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酒鬼酒不召回 暗藏“团购门”

作者:王先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30 23:07:00

摘要:塑化剂风波仍未结束,酒鬼酒依然是众矢之的。虽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过去了十余天,但是出事后,酒鬼酒为何不全面召回塑化剂超标产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其中另有玄机。
    塑化剂风波仍未结束,酒鬼酒(000799)依然是众矢之的。虽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过去了十余天,但是出事后,酒鬼酒为何不全面召回塑化剂超标产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其中另有玄机。另一方面,既然去年白酒行业对塑化剂进行了整顿,为何酒鬼酒这次又中招?这些疑问依然没有完全解开。
    拒不全面召回有蹊跷
    对于酒鬼酒一直不召回产品的做法,外界普遍感到不可思议。
    11月27日,酒鬼酒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儒平在当天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初步估计,被检出塑化剂超标的50度酒鬼酒目前市场存货金额约5000万元,目前没有产品召回计划。
    但实际上,记者从酒鬼酒内部了解到,团购客户可安排退货。与此同时,酒鬼酒的团购客户们也浮出水面。酒鬼酒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因为酒鬼酒的团购客户要比零售客户还多,其中三公消费比较多,而这些消费有时是不见账、不挂账的,公司在经销商层面已经安排了,有需要退货的团购客户也可以满足退货的要求,零售网点这块其实所占比例比较少。
    塑化剂风波前,光大证券研究的数据显示,预计2012年酒鬼酒内参酒品牌仅在湖南就有5亿的销售额,2012年内参酒有望达到6亿元营收。此外,酒鬼酒正在团购渠道实现高速成长,经销商的团购出货占比达到80%。
    既然零售客户所占比例比较少,酒鬼酒坚决不发“召回令”是什么原因?对此,酒鬼酒上述内部人士解释称,现在担心的就是产品没有区隔,现在出事的产品是50度的白酒,如果有消费者要求退52度的白酒,就不好办了。
    据本报记者了解,酒鬼酒目前确立了以洞藏系列为尖端产品、内参酒为超高端产品、酒鬼酒为高端产品、湘泉为中低端产品的“三高一低”的品牌架构。这次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的品牌就是438元/瓶的50度酒鬼酒,而内参酒正是酒鬼酒怕因召回受牵连的52度白酒之代表。
    而张儒平在11月27日提供的数据显示,50度酒鬼酒在公司的销售占比大约是10%。
    但安信证券的数据显示,内参酒2011年收入估计在3亿元左右,内参在团购渠道量的增长预计可以到30%以上。而据本报记者估算,酒鬼酒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9.6亿元,如果以上述内参酒的销售数据为参照,内参酒3亿元左右的收入占据酒鬼酒去年全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张儒平坦陈,产品塑化剂超标对酒鬼酒经销商方面也有影响,公司正在安抚经销商,原则上,经销商要退酒鬼酒就收,不愿意退也不处理。
    塑化剂事件发生后,酒鬼酒的态度一直被外界认为不诚恳。11月23日,酒鬼酒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要求,对转运和包装过程的各个细节进行严格检查,查明可能导致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并认真进行整改,但同时坚称,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GB2757-1981和GB2760-2011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那么,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塑化剂到底是在哪些环节产生的呢?后经酒鬼酒公司排查,初步锁定塑化剂可能肇事的三大“元凶”:一是自动包装线上的小塑料管,一是塑料酒瓶塞,最后是去年包装车间整修时,临时使用过的一段长达10米的塑料输酒管。
    此外,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酒鬼酒并未全面停产,该公司曲酒(基酒)生产正常,未停产,已排查至包装环节,正进行整改。
    贵州白酒交易所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酒鬼酒此前沉寂了好些年,后来一下子就火起来了,酒鬼酒在生产环节用塑料制品,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酒类尚无塑化剂标准
    事实上,去年台湾统一集团“塑化剂”污染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已经将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纳入“黑名单”,并明确临时限量值。
    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发生后,2012年9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发表声明称,“2011年5月在我国台湾地区,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分后,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检测和查证工作,并对国内外食品产品塑化剂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
    随后的2012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会会议和2012年7月的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白酒国家评委年会上,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要求。
    “去年的台湾塑化剂事件之后,整个白酒行业对塑化剂做过一次大整顿。”贵州白酒交易所上述行业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当时很低调,以前白酒企业在生产环节会用到很多塑料的容器和管道,通过去年的整顿,塑化剂在整个酱香白酒行业中已经基本消失了。
    对于我国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情况,今年的8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认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对此,河南宝丰酒业有限公司企划中心总经理晋育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白酒行业塑化剂含量的标准,一般没有标准的话,会遵从食品领域安全的标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最高含量为0.3(SML)的标准是卫生部的标准。
    即便如此,中国酒业协会给白酒行业还是提出了两条建议,“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但是,协会的建议在酒鬼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酒鬼酒上述内部人士认为,在中国酒业协会对所有酒厂生产工艺中无塑化的要求上,酒厂显然对此通知不够重视。
    “现在无论有没有标准,都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来做。”酒鬼酒上述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酒类现在没有自己的塑化剂标准,从质监局的角度我们没有标准,但是从卫生局的角度就有标准,因为卫生部有食品行业的塑化剂含量标准,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分管部门很多,卫生部门负责防疫,质监部门负责生产制造环节,工商部门负责流通,农业部门负责原料。
    对于酒鬼酒未来的打算,酒鬼酒上述内部人士称,塑化剂事件对于酒鬼酒今年的业绩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明年开春后,等过春节的时候,可能影响就会真正显现出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