日的暴跌必然蕴含着明日的高涨,而明日的高涨又会迎来后日的大跌。”
地产股未来的走势取决于地方政府随后的政策落实和更多的操作细节出台,成为业界最大共识,而政策对房地产实体经济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交银施罗德行业分析师李博认为,本次“国五条”的出台,调控的目的在于压制购房者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以缓解恐慌性购房并进一步抑制投资性需求,而非通过全面打压需求来压制房价。本次调控大概率上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也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冲击。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由房地产复苏所带来的房地产产业链投资机会并没有消失。目前,房地产板块会有一定的修复,而与房地产相关性较大的消费品和部分投资品或许会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而在工银瑞信基金看来,2010年是不断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行业基本面整体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房价和通胀向上的过程中,地产股的估值不断下移,在经过二季度的恐慌性下跌后,下半年地产指数小幅跑输沪深300指数6%。在通胀和房价的基本面不断向上,政策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地产股很难取得超额收益,这是此次和2010年的相似之处;尽管2012年和2009年相似,地产股都取得了很大的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2012年的绝对收益幅度和相对收益幅度还是比2009年小,当前的地产股估值比2010年更有优势。
从3月5日起,以万科A为代表的龙头股股价企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