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挪威型未来曲线的全球定义

作者:笔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19 23:30:00

摘要:挪威的未来很难靠那些未被发现的资源所保障,相反,得依靠那些已经开采的石油在流动的金融市场上的不断增值来实现。
    挪威王国财政部大楼里,国家经济政策部的副司长Per Mathis Kongsrud正在向中国来访者演示国家财政计划的长期曲线,这条曲线已经成为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刻度,当你提及这个国家的未来时,不能不从这条曲线的含义开始。
    这张由两根曲线构成的图表描述了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对比。其中的一根曲线显示,国家石油收入已经在2008年前达到峰值。并将在2015年前后开始急速下降,直至接近零的水平。而同时,人口的老龄化进度加快,2010年,挪威劳动人口与超过66岁人口的比例为4.8∶1,这一数据与40年前5.1∶1的数据相比其实相差并不大,但是50多年后的2060年,这一数据将会急剧下降至2.5∶1的水平。其财政支出因养老社保开支的急速增加而将在这段时间成为向上的拐点。
    所以,这个国家政府的长期目标就在于如何化解这一曲线所展示的矛盾,而其核心的意义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如何管理国家石油财富的方案。
如何让石油惠及几代人
    1969年圣诞前夕,从荷兰菲律普斯石油公司在挪威卑尔根海面钻出第一桶石油起,这个国家就以国会报告的形式确定,应该坚决避免以消耗石油资源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相反,石油资源应当用于长期的社会福利。他们当初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因为石油财富的增长不可持续,所以应该将这些现实的财富进行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应该投资到海外去。因为在挪威国内,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资产标的。现在这一庞大的基金不仅涉足欧洲、北美、亚洲及大洋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而且在2011年还首次进军了房地产市场,他们授权NORGES银行在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柏林以及瑞士苏黎士投资房地产。
    1990年代之前,相当一部分收入用于国家财政和偿还国家外债,毕竟,在石油资源被发现之前,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有。1990年对这个国家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经历了二十年的积累之后,他们已经有能力依靠这一财富来源建立起一只数目可观的石油基金,他们将这只基金命名为国家石油基金(State Petroleum Fund),这也是2006年建立的政府全球养老金(GPFG)的前身,迄今为止,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总规模达到3.5万亿挪威克朗。这只基金主要投资到海外市场。
    从2000年起,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增长,这只基金的增长充分享受到了玫瑰色的年华。事实上,挪威人在管理这只基金上所显示的技巧、成熟令人无可挑剔,至少如下这一点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那就是石油财富不仅要惠及目前的500万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孙不应该因为石油资源的枯竭而过上低于目前水平的生活。
    2011年对于GPFG来说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其财富规模萎缩了2.5%,如果扣除掉管理成本,实际收益应该是-3.9%。但是,GPFG所经历的市场历练远非如此,从1998年开始,这只基金的年度投资回报在-23%至25%之间波动。令人欣慰的是,自从2007年以来的总回报率达到了2.4%,这一基金的总规模和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好的吸收市场波动性的特点,这一庞大基金的股东总不会因为市场出现波动而要求管理者收回投资。
    主权债务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投资标的,但是,欧洲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显然给他们带来了麻烦,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对于投资标的进行重新调整,今年,他们调减了欧洲地区权重10%,而新兴市场国家增加了约2%。
金融危机考验公共价值链
    挪威人有理由为他们若干年前不加入欧盟和欧元区的决定而倍感欣慰。与1995年相比,挪威的GDP水平相当于当时的1.6倍,而欧元区只是相当于当时的1.25倍。当年,欧元区的失业率水平高达10%以上,而挪威只有2%左右的水平。当南欧国家债台高筑之时,挪威,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不仅没有公共债务,而且累积起来了高达几万亿克朗的主权债务基金。
    与一片狼藉的重债国家相比,挪威人依然生活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
这个童话故事还能讲多久?
    挪威克朗成为欧债危机中投资者的避险天堂,实体经济仍然生机勃勃,失业率全球最低,非石油领域经济保持欧洲较高速度增长。虽然高房价和高工资对于经济来说难免构成一些困扰,但是通货膨胀水平一直在走低,核心通胀率为负,央行行长奥尔森先生半开玩笑地表示,是中国廉价的商品使得挪威人没有承受通胀之苦。但是他认为,富于活力的经济最终将会导致更高的通胀水平。
    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史蒂芬森先生认为,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金融危机之中,并且正在遭遇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尽管2012年出现了一些反弹,但是这些反弹非常有限,并且不会持续,导致发达国家增长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消费和投资领域低迷。
    庆幸的是,挪威经济没有受到目前危机的任何影响,但是,挪威人的担心似乎并非仅仅限于国内经济,由于其主要资产均在国外,所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向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毫无疑问,只要有石油财富的支撑,挪威的财政收支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但是,国际金融的动荡将不可避免地使得油价受到冲击,同时,也将使得整体经济状况受到影响。如果新一轮的欧债危机来袭,这个只有500万人口的经济体如何经受考验?
    中海油服欧洲钻井公司是被收购的当地的一家油田服务企业,该公司的总裁助理胡朋辉的观点是,国际油价对于挪威收入的冲击已经充分释放,目前北海布伦特原油的要价水平已经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境况相差无几,甚至已经低于当时的水平。
    挪威石油主要供给欧洲市场,而这些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刚性,这使得这个国家的出口市场比起中东和非洲国家有着更加可靠和持续的客户。
    而且令他们庆幸的是,挪威银行系统持有的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问题国的债务也十分有限。即使欧债再有不测,他们也可坦然面对,但是不否认的是,如果欧美股市出现大跌,欧美主流国家债券价格大跌,挪威的国家资产不可避免地将遭受打击。
    挪威没有公共债务,但是真正让他们担忧的事情在于私人债务的不断攀升。较低的利率水平、不断攀升的住房价格已经使得居民在房地产市场的负债日甚。目前挪威居民房屋的名义价格已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倍,同时,居民的债务负担相对于收入的比例也翻了一番。
    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史蒂芬森先生认为, 过度的房价和过度的居民负债已经对于挪威经济的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房价的上涨幅度大大快于居民收入上涨的速度。
    去年3月份,这个国家制定了谨慎进行房屋按揭贷款的条款,金融监管局通过现场巡视和调查等手段严格规避贷款的产生,自此以后,贷款量相对于房屋价值的比例开始降低。
有一些争论,但是技术性的
    其实,关于石油财富的用途的问题并不是不存在任何争议,相反,在政治选举中,它是一个热烈争议的话题,一些反对者认为,它应该更多地用于国内投资,而不是更多地投资到国际市场。
    这个国家依靠石油聚敛财富的能力超过许多海湾产油国家,但是与某些中东国家的奢华相比,他们的节俭有度让人称奇,富得流油的一些海湾国家炫耀地在炎热的沙漠中建造人工滑冰场,但是,挪威人绝对不会想到在广袤的森林中造出一片沙漠以供富人撒欢。
    不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吝啬一目了然,首都奥斯陆基本上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工程,第二大和第三大城市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选民对于中央政府充满怨言,由于石油及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斯塔万格需要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交通道路,副市长Bjorg Tysdal Moe还向笔者详细描述了规划中的一条从音乐厅通向对岸的隧道的方案,而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居住在卑尔根市的居民早已忍受够了被碎片化的交通状况,当地商会的负责人向笔者诉说,由于本地到处都是湖泊和峡湾,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桥梁和轮渡来满足当地居民出行的需求。很多人都谈到明年秋天的大选,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改变现实的绝佳机会。
    不过,关于这些财富用途的争论不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很难靠那些未被发现的资源所保障,相反,得依靠那些已经开采的石油在流动的金融市场上的不断增值来实现。争论,只是技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