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财务打假测试IPO成色

作者:古月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11 23:11:00

摘要:这次号称史上最严的IPO财务核查风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挤出拟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水分。
    1月8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IPO再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上宣布,将成立不少于15个核查小组,对882家再审IPO企业进行财务核查,打击IPO企业的财务造假和利润调节行为。
    据了解,此次财务专项检查分为券商自查、证监会复核以及现场抽查。这次号称史上最严的IPO财务核查风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挤出拟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水分,震慑那些试图浑水摸鱼的不法之徒。
    总体来看,这次财务核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格高,决心大。这次核查,由证监会出面亲自组织,姚刚亲自挂帅。姚刚警告与会券商代表,“谁都别心存侥幸,凡是进入行政受理程序的,就必须承担申报文件真实、准确、完整的责任。”由此可见,监管层严控信披质量的决心不言而喻。
    二是时间紧,涉及面广。这次核查,涉及所有在审的882家企业。根据监管层的要求,各家券商投行需自查申报IPO企业的2012年财务情况,并在3月31日之前递交自查报告。3月31日前不能上报自查报告的,须在20日内申请中止审核,否则监管层有权终结审核。
    三是重点明,防造假。“本次专项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打击IPO企业的财务造假和利润调节行为。”一家参会的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总的来说,会议精神可以理解为业绩下滑并不可怕,但决不能造假。”据悉,创业板IPO企业的业绩要求会相对严一些。
    四是动真格,到现场。据了解,目前投行正在积极布置人员,前往各个项目现场进行财务检查工作。更有与会人士称,监管层的核查小组将一竿子插到底,有可能首次直接到现场核查发行人账目,而这在以往是只有当企业出现重大问题时,才会启用的手段。
    A股IPO水分之大,业内外人士心知肚明。这固然是融资导向的市场机制导致的,也与以往核查不严惩罚畸轻有关。事实上,目前的IPO机制,让中介机构与拟上市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大家的心思都在千方百计让送审企业各项指标达标,并顺利通过发审上,财务造假已成为业内潜规则,几乎没有一家券商投行人员能够幸免。
    这次财务核查风暴,势必会逼退部分业绩大幅变脸的IPO企业,也会让部分滥竽充数的公司财报现出原形,可能还会有少数不法中介撞上枪口。虽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人们依然希望此次最严财务核查能大量挤出拟上市公司财报水分,真正测试出现行IPO活动的成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