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杜康酒再掀资本风暴

作者:王先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23 23:17:00

摘要:曹操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为“杜康”酒的千年历史做了优美的注脚,也成了杜康酒对外宣传的最佳广告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先知 北京、洛阳报道

    曹操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为“杜康”酒的千年历史做了优美的注脚,也成了杜康酒对外宣传的最佳广告语。此前,数十年商标权纷争曾一度将“杜康”品牌推向陨落的边缘,如今“杜康”酒系三年重组暂时告一段落,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康控股”)又要密谋海外退市。
    从2008年登陆新加坡交易所到2011年登陆中国台湾交易所,从海外资本市场到再回归国内资本,从重组前的濒临破产到3年后的年销售15个亿,杜康控股的资本故事并没有结束,令外界眼花缭乱。那么,在整合杜康酒的这三年中,杜康控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为何又要从海外退市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重组三年谋求海外退市
    像众多企业从海外退市回归国内一样,杜康控股也在商讨从海外资本市场转战国内的事宜。
    2012年11月18日,杜康控股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杜康控股先后登陆新加坡、中国台湾两个地方的资本市场,通过登陆资本市场,给杜康控股募集到了不少资金,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支持,但是现在这两个市场的融资功能都不是很好,公司正在商讨从海外退市并回归A股。
    事实上,杜康控股的资本运作故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自1972年恢复生产之后,杜康酒厂分别有两家,一家是伊川杜康,另一家在汝阳杜康,这两家酒厂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辉煌无限。后来,由于两家杜康酒厂长达多年的商标大战,杜康逐渐没落。
    一直到2009年底,在洛阳市人民政府的协调下,汝阳杜康、伊川杜康两家酒厂合二为一,组成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终结了长达30余年的“商标大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下, 杜康商标也划归杜康控股。
    据悉,杜康控股成立于2009年11月24日,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是一家以酒业为主导产业,旗下拥有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和河南杜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原伊川杜康)两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杜康控股的前身为祥龙控股,该公司2008年2月注册于百慕大,随后2008年9月5日在新加坡上市,是新加坡股市迎来的首家白酒酿制企业,在收购杜康品牌后,2010年5月,更名为杜康控股。
    杜康控股的入驻,为企业带来了雄厚的资本支持。2010年可以说是杜康整合元年,随后的2011年3月9日,杜康控股登陆了中国台湾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台湾上市的酒类公司,也是该所成立近50年来第一家酒类挂牌公司。
    三年整合暂告段落,回归A股提上日程。对此,一位接近杜康控股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资本市场的盘子比较小,市场活跃度很低,流通性很差,基本失去了融资的功能,企业每年在那还要有一定的维护成本,可以说如同鸡肋,杜康控股在这个背景下商讨回归A股并不奇怪。
背后隐现思念系推手
    实际上,杜康控股的三年整合离不开思念食品董事长、大股东李伟的幕后操盘,从各种信息来看,李伟都是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今年10月15日,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6年后,最终选择了从该交易所退市。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规则,思念食品将在大约100天内完成私有化退市程序。
    实际上,这次杜康控股筹划从海外退市回归国内市场,与思念食品的手法和原因颇为相似。不过,在整合杜康控股的这几年中,李伟一直比较低调,直到目前,公司在宣传中并没有李伟出现参加活动的宣传。
    河南宝丰酒业有限公司企划中心总经理晋育锋告诉本报记者,李伟的低调可能源于投资的需要,现在李伟做的业务分为食品、地产、白酒和投资四个板块,其中白酒这块是杜康控股,房地产方面有好几个公司,食品这边是思念食品。
    “今年5月18日,2012年杜康控股全国经销商峰会在洛阳举行,李伟当天出席了这次经销商大会,出席身份是杜康控股董事局主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媒体并没有对外宣传这一点。”一位参会的河南当地媒体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本报记者了解,杜康控股的现任总经理吴书青,曾在思念食品担任市场总监,于2009年11月临危受命,前往杜康控股出任副总经理,后被提升为公司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此外,吴书青的前任总经理李晋州,也在思念食品担任过总经理,后来由于身体不好辞职了。
    此外,吴书青告诉本报记者,“从我们集团来说,目前涉及了三大业务:食品、酒、地产。下一步逐步往酒上倾斜,明年12月份之前,给我们拨5个亿,现在正是爬坡阶段,正是往上走的阶段,需要大的资金注入,白酒真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没有资本是干不起来的。”
    对于吴书青所说的集团,杜康控股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老板的产业共包含食品、酒、地产,主要是指思念、瀚海、杜康,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平时大家都简称为集团,幕后老板是李伟。
    对于杜康控股海外回归国内的事情,营销专家李志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他同李伟本人也认识,知道李伟的兴趣比较广泛,他这几年的定位是资本运作,回归A股对杜康控股来说是有好处的,光股民这块就会增加不少消费者,但是杜康控股同其他白酒上市企业相比体量上还比较小,他们主要的市场还集中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布局全国远远没有完成,从他们团队一系列动作来看,他们开始发力全国市场了。
布局全国市场提速
    为迎接回归A股,快速增加自己的体量,杜康控股开始提速全国市场的布局。
    去年10月,还在履职热身阶段的洛阳酒祖杜康销售公司总经理苗国军,在一座博物院的会议室里,向参会的所有人宣布,杜康要在5年后实现100亿的销售收入。
    不过,杜康控股2012年销售收入预计15亿元,2016年能否实现100亿元的目标,外界质疑声也是不断。
    晋育锋告诉本报记者,通过常规的发展,杜康控股实现100亿的目标有点困难,目前白酒行业的黄金发展十年已经过去,白酒行业到2014年左右,发展速度很可能就会降低下来,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持续快速发展,都是有周期的,而白酒的拐点即将来临。
    据本报记者统计,目前已经明确提出百亿规划的白酒企业中,剑南春2011年营业收入为61亿元,山西汾酒为44.88亿元,西凤为35亿元,古井贡酒为33.08亿元,四特酒为21.2亿元。与这些白酒企业相比,杜康控股也明显落后一截。
    面对质疑,苗国军此前回应称,洛阳杜康控股的百亿目标是在综合分析了经济形势、产业趋势和杜康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从最初提出百亿目标,到目前这个阶段,杜康控股的信心越来越足。
    作为一个区域品牌,要想实现100亿的目标,只有全国化。为此,杜康控股今年开始借助上海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发力全国市场。11月19日,“酒祖杜康·传奇版收藏酒”在洛阳通过了登陆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的上市发行审核会。
    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12月中旬,该品种将正式登陆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面向全球投资者交易,成为继国窖1573、水晶舍得、国典凤香、古井贡酒、景芝·国标芝香之后的第6只上市发行的白酒投资品种,也是首个试水白酒产品证券化的豫酒品牌。
    对此,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二线品牌扎堆酒类交易中心是一大趋势,这是白酒品牌从区域化向全国化挺进的一个信号。近年来,杜康酒在投资收藏酒市场动作频频,相继推出分区窖藏概念、白酒私人酒窖,此次高调登陆交易中心,也是进军全国市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