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洽购龙凤食品 三全挑份额之争

作者:王先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27 23:55:00

摘要: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正与香港国福发展有限公司和亨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收购“各龙凤实体”的全部股权事宜签订《框架协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先知 北京报道
    三全食品拟全资收购龙凤食品的消息正在不断发酵。
    2013年2月23日,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216,以下简称“三全食品”)对外发布公告称,正与香港国福发展有限公司和亨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收购“各龙凤实体”的全部股权事宜签订《框架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10月起,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速冻食品巨头频频陷入食品安全风波,整个速冻行业都受到波及导致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亨氏中国出售龙凤食品是否另有隐情引人关注。
交易完成最快需四个月
    据本报记者了解,三全食品拟向亨氏各方收购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各龙凤实体企业,包括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凤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对于此次交易,2月26日,亨氏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此决定反映了亨氏专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酱料及调味品”以及“婴幼儿食品及营养品”业务的战略;也与“淡化美国市场之外的非核心冷冻食品业务”的亨氏全球战略相一致。
    亨氏进军中国市场开始于1984年,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穿针引线,由美国亨氏食品集团与广东省燕塘企业总公司及广东省联合食品企业中心合资成立亨氏联合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婴儿营养米粉系列产品的生产,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批合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婴儿辅助食品合资企业。随后的2002年4月, 亨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广州。
    食品营销专家陈小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10年底,福达中国并入亨氏,引起行业的巨大震动,按其市场布局来看,亨氏应该可以迅速冲到调味品行业前列,至少在酱油项目上可以冲到前三甲,然而,收购两年过去之后,亨氏美味源和亨氏福达的整合优势似乎并没有体现出来,叫人痛心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协议签署之前的2月14日晚间。有消息称,“股神”巴菲特对外表示,在与3G资本联手收购食品巨头亨氏集团(NYSE:HNZ)的交易中,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投入120亿至130亿美元现金。
    随后,美国亨氏集团对外表示,由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携手巴西私募股权公司3G资本以每股72.5美元的价格收购亨氏集团。如果将债务水平考虑在内,那么这项收购交易的总价值将会达到280亿美元。目前,这笔现金收购交易已得到亨氏集团董事会的批准。
    不过,据亨氏中国公关部上述相关负责人透露,亨氏出售龙凤食品的决定和近日亨氏集团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及3G资本签订并购协议无关。在此并购协议签署之前,亨氏自身已经决定出售龙凤业务。
    据本报记者了解,香港国福发展有限公司和亨氏中国是美国亨氏有限公司间接控制的子公司,而美国亨氏有限公司为一家根据美利坚合众国法律组建的公司,其股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全食品在公告中指出,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三全食品将直接持有上海龙凤100%股权,并通过直接以及通过上海龙凤间接持有股权的方式享有各龙凤实体100%权益。上述框架协议仅为框架性约定,具体收购事项需各方进一步协商后签署相关协议,双方在2013年3月14日,还将签订另一份协议替代本协议。在此次协议规定的排他期内,亨氏各方不再就出售各龙凤实体与任何第三方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或谈判。
    据本报记者了解,预计此交易完成将历时4个月左右,在此期间,龙凤食品将继续按照“业务如常”的方式运作。
    此外,三全食品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三全内部还在就此事进行会议商讨,暂不方便发表太多的意见,待内部协商后会正式与媒体方面进行沟通。
“捡漏”亨氏速冻业务
    那么,曾经的速冻食品明星企业龙凤食品,为何会被亨氏公司抛弃呢?
    有接近亨氏的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亨氏在收购上面非常强势,然而,几桩收购行为却显示,优良资产到了亨氏中国手中,却总是玩不转。亨氏收购美味源调味品也是如此,收购龙凤食品也是如此,这些在收购当时,都是优良资产,收购完之后,就造成亏损,收购福达食品这样的超级盈利企业,也弄得不温不火,亨氏的管理能力,实在令人担忧。
    据本报记者了解,速冻食品行业因其行业特性,要运作开,需要低温生产、冷链供应,还有巨大的渠道费用,企业资金占用大,行业却已经相对集中,市场是大品牌的较量,白热化的竞争已经使产品毛利大不如前,龙凤食品在全国布局上面,过于分散。因此,对比竞争对手,从生产成本上无优势,也无法形成区域协同效应,成本无法分摊,因此,亏损是必然的。
    对此,陈小龙指出,调味品和婴儿米粉业务利润高,而竞争相对较弱,亨氏如果将精力集中在调味品和婴儿米粉上,总体的投资回报率就会提高,这样就会拉升股价,使股东获利更多,相反,如果继续在速冻食品上恋战,就会拉低股价,而龙凤对于三全食品则是一个极好的战略工具,不仅可以加强其全国布局,也可以用心打击思念和湾仔码头。
    据欧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约519.47亿元,高于2012年的461.45亿元,预计到2017年该行业将增长至846.63亿元。目前,从零售市场份额看,三全食品的市场份额为10.9%,龙凤食品的市场份额为3.3%,两者合计将远高于思念食品的5.7%和通用磨坊(湾仔码头)的3.5%。收购龙凤食品后,会给三全食品带来什么影响呢?三全食品在公告中指出,鉴于各龙凤实体与公司均为速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此次的收购是行业龙头间强强联合,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多品牌运作,完善市场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三全收购龙凤之后,会在上海、浙江、成都、天津四个地区拥有厂房和当地的市场,三全可以分散品牌风险,可以利用龙凤品牌来区隔产品档次,有力打击竞争对手。”上述接近亨氏的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龙凤产品与三全产品从档次上差不多,三全需要弄明白的是,收购完成后,三全品牌和龙凤品牌,分别应该如何定位、从高低档上区分?还是将龙凤变成一个品类名称?或者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一个战略性品牌?
    此外,陈小龙还认为,在收购消息确认后,龙凤食品在人事上已经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高层团队是拿到赔偿走人,还是继续留任?收购完成的一年内企业也是处在人心极不稳定的状态。三全收购龙凤之后,主要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稳定团队,团队中的三个重要系统,是三全必须面对的,即龙凤的生产系统、营销系统、渠道系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