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曹国伟的微博难题

作者:罗小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22 23:49:00

摘要:被认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新浪微博一年亏损9300万美元,这或许是新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曹国伟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罗小卫 北京报道
    被认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新浪微博一年亏损9300万美元,这或许是新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曹国伟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盈利模式待解、微信不断蚕食,迫使新浪不得不接连做出调整,而这一次,“空降兵”许良杰的到来能为新浪微博带来多少变化,目前还不可知。  
财报压力倍增
    2月20日,新浪(Nasdaq:SINA)对外公布了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数据显示,新浪2012年第四季度净营收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仅240万美元,同比降74.2%,去年同期为930万美元,而较第三季度即环比下降75.6%。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就开始出现下滑压力。第三季度,新浪净营收1.524亿美元,虽然同比增17%,但净利润990万美元,环比下降70%。而新浪2012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净利润达3320万美元,净营收1.316亿美元。
    “2012年是新浪的投资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微博的普及度进一步提升,微博的商业化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在2013年我们将继续改善用户体验,扩大微博商业化的规模,同时将我们所有主要产品线的聚焦点都转向移动互联网。”曹国伟在第四季度财报发布时表示。
    不过,在新浪去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曹国伟曾指出,门户业务和微博存在争夺广告客户现象,彼此蚕食。他当时介绍称,中国广告市场,尤其是品牌广告市场,很多时候客户会决定如何在不同广告平台和不同广告形式之间分配广告预算,而门户和微博都属于新浪,当客户分配预算的时候,他们会考虑分配至新浪的总额,以及新浪门户与新浪微博之间的比例。因此蚕食效应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但目前无法量化。
    众所周知,微博目前被认为是新浪近年来最有增长潜力的业务,不过这块业务的盈利问题对新浪却是一种考验。
    “全年微博业务总成本近1.6亿美元,而营收约为6600万美元,也就是说净投入约为9300万美元(注:计算应为9400万美元)。”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新浪CFO余正钧在回答新浪微博2012年运营情况时介绍称。
    他进一步称,按季度来分析,投入是逐季度增长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几方面因素:一是人员增长,相关员工数量保持稳健增长;二是随着微博流量持续增长,带宽成本等相关的基础设施投入也需提高,这两方面趋势还将持续。此外,随着2012年下半年其微博业务收入开始增长,相关的销售成本也有所提高,比如佣金、坏账等。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微博业务的成本今年还会增长。
微博的内外困局
    新浪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增长73%,至5.03亿。2012年12月,日均活跃用户数在4620万,同比增82%,相比2012年9月增长9%。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微博用户数量达4.24亿,平均每天活跃用户达到4230万。
   “新浪微博一直以来就面临着运营成本不断增高、盈利能力不足的困境。”互联网资深人士、科通集团营销总监刘宏蛟2月21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时认为,“目前新浪微博有三大问题急需解决:一是提升用户产品体验;二是增加复合盈利能力;三是布局移动端,抢占移动端市场。而这几大重点又彼此矛盾,由于新浪微博急于提升盈利能力,因广告增多带来了用户体验下降,再加之微信的竞争,导致了用户活跃度下降,关于增值业务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占比,但很难持续,同质化严重。更重要的是,只要做大规模,盈利的互联网模式就面临极大挑战,微信当下也面临寻找合理的盈利模式问题。”
    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李智对本报记者分析新浪的微博业务时称,“目前新浪微博有banner广告,但是这样的广告收入并未形成规模。而且目前微博流量有超过50%来自于移动端,banner广告呈现就更加受限,这也影响了banner广告的营收。另一方面,新浪微博的营收也有部分源自微活动的抽水。但是微活动的复杂多样性,导致活动监控较难,微博并不能从中充分受益。而微博在搜索方面还在探索阶段,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业内普遍观点认为,新浪微博除了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之外,还面临一个重大压力是来自腾讯微信的挑战。
    资料显示,微信2011年1月21日才推出,但发展相当迅猛,势不可挡。腾讯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微信用户达1亿;当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数过3亿。从2亿到3亿,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
    在新浪去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曹国伟曾坦言,微信对微博构成冲击。他当时表示,微信和微博是移动端现在最热门的两大应用,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交平台。由于中国市场上很多人都同时使用这两种产品,在一款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平台上投入时间的减少,微信对微博的冲击现象已显现。
    不过在第四季度财报发布时,曹国伟又改口称,在移动端微信对微博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仅日活跃用户平均花费时间略微下降。
    “新浪最大的短板是技术,新浪微博商业化不力,主要原因恐怕是技术不给力。和微信的竞争,不是产品上的竞争,而是用户使用时长的竞争。”互联网知名观察人士洪波2月21日晚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的竞争关系时称。
冀望“空降兵”
    事实上,去年11月以来关于新浪微博的新闻不断。当时最大的传言是,阿里巴巴将入股新浪微博,而且已经和新浪微博接近或已达成投资入股协议。遗憾的是,此事最终没了下文。此间还出现一个传闻称,新浪COO杜红可能接替曹国伟担任新浪CEO,而CEO曹国伟将转任董事长。
    而就在新浪公布2012年第四季度业绩之时,新浪同时宣布,首席运营官(COO)杜红升任首席运营官兼联席总裁,任命许良杰为首席技术官(CTO)兼联席总裁。
    曹国伟在内部邮件中介绍称,杜红将继续全面负责门户业务,许良杰将负责公司研发中心并兼管微博事业部,公司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王高飞和研发中心总经理符庆明向许良杰汇报,而杜红与许良杰则分别向他汇报。
    资料显示,许良杰“空降”新浪,加入新浪之前,他担任思科通讯和协同业务部门的全球副总裁。再往前,于2002年至2008年担任eBay公司的工程和研究副总裁,于2000年至2002年担任网易公司的首席技术官。199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曾领导Excite搜索引擎的开发。
    显然曹国伟将对许良杰给予厚望,不过对于许良杰来说,他这个“外来和尚”能否念好新浪微博的“发展突破经”,并抵御腾讯微信的冲击等等问题可能都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新浪的盈利主要来自于网络广告,比较单一。因此在经济大环境出现变动及其他新媒体营销渠道日益丰富的时候,其盈利就会受到较大的挑战。”李智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此分析,“微博的商业化一直以来都是新浪在探索的课题,而且这个课题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