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西游》引发的争利

作者:徐婷 王冰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22 23:52:00

摘要:华谊兄弟和周星驰早在《西游降魔篇》上映前,就猜到了这部影片的高票房,但是估计他们都没有猜到高票房会引发业界热炒分利悬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婷 王冰凝 上海、北京报道
    华谊兄弟和周星驰早在《西游降魔篇》上映前,就猜到了这部影片的高票房,但是估计他们都没有猜到高票房会引发业界热炒分利悬念。
    2月18日,华谊兄弟(300027)发布公告称,截至2月17日24时,《西游降魔篇》上映8天,票房成绩已超过人民币6.4亿元。高票房随即引发了市场对该影片票房分利的猜疑,一方面是周星驰担任执行董事的比高集团以及文化中国和威秀亚洲被爆才是《西游降魔篇》最大的投资方,另一方面华谊兄弟高调宣称自己才是投资方将获益最大,拨开扑朔迷离的炒作,华谊兄弟的股价已经翻了再翻,显然,无论如何分利,华谊兄弟都已经成了赢家。
高票房引分利悬念
    除了华谊兄弟公告自爆高票房之外,电影局专资办的数据也显示了《西游降魔篇》(以下简称《西游》)的超强吸金能力。
    据电影局专资办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8日,《西游》上映9日票房鲸吞近7.04亿元(因遇长假还有数据在不断补报),超越《画皮Ⅱ》成华语片史上第三,并继续保持35%以上的排片率,票房以每日不低于6000万元的速度增长。
    申银万国预测,乐观情形下《西游》最终票房有望达到12.6亿元,悲观情形下为7.3亿元,中性情形下也将达到10亿元。
    早在2月2日《西游》点映时,华谊兄弟的相关负责人就对记者乐观估计,“影片太好看了,一定会热映。”而周星驰在出席点映时接受记者提问也乐观地表示,一旦影片热映,会考虑做西游这个题材一系列的影片。
    《西游》的热映给了各方一个皆大欢喜的开始,但是高票房也引来了分利悬念。
    公开信息显示,以周星驰作为执行董事的比高集团以及文化中国和威秀亚洲才是《西游降魔篇》最大的投资方,三者各占30%的投资份额,而剩下10%的股权是由安乐影片所持有而非华谊兄弟。
    高调的华谊兄弟到底是自称的投资方还是如市场爆料的仅仅是发行方?
华谊得益最大?
    在受到市场质疑后,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在其微博上表示:华谊兄弟是《西游》第一出品方,中国地区发行方,中国地区票房最大收益方!
    华谊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开盘前发出公告,详解了此片在大陆地区的票房分成模式。
    根据公告,华谊首先能取得12%的发行毛收益。以5亿票房为例,在扣除电影专项资金、营业税和院线票房分成后,华谊所代表的片方分得的票房约为四成,即2亿,也就是发行毛收益。其中,12%是华谊的发行代理费,约为2400万。
    华谊的第二笔进账是70%-90%的发行净收益,这笔收益是指毛收益扣除代理费和发行成本后的收益。对于发行成本,华谊未予披露,但据市场预测,这样的大片,发行成本一般在3000万左右,那就是说票房5亿的情况下,发行净收益约为1.46亿,华谊能从中分得1亿-1.3亿。
    “如果真是这样的分成模式,那无疑对华谊极其有利。”沪上一位电影界人士向记者表示,“12%的发行毛收益,这个很正常,但70%-90%的发行净收益,这拿得很高了。”
    上述电影界人士对于华谊所说的分成模式倍感困惑,“如果按照华谊所说的分成模式,那投资方别说赚钱,就连收回成本也很困难,这很奇怪。”
    2012年9月,比高集团曾经以3800万出售《西游》30%的股权给文化中国,照此计算,该片的总成本1.27亿元左右。尽管此片在全球发行,但在香港、台湾等其他华语地区,首日票房不过百万级,和内地首日超过7000万的票房成绩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换言之,投资方收回成本的关键就在于大陆票房。
    而根据华谊公告的投资分成,其他投资方所分得的收益不超过投资净收益的30%,即使票房达到5亿,分得的收益也不过4000余万,距离收回成本还很远。
    在去年的中报中,华谊曾披露为《西游》一片预付制片款4050万元,这笔支出当时被普遍解读为是华谊对该片的投资。但目前看来,这是一个误读,这笔资金只是华谊为取得大陆地区发行权而给予片方的保底款。但是,对于比高等投资方来说,即使加上这4050万,成本窟窿还是不能填平。
    “这样算来,票房起码要八九个亿,投资方才能回本,而华谊只要过了3亿就开始赚钱了,这不太符合常理。”上述人士疑惑道。而对于华谊的公告,比高和文化中国这两家港股上市公司目前都未作出回应。
    2月18日晚,华谊发布公告称,“公司就该影片取得的财务收入将按照票房收入分账比例以及公司与其他合作方签署的相关协议的约定进行计算,公司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就该影片报告期内的财务收入进行披露。”
抬高股价已成赢家
    抛开票房收入分账悬念,《西游》同时也给华谊兄弟带来了一路高涨的股价。
    春节假期过后开市第一天,华谊兄弟股价受到电影票房的影响,迎来了开门红,最后以20.63元收盘,涨幅8.58%。由于《西游》上映后表现出了优异的票房收益,几大券商纷纷把《西游》票房预估提升到了10亿元左右,华谊兄弟股价再度连续飙升,每只股票的收益也随之增高。
    《西游》上映前,华谊兄弟的股价是12元,电影上映后,该公司股价连续飙涨,2月18日中午,华谊兄弟关于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8天内票房成绩已超过人民币6.4亿元票房的公告,更刺激其股票在当日大涨8.58%至每股20.63元。
    去年年末,《一九四二》票房低于预期,华谊便迅速被资本市场全面看衰,市值竟然一周之内缩水两成。随后,《十二生肖》上映并且票房飘红,华谊股价这才进入上升通道。加上外界对《西游》票房的看好,在春节假期前,华谊股价以19元报收,较《一九四二》上映后12.15元的低位,涨幅已达56%。
    民生证券分析师郑平分析说,“华谊从来不在财报里披露对单片的投资额和投资占比。所以单片的投资回报怎么计算,我们也比较困惑。”
    一家大型券商的资深传媒业研究员向记者透露,“玄机在于主业以外,4毛5的每股收益,靠电影肯定不行,电视剧也不及预期,我们估计顶多一半来自影视剧这个主业。” 
    事实上,在华谊三季报所披露的1.3亿净利润中,电影确实并非主力。前三季度,因所投企业掌趣科技上市,华谊录得投资收益5700万,当期政府补助奖励也高达3900万,单这两项相加,就占据净利的七成以上。
    在该研究员看来,仅依据票房来判断华谊的股价确实已经过时。“华谊现在战线很长,除了影视剧,还有游戏、影院、主题公园等等。但对于其后续的股价表现,我们看得很谨慎。主题公园这些,讲故事的成分更大,明年中影上影上市,华谊不再是A股的稀缺品种,而且还面临大小非解禁的压力,所以华谊眼下肯定要把业绩做好,抬高股价。”
    另一家影视公司的一负责人对记者评价道,华谊兄弟股价短期暴涨的行为已经开始回调,但是,在《西游》的炒作中,不管华谊兄弟到底能获利多少,单是抬高了股价这一项,它就成了赢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