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改:为实体经济“找钱”
摘要:泉州金改的逻辑起点,就是为实体经济“找钱”、注入资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瞿宜同 福州报道
在温州金改实施细则出台之后,泉州金改获批的日期也临近了。
“国务院批文下来估计还要2周时间。”福建省金融系统的一位人士早在11月15日就告诉本报记者。按照他的说法,国务院的正式批文月底之前就能下达。泉州市金融办主任陈爱国则表示:“我们在等正式批文,现在正准备宣传方案。”
“泉州金改将在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及企业融资、贷款、担保等方式上有大的变化和突破。”曾参与泉州金改调研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向前这样表示。
而近期泉州市政府出台的《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意见》(以下称《工作意见》),则是一张详尽的“金改地图”:从具体措施到目标实现及负责部门,一应俱全。
“归根结底,问题是:钱从哪里来,钱怎么用起来?”张向前表示,泉州金改的逻辑起点,就是为实体经济“找钱”、注入资金。
正式批文即将下达
相较于温州金改着眼民间资本、广东金改侧重高科技行业。张向前表示:“泉州一直在做实体经济,这个非常关键,这是国务院支持的重要原因。”
4月2日,温家宝总理考察泉州时,民企代表曾反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难题。4月3日,新华社发文《温家宝: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适时适度调节》。该文表明,在福建、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一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表示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都比较发达,民间资本规模大,希望立足本地实际,大胆尝试,争取有所作为,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而此前的3月份,泉州市上报国务院的金改方案正是《关于请求在泉州设立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请示》。分管泉州金融的付朝阳副市长曾表示,要“走出一条金融和实业相互交融的坦途”。
不过,前述泉州金融系统人士表示,即使泉州金改获批,也只是一个框架,“具体某一方面的突破还要相关部委给出相应措施。”
金改“填空”:“找钱”
“泉州企业‘二次创业’核心是什么?是人才、资本、项目。资本相当于血液,血液只有注入企业才能创造出新的血液,”张向前表示。
“如果没一些大变化的话,原有的银行系统,让它多贷款给企业比较难。”张向前告诉记者,“这次金改,我猜测给银行的自由度会更大一点,比如融资、贷款、监管、抵押担保、信用自由度会更大一些。”
而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张向前也表示,泉州企业融资规模偏小,泉州77家上市企业IPO资金仅四五百亿元,“相当于一个大企业的融资额。”
组建泉商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综合采用资本市场、股(债)权融资、创投基金、金融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所有这些回答的正是“钱从哪里来”的疑问,泉州金改解决的正是想方设法为实体经济“找钱”、注入资金。
据了解,目前包括天交所泉州运营中心、一些创投机构等已在泉州落地;产业链融资、民间借贷登记等已在筹备;包括筹建泉商银行、提高民资入股村镇银行比例、设立台资账户等还处于前期设想阶段,不过这些变革都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突破。
民间融资阳光化悬疑
对待民间融资,泉州与温州的态度轻重缓急截然不同。
在国务院批复温州金改的12个主要任务中,规范发展民间融资被置于首要位置;而在泉州的《工作意见》中,“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则排在了第六位。
《工作意见》表示,晋江市、南安市作为试点,组建县级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和民间资金管理公司,民间资金管理公司则由依托地方国企闽侨实业公司发起。
一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泉州正在学习、借鉴温州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的做法,将以“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方式运作,目前还处于准备工作阶段。
不过,此前一位熟悉泉州金改内情人士曾坦言,在民间借贷登记方面,泉州“没有温州紧迫、能做就做”。
泉州金改大事记
3月3日
泉州市提出《201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要点》,随后泉州金改方案上报福建省,并很快转报国务院。
4月2日、3日
温家宝总理考察泉州民营企业。
5月2日
福建省出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
7月23日
晋江市通过《建设海峡西岸金融改革创新先导示范区工作方案》。
8月9日
2012年泉州金融峰会讨论了泉州金改创新方向等议题。
9月份
泉州市首家外资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中国)泉州分行正式成立开业。
9月28日
天交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落户晋江。
9月29日
《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意见》出台。
11月18日
泉州市股权融资服务中心揭牌。
在温州金改实施细则出台之后,泉州金改获批的日期也临近了。
“国务院批文下来估计还要2周时间。”福建省金融系统的一位人士早在11月15日就告诉本报记者。按照他的说法,国务院的正式批文月底之前就能下达。泉州市金融办主任陈爱国则表示:“我们在等正式批文,现在正准备宣传方案。”
“泉州金改将在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及企业融资、贷款、担保等方式上有大的变化和突破。”曾参与泉州金改调研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向前这样表示。
而近期泉州市政府出台的《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意见》(以下称《工作意见》),则是一张详尽的“金改地图”:从具体措施到目标实现及负责部门,一应俱全。
“归根结底,问题是:钱从哪里来,钱怎么用起来?”张向前表示,泉州金改的逻辑起点,就是为实体经济“找钱”、注入资金。
正式批文即将下达
相较于温州金改着眼民间资本、广东金改侧重高科技行业。张向前表示:“泉州一直在做实体经济,这个非常关键,这是国务院支持的重要原因。”
4月2日,温家宝总理考察泉州时,民企代表曾反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难题。4月3日,新华社发文《温家宝: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适时适度调节》。该文表明,在福建、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一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表示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都比较发达,民间资本规模大,希望立足本地实际,大胆尝试,争取有所作为,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而此前的3月份,泉州市上报国务院的金改方案正是《关于请求在泉州设立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请示》。分管泉州金融的付朝阳副市长曾表示,要“走出一条金融和实业相互交融的坦途”。
不过,前述泉州金融系统人士表示,即使泉州金改获批,也只是一个框架,“具体某一方面的突破还要相关部委给出相应措施。”
金改“填空”:“找钱”
“泉州企业‘二次创业’核心是什么?是人才、资本、项目。资本相当于血液,血液只有注入企业才能创造出新的血液,”张向前表示。
“如果没一些大变化的话,原有的银行系统,让它多贷款给企业比较难。”张向前告诉记者,“这次金改,我猜测给银行的自由度会更大一点,比如融资、贷款、监管、抵押担保、信用自由度会更大一些。”
而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张向前也表示,泉州企业融资规模偏小,泉州77家上市企业IPO资金仅四五百亿元,“相当于一个大企业的融资额。”
组建泉商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综合采用资本市场、股(债)权融资、创投基金、金融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所有这些回答的正是“钱从哪里来”的疑问,泉州金改解决的正是想方设法为实体经济“找钱”、注入资金。
据了解,目前包括天交所泉州运营中心、一些创投机构等已在泉州落地;产业链融资、民间借贷登记等已在筹备;包括筹建泉商银行、提高民资入股村镇银行比例、设立台资账户等还处于前期设想阶段,不过这些变革都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突破。
民间融资阳光化悬疑
对待民间融资,泉州与温州的态度轻重缓急截然不同。
在国务院批复温州金改的12个主要任务中,规范发展民间融资被置于首要位置;而在泉州的《工作意见》中,“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则排在了第六位。
《工作意见》表示,晋江市、南安市作为试点,组建县级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和民间资金管理公司,民间资金管理公司则由依托地方国企闽侨实业公司发起。
一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泉州正在学习、借鉴温州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的做法,将以“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方式运作,目前还处于准备工作阶段。
不过,此前一位熟悉泉州金改内情人士曾坦言,在民间借贷登记方面,泉州“没有温州紧迫、能做就做”。
泉州金改大事记
3月3日
泉州市提出《201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要点》,随后泉州金改方案上报福建省,并很快转报国务院。
4月2日、3日
温家宝总理考察泉州民营企业。
5月2日
福建省出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
7月23日
晋江市通过《建设海峡西岸金融改革创新先导示范区工作方案》。
8月9日
2012年泉州金融峰会讨论了泉州金改创新方向等议题。
9月份
泉州市首家外资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中国)泉州分行正式成立开业。
9月28日
天交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落户晋江。
9月29日
《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意见》出台。
11月18日
泉州市股权融资服务中心揭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