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2013年寿险“开门不红”

作者:叶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15 23:35:00

摘要:各大保险公司仍然没有放弃对“开门红”的期待,但“日进斗金”的开门红火爆已难以再现。

2013年寿险“开门不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开门红一个网点要求400多万,根本做不起来。3天不出单要扣100,压力巨大。”日前,一位保险业务员颇为无奈地透露。
    尽管当前寿险市场持续低迷,营销增员乏力,今年各大保险公司仍然没有放弃对“开门红”的期待,但“日进斗金”的开门红火爆场面已经难以再现。
    记者从各家保险公司了解到,除了个别寿险公司2013年“开门红”达标,大多数公司依旧年关难过。“1月‘开门红’情况低于保险公司预期,亦低于市场预期。”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表示。
    “开门”不红
    实际上,从各家公司2012年底就已经开始为2013年“开门红”造势的情况看,不仅举措层出不穷,投入也相当不菲,尤其公司对于销售人员的“开门红”激励,还是延续着一年强如一年的诱惑,从黄金、出境游到车子、房子,其利颇丰。
    但仍有保险营销员将其形容为“雷死人的保险动员大会,累死人的开门红任务”。一位寿险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去年为完成所谓的全年冲刺任务,将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连内勤都下指标,紧接着的开门红任务又是指标,工作压力确实很大。并且今年感到压力大的不仅是保险营销员。“感觉好累,特别是开门红。现在遇到增员困难,真是一筹莫展。”一位刚到某上市保险公司上班的工作人员表示。
    而记者还从业内了解到,今年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悄然把寿险“开门红”任务的定义,由“标准保费API”换成了“规模保费FYP”。“实际上是变相降低了目标。”一位业内人士感慨,无论今年“开门红”任务最终能否完成,这已经足以令各家保险公司“赔本赚吆喝”。
    虽然寿险行业1月份的保费数据还未正式出炉,但市场普遍认为其将延续2012年增长乏力的局面,如中金公司预计,按照1月份有效工作日调整后的可比口径,全行业个险新单保费同比下降约5%,银保新单保费同比下降超过50%。
    而孙婷则预计,今年1月,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的个险新单增速分别为-2%、45%、18%和-35%,此外银保新单降幅预计均在60%左右,除了平安为-15%左右。“1月全月个险新单增速数据略好于2012年同期,主要是由于春节的基数效应,而2月保费增速或将显著放缓。”
    显然,同个险渠道相比,银保渠道承受着更大压力:一方面是银行系保险公司纷纷发力,重视规模增长,挤压传统保险公司银保空间,而另一方面是高利率环境无实质性改善,投资型险种销售难度仍然很大。
    据悉,2013年开门红在产品创新方面并无大突破,1月份新发产品仍集中于分红险产品,而为了增加其竞争力,收益率已经略有上升,部分至5%左右,同时有的公司也上调了万能险收益率。
    平安逆势增长
    在多家券商报告中,平安人寿今年“开门红”保费增速均大幅超预期,显著高于行业内其他上市保险公司。根据海通证券分析师丁文韬的调研,1月份中国平安寿险个险新单同比增速超过50%,大幅高于市场预期。
    对此,有市场传言平安寿险1月个险新单保费中有20亿元左右来自于去年12月份的预留保单。“真实差距肯定不会有这么大。平安一定是预留了部分12月份的单子,这在1月份保费数据出来时有显示,否则无法解释去年12月的数据。另外国寿去年12月用力过猛,对1月肯定有所影响。”
    不过,丁文韬也表示,在调研中平安并未承认这一传言,但即使将这20亿元保费扣除,预计平安寿险1月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仍高达约15%,依然显著高于行业竞争对手。
    这是否意味着各家寿险公司从内部目标导向上已经开始出现分化?“开门红正在承受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调整,而在价值方面调整迅速的公司将胜出。”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对此认为。
    显然,由于拥有保险行业中最为齐全的牌照,在金融行业整体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平安寿险是最为受益的,尤其是综合金融和交叉销售对平安代理人综合形象的提升。
    据丁文韬介绍,平安目前代理人人均年收入约5万元,主管以上级别月收入平均1万元以上,大幅高于同业,并且目前代理人收入当中通过综合金融进行交叉销售的收入已超过10%。“困扰行业的代理人收入较低,人力成本上升后增员困难的现象对平安的影响相对有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2013年的寿险业而言,由于期满给付占比较高,赔付支出压力也将与开门红如影随形。刘俊指出,今年一季度险企赔付压力将剧增,尤其2月份是银保开门红的高潮,同时也是期满给付的高潮,部分中小公司将面临较为严峻的现金流风险,而鉴于银保开门红保费增速难以超预期,期满给付问题将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