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助力自闭症康复
摘要: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沟通与交流,而且存在学习、认知与互动等多种困难。
五彩鹿是一家以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为主要服务方向的民办机构,旨在为发育障碍儿童及其看护者提供教育与培训。五彩鹿创始人、中国家庭教育协会理事孙梦麟对记者说,五彩鹿聘请中外专家作为学术顾问团队,培养大学生组成训练师团队,成立8年来,已经在业内颇有声誉。
“没想到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中国三星集团副总裁姜俊暎在了解到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情况后,感叹地说。
星星的孩子
在矫正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教室里,记者看到几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跟着教学系统,做踩气球游戏练习。每踩破一个气球孩子们便高兴地咯咯笑或手舞足蹈,有的孩子还会看看妈妈、老师或其他人,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孙梦麟女士介绍说,孩子们使用的该套设备被称为“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今年6月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中国三星集团共同开展的“集善三星爱之光系列公益项目”捐赠善款30万元人民币购置的。
“集善三星爱之光行动”是由中国三星集团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8500万残疾人共同开展的综合性残疾人支援公益活动。自2010至2014年,中国三星每年捐赠1000万元,5年共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来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爱之光白内障复明、脑瘫儿童康复、聋儿语训、自闭症儿童康复等一系列公益项目。
孙梦麟女士对记者说,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沟通与交流,而且存在学习、认知与互动等多种困难。自闭症(autism)也称孤独症,是目前儿童精神残疾中最大的病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原因至今不明。
据悉,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小桌子、小椅子、作业纸、涂涂写写等传统模式,吸引“星星的孩子”相对比较困难。从8月份开始,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结合日常训练的实际经验,将系统展示的内容很好地应用于训练实践当中,不仅能吸引孩子、老师、家长的眼球,而且也能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平等地接触到、享受到普通孩子很容易就能接触的东西,取得突出的训练效果。
“因为他们首先感兴趣了,喜欢了,身心放松了,这样就会认真去看、去学,由被动变主动,掌握的也会更快一些了。而且多媒体教学系统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的喜好宽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孙梦麟说。
其实,成立8年来,五彩鹿始终坚持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每一个自闭症儿童,承担了“训练一个孩子、解放一个家庭、减轻一份社会压力”的社会责任,总计成功训练了3000余名自闭症儿童,通过行为矫正训练,症状明显缓解,生活和交往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为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三星捐赠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无疑是为五彩鹿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重在早期干预
“可能由基因导致,也可能是环境影响,病因无解。”作为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自闭症发病率连年上升。孙梦麟表示,据2007年中国自闭症论坛上披露的统计数据,中国自闭症患儿人数已达100多万,未被发现和有自闭症倾向的儿童数量可能还要多。
孙梦麟介绍说,残疾分五类,自闭症儿童属精神残疾。不管是药物,理疗,还是按摩推拿,仪器开刀,对自闭症都不奏效。
自闭症孩子一般聪明漂亮。家长甚至会认为他们是天才。他们不像正常孩子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能力曲线有的特别长,有的特别短。往往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对自闭症儿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早期行为干预进行恢复。”孙梦麟说。这方面的康复训练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了,而国内还只是初级阶段。
自闭症患者需要持久的、特殊的康复和训练,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而国内康复专业学科发展总体水平低,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普遍缺少,整体基础薄弱。
“五彩鹿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技术上的特色。而且,一定要进入世界上最先进、最系统的序列。”
为学校选址;学习早期干预和家庭培训知识;参加国际会议引进先进经验;招聘大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艰难困苦中,孙梦麟女士带领着五彩鹿,不懈地探索着,成长着,发展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五彩鹿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研发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有爱心、懂教学的形成梯次的教师队伍;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赢得了家长、社会、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2011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曾专程到五彩鹿考察,她对其为中国自闭症儿童救助事业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为其题词:走出中国特色的自闭症康复之路。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孙梦麟女士对记者说,如果我的工作能够帮助社会准确把握并回应自闭症患儿的需求,自己就觉得是被人需要的,也是幸福的。
“没想到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中国三星集团副总裁姜俊暎在了解到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情况后,感叹地说。
星星的孩子
在矫正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教室里,记者看到几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跟着教学系统,做踩气球游戏练习。每踩破一个气球孩子们便高兴地咯咯笑或手舞足蹈,有的孩子还会看看妈妈、老师或其他人,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孙梦麟女士介绍说,孩子们使用的该套设备被称为“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今年6月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中国三星集团共同开展的“集善三星爱之光系列公益项目”捐赠善款30万元人民币购置的。
“集善三星爱之光行动”是由中国三星集团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8500万残疾人共同开展的综合性残疾人支援公益活动。自2010至2014年,中国三星每年捐赠1000万元,5年共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来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爱之光白内障复明、脑瘫儿童康复、聋儿语训、自闭症儿童康复等一系列公益项目。
孙梦麟女士对记者说,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沟通与交流,而且存在学习、认知与互动等多种困难。自闭症(autism)也称孤独症,是目前儿童精神残疾中最大的病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原因至今不明。
据悉,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小桌子、小椅子、作业纸、涂涂写写等传统模式,吸引“星星的孩子”相对比较困难。从8月份开始,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结合日常训练的实际经验,将系统展示的内容很好地应用于训练实践当中,不仅能吸引孩子、老师、家长的眼球,而且也能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平等地接触到、享受到普通孩子很容易就能接触的东西,取得突出的训练效果。
“因为他们首先感兴趣了,喜欢了,身心放松了,这样就会认真去看、去学,由被动变主动,掌握的也会更快一些了。而且多媒体教学系统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的喜好宽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孙梦麟说。
其实,成立8年来,五彩鹿始终坚持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每一个自闭症儿童,承担了“训练一个孩子、解放一个家庭、减轻一份社会压力”的社会责任,总计成功训练了3000余名自闭症儿童,通过行为矫正训练,症状明显缓解,生活和交往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为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三星捐赠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无疑是为五彩鹿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重在早期干预
“可能由基因导致,也可能是环境影响,病因无解。”作为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自闭症发病率连年上升。孙梦麟表示,据2007年中国自闭症论坛上披露的统计数据,中国自闭症患儿人数已达100多万,未被发现和有自闭症倾向的儿童数量可能还要多。
孙梦麟介绍说,残疾分五类,自闭症儿童属精神残疾。不管是药物,理疗,还是按摩推拿,仪器开刀,对自闭症都不奏效。
自闭症孩子一般聪明漂亮。家长甚至会认为他们是天才。他们不像正常孩子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能力曲线有的特别长,有的特别短。往往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对自闭症儿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早期行为干预进行恢复。”孙梦麟说。这方面的康复训练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了,而国内还只是初级阶段。
自闭症患者需要持久的、特殊的康复和训练,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而国内康复专业学科发展总体水平低,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普遍缺少,整体基础薄弱。
“五彩鹿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技术上的特色。而且,一定要进入世界上最先进、最系统的序列。”
为学校选址;学习早期干预和家庭培训知识;参加国际会议引进先进经验;招聘大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艰难困苦中,孙梦麟女士带领着五彩鹿,不懈地探索着,成长着,发展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五彩鹿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研发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有爱心、懂教学的形成梯次的教师队伍;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赢得了家长、社会、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2011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曾专程到五彩鹿考察,她对其为中国自闭症儿童救助事业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为其题词:走出中国特色的自闭症康复之路。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孙梦麟女士对记者说,如果我的工作能够帮助社会准确把握并回应自闭症患儿的需求,自己就觉得是被人需要的,也是幸福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