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多元化 水利投资猛增
摘要:大部分水利资金投在了大中型工程,小型工程尤其是农村的投资微乎其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我们正在积极开展旺苍县小王沟水库项目前期工作。”11月30日,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介绍,该项目已纳入四川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项目。据记者了解,像这样的水利重点项目,自9月开始得到国家发改委大量审批,与此配套的水利投资也在同步加快。
在水利项目得到大量批复的同时,水利投资也在同步加快。
在11月19日召开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今年已安排中央投资908.5亿元用于水利建设,较上年增加208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则强调,针对当前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这些迹象表明,堪忧的水利状况,正在得到决策层的重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些资金重点投向农村饮水、大型灌区和泵站改造等领域倾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廖永松预测,明年的水利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除了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外,民间投资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投资额连年猛增
在上述电视电话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今冬明春的总投资将达到3364亿元左右,增长的幅度为15%。
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每年冬春季节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于法稳认为,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水利资金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1年“一号文件”中被称为含金量最高的一条规定,即“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加之中央和省级财政“花血本”的投入,两年来水利投资大幅上升。
据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此前介绍,“十二五”水利投资年均增速将在20%以上,较“十一五”18%的年均增速有所提高。水利总投资从“十一五”的7000亿元增至“十二五”的1.8万亿元,新增约1.1万亿元;中央投资从2934亿元增至8000亿元,新增约5000亿元。
而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表示,2012年1100多亿元的农田水利建设中,一是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资金203亿元,二是安排小型病险水库、中小河流治理资金418亿元,三是农田水利建设149亿元,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18亿元。
不过,“水利工程也有大小之分,大到一个投资几十、几百亿的调水工程,小到投资数十万元的加固工程。”廖永松说,大部分水利资金投在了大中型工程,小型工程尤其是农村的投资微乎其微。
重点在农村
未来水利投入的重点在农村。
本报查阅,在《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中,确定了十大主要指标,除了八大预期指标外,增加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是约束性指标之一。该《规划》系发改委、水利部和住建部三部委联合发布,提出了投资原则和重点工程,但未明确投资金额。
《规划》还确定了四大水利发展的重点任务,农田水利排名第一,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也是“十二五”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据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供水排水处处长张敦强透露,这项工程上的资金投入大约需1600亿-1700亿元资金,将以中央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再加以农村自筹。
资料显示,2011年中央水利投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41亿元,较上年增加15.9%;地方水利投资突破2000亿元,达到2311亿元。
尽管《规划》并未提出“十二五”水利的总投资数额,但此前陈雷曾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总投资预计达1.8万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约8000亿元,其余1万亿元由地方政府多渠道筹集。
“上述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一位地方政府官员认为。
前述四川广元旺苍县相关负责人分析,与需求相比,目前水利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具体问题包括:水利投入不足;地方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水利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且不稳定,民间资本进入渠道不畅等。于法稳称,目前,全国仍有近半数耕地是“靠天播种”,即便现有灌溉排水设施也普遍存在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
筹资多元化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廖永松表示,尽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但仍难以弥补资金缺口。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胡静林表示,要开辟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渠道,探索统筹资金支持水利建设新途径。
除中央资金投入外,还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陈雷表示,将继续完善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各项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杜鹰则表示,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田水利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当然,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地方尝到了甜头。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表示,去冬今春,湖北共筹集各类资金81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则说,5年共安排以奖代补项目资金1.1亿元,但撬动社会投入近30亿元。
专家认为,水利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正在形成。根据水利部今年下发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细则》,民间资本可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捐赠及村民筹资筹劳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建设,还可通过建设、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方式,依法获得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权。
“我们正在积极开展旺苍县小王沟水库项目前期工作。”11月30日,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介绍,该项目已纳入四川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项目。据记者了解,像这样的水利重点项目,自9月开始得到国家发改委大量审批,与此配套的水利投资也在同步加快。
在水利项目得到大量批复的同时,水利投资也在同步加快。
在11月19日召开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今年已安排中央投资908.5亿元用于水利建设,较上年增加208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则强调,针对当前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这些迹象表明,堪忧的水利状况,正在得到决策层的重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些资金重点投向农村饮水、大型灌区和泵站改造等领域倾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廖永松预测,明年的水利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除了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外,民间投资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投资额连年猛增
在上述电视电话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今冬明春的总投资将达到3364亿元左右,增长的幅度为15%。
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每年冬春季节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于法稳认为,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水利资金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1年“一号文件”中被称为含金量最高的一条规定,即“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加之中央和省级财政“花血本”的投入,两年来水利投资大幅上升。
据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此前介绍,“十二五”水利投资年均增速将在20%以上,较“十一五”18%的年均增速有所提高。水利总投资从“十一五”的7000亿元增至“十二五”的1.8万亿元,新增约1.1万亿元;中央投资从2934亿元增至8000亿元,新增约5000亿元。
而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表示,2012年1100多亿元的农田水利建设中,一是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资金203亿元,二是安排小型病险水库、中小河流治理资金418亿元,三是农田水利建设149亿元,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18亿元。
不过,“水利工程也有大小之分,大到一个投资几十、几百亿的调水工程,小到投资数十万元的加固工程。”廖永松说,大部分水利资金投在了大中型工程,小型工程尤其是农村的投资微乎其微。
重点在农村
未来水利投入的重点在农村。
本报查阅,在《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中,确定了十大主要指标,除了八大预期指标外,增加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是约束性指标之一。该《规划》系发改委、水利部和住建部三部委联合发布,提出了投资原则和重点工程,但未明确投资金额。
《规划》还确定了四大水利发展的重点任务,农田水利排名第一,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也是“十二五”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据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供水排水处处长张敦强透露,这项工程上的资金投入大约需1600亿-1700亿元资金,将以中央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再加以农村自筹。
资料显示,2011年中央水利投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41亿元,较上年增加15.9%;地方水利投资突破2000亿元,达到2311亿元。
尽管《规划》并未提出“十二五”水利的总投资数额,但此前陈雷曾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总投资预计达1.8万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约8000亿元,其余1万亿元由地方政府多渠道筹集。
“上述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一位地方政府官员认为。
前述四川广元旺苍县相关负责人分析,与需求相比,目前水利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具体问题包括:水利投入不足;地方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水利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且不稳定,民间资本进入渠道不畅等。于法稳称,目前,全国仍有近半数耕地是“靠天播种”,即便现有灌溉排水设施也普遍存在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
筹资多元化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廖永松表示,尽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但仍难以弥补资金缺口。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胡静林表示,要开辟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渠道,探索统筹资金支持水利建设新途径。
除中央资金投入外,还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陈雷表示,将继续完善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各项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杜鹰则表示,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田水利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当然,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地方尝到了甜头。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表示,去冬今春,湖北共筹集各类资金81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则说,5年共安排以奖代补项目资金1.1亿元,但撬动社会投入近30亿元。
专家认为,水利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正在形成。根据水利部今年下发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细则》,民间资本可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捐赠及村民筹资筹劳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建设,还可通过建设、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方式,依法获得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