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第一股的资本沉浮
摘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头顶“枣庄第一股”等光环的智达立实业却在上市半年之后便迅即陷入窘境,百名工作人员的工资迟迟无法支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继远 滕州报道
山东智达立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智达立实业”),这个少有耳闻的企业却头顶亮丽的光环。
2011年2月,智达立实业在美国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市场成功上市,这也一举打破了枣庄、滕州市县两级资本市场无一家上市企业的尴尬局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头顶“枣庄第一股”、“高科技企业”诸多光环的智达立实业却在上市半年之后便迅即陷入窘境,百名工作人员的工资迟迟无法支付,“那个时候,财务拨给食堂两周的菜钱只有400元,这是一百多口人的饭钱,到最后就一分钱也没有了。”智达立实业一位内部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了解得知,智达立实业主要生产无线机顶盒,对外宣传拥有高新技术的科技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更像是一家组装工厂。“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市场实在是太小了。”智达立实业员工刘琴(化名)2月27日告诉记者。
“上市之前获得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笔巨额贷款只用在了两块,一是由公司负责人个人挥霍,另外一部分,花钱包装上市,“上市就为了面子,那个市场根本融不到钱。”
本身并没有太多市场空间的智达立也终于在巨额的上市花费下,将公司拖进了倒闭的边缘。
“高科技企业”真相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滕州市开发区智达立路1号的智达立实业公司。公司大门紧锁,公司里的空旷地面上已经是荒草丛生,两座小型塔吊锈迹斑斑。
“一二楼是车间,三楼是仓库和办公区域。”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这栋6层的办公楼曾有一百五六十名职员,如今早已经人去楼空。保安室内仍有微弱的亮光,不过久久无人应声。
公司网页这样介绍道,“山东智达立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数字电视网络运营,数字电视机顶盒、高清播放器、高清电视机一体机、电工插座、墙壁开关和其他与电视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辐射全国每一个县、市,同时远销东南亚、印度、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公司还承接OEM和ODM业务。”
内部员工刘琴告诉记者,实际上,智达立唯一生产的产品就是无线机顶盒。
“主要销售区域就只有两个县市。”刘琴表示,与公司网页吹嘘的“辐射全国每一个县市”相反,公司生产的无线机顶盒的市场仅包括公司所在地滕州市和河南息县两地。
而即使在滕州市,刘琴预测市场占有率也仅仅在5%左右。记者从当地了解得知,在滕州当地,机顶盒的初装费用为300元,而每月的使用费用分为两种标准,无线机顶盒的费用为每月15元,而有线机顶盒的使用费用为8元。
“无线比有线多收十几个台,但是费用要高出一倍。”刘琴认为,翻了一番的收视费用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更具性价比的收视体验,而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却无法保障。
实际上,用户无线机顶盒的使用依赖于当地广电系统无线信号发射设备的建设。“这是要公司出钱来建设的,一套发射设备至少要几十万。”刘琴告诉记者,与较低的市场占有率相比,高昂的前期投入需要较多的资金来维持,而每销售一台无线机顶盒公司的利润“少得可怜”。
因为,这家贴着“高科技”标签被滕州市奉为上宾的智达立实业不过是一家组装工厂。“芯片、PCD电路板和天线都是从南方采购过来的。”刘琴表示,无线机顶盒的核心部件都是买来的,公司员工的工作仅负责组装,“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因此成本也不低。”
“刚开始的时候,工人都是两班倒地加班生产。”到了2011年8月份的时候,每天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已经是上一半歇一半。
面子工程
“自2011年8月份之后就没再发过工资。”刘琴等多位员工向记者证实,从普通员工至运营副总,智达立拖欠着每人1万至8万元不等的工资欠款,总额接近百万。
而与此同时,智达立还拖欠公司办公楼工程款数百万元一直未予支付,“据说有500万左右,具体不太清楚。”
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2012年,公司员工曾向杨智强发短信表示,不回复员工将拿公司电脑等办公用品抵偿,不过,杨智强也并未回复。
当员工几乎将整个办公楼哄抢一光准备离开公司时,闻讯赶来的工程方早已经用车辆将公司大门堵得严严实实,并因此爆发了一场“财产争夺战”。实际上,由于拖欠工程款,智达立实业办公楼的建设方早已经起诉,法院已对公司财产进行了保全。
而在2011年2月份,智达立实业董事长杨智强却是风光无限。就在当年2月12日,智达立实业成功登陆美国OTCBB市场,代码为ZDLA。
此举对于滕州市来说,意义非凡。滕州市为全国百强县,同时还与龙口、邹平、寿光、诸城四县同为山东省内财政收入超40亿元的县,而仅剩下滕州市始终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这也让滕州市尴尬多年。
智达立的成功上市使得滕州市在资本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智达立着实为当地领导挽回了一些颜面。同年3月16日,枣庄、滕州市县两级多位主要领导出席了智达立成功上市的庆祝仪式,场面盛大隆重。
不过,实际上,美国OTCBB市场大多是小型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交投一直相对冷淡,股票连续数周没有交易发生的情况也多有出现。通过反向收购在OTCBB市场进行融资几乎是天方夜谭。
而按照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由OTCBB市场转向纳斯达克主板市场需要满足净资产、股东人数、税后利润、市值、股价等多个指标,其中近期股价要求为4美元,而记者查阅智达立股价后发现,截至2012年11月26日,公司股价收于0.0011美元。
“公司就在上市之后不行的。”刘琴认为,公司上市只不过是个面子工程,并没有融到钱,不过公司上市的努力却为智达立带来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贷款。
刘琴告诉记者,在2010年下半年,智达立获得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而公司注册资本也仅有2000万元。“应该是政府为支持企业上市争取的。”刘琴告诉记者,除了花费几百万运作上市外,用于生产的资金并没有因此增加。
相反,一辆价值100多万的崭新的奥迪4.2升排量的A8豪华轿车出现在了办公楼楼下,“贷款下来就买车了。”公司员工向记者反映。
山东智达立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智达立实业”),这个少有耳闻的企业却头顶亮丽的光环。
2011年2月,智达立实业在美国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市场成功上市,这也一举打破了枣庄、滕州市县两级资本市场无一家上市企业的尴尬局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头顶“枣庄第一股”、“高科技企业”诸多光环的智达立实业却在上市半年之后便迅即陷入窘境,百名工作人员的工资迟迟无法支付,“那个时候,财务拨给食堂两周的菜钱只有400元,这是一百多口人的饭钱,到最后就一分钱也没有了。”智达立实业一位内部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了解得知,智达立实业主要生产无线机顶盒,对外宣传拥有高新技术的科技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更像是一家组装工厂。“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市场实在是太小了。”智达立实业员工刘琴(化名)2月27日告诉记者。
“上市之前获得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笔巨额贷款只用在了两块,一是由公司负责人个人挥霍,另外一部分,花钱包装上市,“上市就为了面子,那个市场根本融不到钱。”
本身并没有太多市场空间的智达立也终于在巨额的上市花费下,将公司拖进了倒闭的边缘。
“高科技企业”真相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滕州市开发区智达立路1号的智达立实业公司。公司大门紧锁,公司里的空旷地面上已经是荒草丛生,两座小型塔吊锈迹斑斑。
“一二楼是车间,三楼是仓库和办公区域。”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这栋6层的办公楼曾有一百五六十名职员,如今早已经人去楼空。保安室内仍有微弱的亮光,不过久久无人应声。
公司网页这样介绍道,“山东智达立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数字电视网络运营,数字电视机顶盒、高清播放器、高清电视机一体机、电工插座、墙壁开关和其他与电视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辐射全国每一个县、市,同时远销东南亚、印度、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公司还承接OEM和ODM业务。”
内部员工刘琴告诉记者,实际上,智达立唯一生产的产品就是无线机顶盒。
“主要销售区域就只有两个县市。”刘琴表示,与公司网页吹嘘的“辐射全国每一个县市”相反,公司生产的无线机顶盒的市场仅包括公司所在地滕州市和河南息县两地。
而即使在滕州市,刘琴预测市场占有率也仅仅在5%左右。记者从当地了解得知,在滕州当地,机顶盒的初装费用为300元,而每月的使用费用分为两种标准,无线机顶盒的费用为每月15元,而有线机顶盒的使用费用为8元。
“无线比有线多收十几个台,但是费用要高出一倍。”刘琴认为,翻了一番的收视费用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更具性价比的收视体验,而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却无法保障。
实际上,用户无线机顶盒的使用依赖于当地广电系统无线信号发射设备的建设。“这是要公司出钱来建设的,一套发射设备至少要几十万。”刘琴告诉记者,与较低的市场占有率相比,高昂的前期投入需要较多的资金来维持,而每销售一台无线机顶盒公司的利润“少得可怜”。
因为,这家贴着“高科技”标签被滕州市奉为上宾的智达立实业不过是一家组装工厂。“芯片、PCD电路板和天线都是从南方采购过来的。”刘琴表示,无线机顶盒的核心部件都是买来的,公司员工的工作仅负责组装,“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因此成本也不低。”
“刚开始的时候,工人都是两班倒地加班生产。”到了2011年8月份的时候,每天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已经是上一半歇一半。
面子工程
“自2011年8月份之后就没再发过工资。”刘琴等多位员工向记者证实,从普通员工至运营副总,智达立拖欠着每人1万至8万元不等的工资欠款,总额接近百万。
而与此同时,智达立还拖欠公司办公楼工程款数百万元一直未予支付,“据说有500万左右,具体不太清楚。”
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2012年,公司员工曾向杨智强发短信表示,不回复员工将拿公司电脑等办公用品抵偿,不过,杨智强也并未回复。
当员工几乎将整个办公楼哄抢一光准备离开公司时,闻讯赶来的工程方早已经用车辆将公司大门堵得严严实实,并因此爆发了一场“财产争夺战”。实际上,由于拖欠工程款,智达立实业办公楼的建设方早已经起诉,法院已对公司财产进行了保全。
而在2011年2月份,智达立实业董事长杨智强却是风光无限。就在当年2月12日,智达立实业成功登陆美国OTCBB市场,代码为ZDLA。
此举对于滕州市来说,意义非凡。滕州市为全国百强县,同时还与龙口、邹平、寿光、诸城四县同为山东省内财政收入超40亿元的县,而仅剩下滕州市始终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这也让滕州市尴尬多年。
智达立的成功上市使得滕州市在资本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智达立着实为当地领导挽回了一些颜面。同年3月16日,枣庄、滕州市县两级多位主要领导出席了智达立成功上市的庆祝仪式,场面盛大隆重。
不过,实际上,美国OTCBB市场大多是小型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交投一直相对冷淡,股票连续数周没有交易发生的情况也多有出现。通过反向收购在OTCBB市场进行融资几乎是天方夜谭。
而按照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由OTCBB市场转向纳斯达克主板市场需要满足净资产、股东人数、税后利润、市值、股价等多个指标,其中近期股价要求为4美元,而记者查阅智达立股价后发现,截至2012年11月26日,公司股价收于0.0011美元。
“公司就在上市之后不行的。”刘琴认为,公司上市只不过是个面子工程,并没有融到钱,不过公司上市的努力却为智达立带来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贷款。
刘琴告诉记者,在2010年下半年,智达立获得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而公司注册资本也仅有2000万元。“应该是政府为支持企业上市争取的。”刘琴告诉记者,除了花费几百万运作上市外,用于生产的资金并没有因此增加。
相反,一辆价值100多万的崭新的奥迪4.2升排量的A8豪华轿车出现在了办公楼楼下,“贷款下来就买车了。”公司员工向记者反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