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共庆美术V大赛表彰会
12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并获得全国残疾人美术V大赛等级奖的残疾人美术家和在京的部分残疾人美术家一起欢聚北京残疾人书画创作中心,共庆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
虽然寒风冷冽,残疾人书画创作中心画室内春意盎然。20多位残疾人美术家泼墨抒怀,讴歌对生命的炽爱,抒发对时代的赞美。年长的美术家与年青的美术家切磋画技,聋人美术家们相互用笔墨和色彩交流对生活的感悟。年青的残疾人美术家不时地围在一起,听看造诣颇深的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罗家宽点评作品;兰珍妮、史晓慧、谢璐、柳倩、宋泳佳五位年青的失聪女画家都是美院科班毕业,其中两位是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她们因大赛而相聚北京格外兴奋,不时用手语交换相互对构图及色彩的理解。聋人女画家们的作品特别注重对色彩的应用。她们的作品不仅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纯静,更能感悟到她们对美、对生活、对生命的特殊理解。擅长创作戏剧人物的荣宝斋聋人女画家穆小玫现场为大家示范创作的《桃花扇》,流畅的线条和艳丽的色彩画面人物看似已经舞动起来;获得一等奖的兰珍妮是位刚刚从中央美院中国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她虽然听力障碍,但她作品中所创作的人物大都充满着童趣嬉戏;获得二等奖的39岁安绍来自贵州铜仁,他是位肢体残疾美术家。他不仅是第一次来到北京,而且是第一次和其他残疾人美术家这样面对面的进行交流。。2007年曾应邀来京参加奥林匹克残疾人书画展的河北残疾人美术家周子强,从14岁起患有重症肌无力,在四肢活动都受到疾病严重限制的状态下,他依然用乐观的人生态度,用画笔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本次大赛他的工笔作品获得了三等奖。
举办首届“东城中医医院”杯全国残疾人美术V大赛是对贯彻今年年初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残联等十一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具体响应。
旨在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激励整个残疾人美术群体的艺术水平提升。全国残疾人美术V大赛由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及北京市东城中医医院共同主办。从8月初启动至9月底截稿, 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4省的残疾人创作的中国画、油画作品共286件。有人物、有山水、有花鸟、有油画、有工笔、有水墨;参赛的残疾人美术家和美术爱好者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13岁。他们中有的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人,有的是用口作画、用脚泼墨的肢体残疾人。他们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抒发对生命的热爱,用艺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大赛组织者介绍,全国现有残疾人美术家及美术爱好者近万名;已有2000多位加入市、省、国家级美协组织。残疾人美术V大赛是借助新浪微博新兴传播平台举办的文化活动。今后将依托微博建立一个持续性的残疾人艺术展示平台@生命艺术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弘扬残疾人文化,宣传残疾人艺术,展示残疾人才艺.
中国美协理事程大利,著名艺术家崔自默博士,新浪网副总裁彭少彬,新华月报总经理陈远志等分别担任了大赛评委。他们一致充分对参加大赛的残疾人美术家在艺术水准上给予充分肯定。“残疾人美术家以一种不屈的精神和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体会人生、思考艺术,他们的艺术语言诠释艺术的同时也诠释了一个特殊人群的生命状态,其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艺术感染力不逊于当代健全人艺术家的创作水准。”本次大赛的评委、中央文史馆员、著名书画大家程大利如是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