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不够央企“凑”
摘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福建省政府对民间投资寄予厚望,希望其成为当前稳增长的关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瞿宜同 福州报道
11月初,福建省推出民间投资项目474个,总投资4140亿元,项目涵盖农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开发、战略新兴产业、教育卫生体育等11个领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福建省政府对民间投资寄予厚望,希望其成为当前稳增长的关键。福建省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持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
不过,半个多月过去了,《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其中一些民间投资项目存在虚报、不实等现象。同时,一些民企相中的项目,依然遭遇投资“玻璃门”。
对于如何破解民间投资难题,福建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益生表示,民企除了要补先天不足外,政府层面也要保证民企与国企、外企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民间投资虚实
投资100亿元的漳州市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是福建推出的4140亿元民间投资中最大的一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资料显示,该项目一期包括填海、水、电、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及南北港生态公园,项目建设采用BT(即建设-转让)或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据了解,由于银行融资门槛比较高,而流动性贷款“比较不好做”,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苏黄(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会考虑BT,不然没有办法融资。”
苏黄(化名)也表示:“现在不引入民资。”东山县将引入央企中交集团,“县里与中交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个事最后还没定,估计要涉及一部分BT合作。”
相关新闻资料显示,今年8月9日,东山县与中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东山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围海造地项目及主题公园项目等。
还有一些地方上报的投资项目也存在“不实”现象,比如原投资方并没打算引入民间资金,或者有的项目早已完成投资。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长汀县生态信息化高科技产业园、永安新能源汽车生产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由于涉及到项目成熟度、政策风险等因素,目前招商工作进展并不理想。
就4140亿元巨量投资的未来成效,福建省发改委做出一个判断:如果4140亿元中的2000亿元能在未来三年内形成投资并落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12000亿元测算,未来三年每年全省投资将加快5个百分点左右,拉动GDP2-3个百分点。
“玻璃门”依旧
作为福建省首次向民间招商的养老服务业,被福建省发改委认为是“当前急需利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的领域”。
但是,当投资者陈建安的养老院项目批到仙游县里的时候,被暂缓了。“县领导觉得这个项目占地太大了。”陈建安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初,陈建安和朋友着手在仙游县榜头镇投资建设长寿养老院,项目依山傍水,占用山地150亩,投资1.5亿元。而根据《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相关优惠政策包括合理安排用地需求,符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等。
同样遭遇障碍的还有杨勇,他是泉州市高速公路指挥部计财科副主任,负责泉州晋石、南石、南惠三条高速公路招商工作。三条高速总投资超过125亿元,其中两条已经建成。
“进展不是很顺利,收费年限还没办法定下来。”杨勇对记者表示。
“我们跟银行测算过,至少要20年时间才能保本,”杨勇表示,“要延长收费年限,需要向省里申请变更公路性质。”
由于这些高速公路属于政府还贷项目,收费时限为20年。如要变更为经营性质的25年时间收费,“省里认为这样不符合法规,”杨勇表示,“还在继续沟通。”
据介绍,泉州市相关领导前期曾私下摸底,当地一些大型民企表示“非常感兴趣”投资这些高速公路,不过,企业都在观望收费“年限”。
虽然今年初福建省出台了《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高速公路项目暂行规定》,“可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特许经营权转让、信托投资以及其他合法的方式投资高速公路项目,并享有无差别政策待遇”,但该规定并没涉及公路性质变更这样具体的细节问题。
在宏观经济下行、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受到抑制。引入实力央企与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拉动投资的首选。虽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屡屡出台,但实力较弱的民企,依然不怎么受“待见”,投资“玻璃门”犹存。
“首先要解决政策制定者的心态问题,”杨益生表示,“好像是割一块肉给民营企业,这样不行。”杨益生表示,“要积极支持、鼓励、保护民资去盈利。”
11月初,福建省推出民间投资项目474个,总投资4140亿元,项目涵盖农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开发、战略新兴产业、教育卫生体育等11个领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福建省政府对民间投资寄予厚望,希望其成为当前稳增长的关键。福建省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持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
不过,半个多月过去了,《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其中一些民间投资项目存在虚报、不实等现象。同时,一些民企相中的项目,依然遭遇投资“玻璃门”。
对于如何破解民间投资难题,福建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益生表示,民企除了要补先天不足外,政府层面也要保证民企与国企、外企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民间投资虚实
投资100亿元的漳州市东山县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是福建推出的4140亿元民间投资中最大的一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资料显示,该项目一期包括填海、水、电、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及南北港生态公园,项目建设采用BT(即建设-转让)或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据了解,由于银行融资门槛比较高,而流动性贷款“比较不好做”,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苏黄(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会考虑BT,不然没有办法融资。”
苏黄(化名)也表示:“现在不引入民资。”东山县将引入央企中交集团,“县里与中交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个事最后还没定,估计要涉及一部分BT合作。”
相关新闻资料显示,今年8月9日,东山县与中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东山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围海造地项目及主题公园项目等。
还有一些地方上报的投资项目也存在“不实”现象,比如原投资方并没打算引入民间资金,或者有的项目早已完成投资。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长汀县生态信息化高科技产业园、永安新能源汽车生产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由于涉及到项目成熟度、政策风险等因素,目前招商工作进展并不理想。
就4140亿元巨量投资的未来成效,福建省发改委做出一个判断:如果4140亿元中的2000亿元能在未来三年内形成投资并落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12000亿元测算,未来三年每年全省投资将加快5个百分点左右,拉动GDP2-3个百分点。
“玻璃门”依旧
作为福建省首次向民间招商的养老服务业,被福建省发改委认为是“当前急需利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的领域”。
但是,当投资者陈建安的养老院项目批到仙游县里的时候,被暂缓了。“县领导觉得这个项目占地太大了。”陈建安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初,陈建安和朋友着手在仙游县榜头镇投资建设长寿养老院,项目依山傍水,占用山地150亩,投资1.5亿元。而根据《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相关优惠政策包括合理安排用地需求,符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等。
同样遭遇障碍的还有杨勇,他是泉州市高速公路指挥部计财科副主任,负责泉州晋石、南石、南惠三条高速公路招商工作。三条高速总投资超过125亿元,其中两条已经建成。
“进展不是很顺利,收费年限还没办法定下来。”杨勇对记者表示。
“我们跟银行测算过,至少要20年时间才能保本,”杨勇表示,“要延长收费年限,需要向省里申请变更公路性质。”
由于这些高速公路属于政府还贷项目,收费时限为20年。如要变更为经营性质的25年时间收费,“省里认为这样不符合法规,”杨勇表示,“还在继续沟通。”
据介绍,泉州市相关领导前期曾私下摸底,当地一些大型民企表示“非常感兴趣”投资这些高速公路,不过,企业都在观望收费“年限”。
虽然今年初福建省出台了《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高速公路项目暂行规定》,“可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特许经营权转让、信托投资以及其他合法的方式投资高速公路项目,并享有无差别政策待遇”,但该规定并没涉及公路性质变更这样具体的细节问题。
在宏观经济下行、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受到抑制。引入实力央企与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拉动投资的首选。虽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屡屡出台,但实力较弱的民企,依然不怎么受“待见”,投资“玻璃门”犹存。
“首先要解决政策制定者的心态问题,”杨益生表示,“好像是割一块肉给民营企业,这样不行。”杨益生表示,“要积极支持、鼓励、保护民资去盈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