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北京城南再造风生水起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07 23:34:00

摘要:未来,除了政府的投资会继续向城南倾斜外,还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城南集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新三年城南计划即将出台。
    “大兴线通车后,我便将在四环内租的房子退掉了。”北京市民辜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家住大兴黄村火车站附近,而工作单位却远在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靠近昌平。大兴线开通前,黄村火车站附近公交车拥挤,路上又堵,他每天耗费在路上的时间有三四个小时,而现在不到1个小时他便可以到单位了。以前与辜先生一样因为工作原因被迫在市区内租房的人不在少数。
    如此巨变,正是源于北京积极推动的城南行动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旧的城南计划年底收官,但新的城南计划也将如期而至。
    本报记者走访发现,地铁9号线南段接通房山线后,从良乡直通西站,全程50分钟左右。房山线全线高架,透过车窗,映入眼帘的是塔吊及地铁沿线拔地而起的新楼盘,在建项目不少于10个。
    新计划年底出台
    在11月29日召开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传出消息称,今年年底前会出台新城南计划。
    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作了《关于城市南部地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过去三年,城南累计安排市政府投资370亿元,完成行动计划项目投资21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投资4500亿元。”报告称。
    随后,本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新的三年城南计划明年就可以开始实施,总投资不会低于老城南计划。届时,将会有投资高达八九百亿元的大项目落地城南。
    今年是三年“城南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2009年11月,由北京34个部门和原城南5区共同参与制定的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发布。据悉,该计划背后是连续3年高达500亿元的政府投资,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4000亿元以上。当时,北京城南的人均经济总量仅为城北的1/3。
    两年多以来,城南地区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园博园建成了,永定河四湖一线生态景观带建成开放了,大兴线、亦庄线、房山线通车了……”主抓城南计划的北京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城南地区呈现加速发展势头,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民生基础设施相继开工。今年底,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也将通车,城南地铁通车里程将达到118公里,三年新增90公里,市民出行条件显著改善。 
    “过去的城南行动计划更多的是注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而未来,除了政府的投资会继续向城南倾斜外,还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城南集聚。”张工表示。
    新机场成主角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城南地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新三年的城南行动主要思路逐渐成形,投资将继续高出全市当年增幅的10%以上。
    刘印春就城南行动计划向市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说,未来三年城南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以加快促进产业发展和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为着力点,通过产业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丰富提升城市功能。“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重大活动推动、重大功能区引领。”刘印春表示。
    言及新机场建设问题,刘印春表示,未来三年,北京将高标准、高水准、高质量推进新机场主体工程建设,超前谋划临空经济区。“北京将全力推进新机场主体工程建设,制定临空经济区规划。”刘印春在报告中说。
    “新机场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参与新机场选址的一位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据该专家介绍,两年来北京新机场协调平衡了多方诉求,最终选址落户大兴;南苑机场搬迁已形成共识。“投资高达八九百亿元。”
    张工透露,大的项目无疑会长远地带动城南地区的发展,包括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新的临空经济区都要出现,丽泽商务区也将会有很多新项目入驻。
    据刘印春介绍,北京市将构建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南中轴商务文化发展轴。这就是北京积极推动的“两带一轴多园区”的城南产业布局。
    据悉,这些产业园区将着力吸引高端高附加值产业项目落地,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将进一步加大规划、土地和投资对城南地区的倾斜力度。”北京市发改委上述人士说,城南地区将继续享受政策倾斜的待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