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深圳前海:政府要坐“地”分“股”

作者:陈小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16 23:54:00

摘要:明年前海合作区出让的每一块土地中,政府将会保留至少1%的股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小小 深圳报道
    近日,从前海管理局传出消息,明年前海合作区出让的每一块土地中,政府将会保留至少1%的股份,以保证入驻企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有前海合作区参与。尽管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协调处处长曹海雷说还没有看到下发文件,但这一消息确实已经在他们内部传开。
    专家认为,1%的股份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不会干涉企业发展。在一位打算入驻前海的香港银行管理人士看来,股权多少不重要,关键是企业不希望政府参与企业经营和重大决策。
    由于前海土地寸土寸金,政府对于每一块地的规划利用,都有相当高的门槛和限制,在出让方式上也更倾向于合作开发或租赁,一位深圳市政府顾问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主要是政府希望与企业分享长期利润。
    政府持股1%以上
    前海片区无疑是目前深圳原特区内仅有的一大片处女地,每平方米的使用都要经过严格规划审批。而近日,从前海管理局传出消息,明年前海合作区出让的每一块土地中,政府将会保留至少1%的股份,以保证入驻企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有前海合作区参与。目前前海管理局内部人员都在讨论此事。
    曹海雷表示,虽然知道持股1%这件事,但目前他还没有看到下发文件,不好做评价。
    事实上,在2011年7月6日公布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就已经透露出很明确的信号,未来合作区内土地的转让将被严格控制,草案中曾被允许的“土地转让”最终被删除。而《条例》表决稿第十九条则明确规定,只能“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特定项目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
    《条例》第二十三条还提出:前海合作区的土地可以采取租赁、合作、抵押等多种方式利用,确需采用出让方式利用土地的,应当符合市政府规定的条件,经批准,并向社会公示才可以。
    “前海对入驻企业设定的用地门槛中,会综合考虑企业规模、纳税额、营业额、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等多个条件,一般而言,属总部经济的可以优先落入。”曹海雷说。
    一家拟进驻前海的香港银行管理人士透露,此前知悉的是前海土地不供出售,股权留在前海。“企业只要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期限就足够了。”在他看来是否100%拥有土地权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企业经营创新的主动权和决策权是否受干扰。同时,他对此规定又表示怀疑,“只保留1%的股权,对企业发展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吗?从企业操作上来说,前海不一定要用这种模式来管控,其他行政手段完全能做到,通过合理、正常的监管部门来执行就行了。”
    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宋丁也认为,1%的股权话语权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表明政府的一个姿态,不会干预多少,其实对企业而言是利大于弊,有了政府参与,企业更方便要求政府为他们办更多事。
    “对于入园的企业,我们主要是为他们服务,后期的经营管理我们肯定不会干涉。”曹海雷对记者说。
    而本报记者采访时也亲身感受到,前海管理局行政色彩明显比其它政府机构淡很多,更像是一个公司。前海管理局在南山区武汉大学大楼8层办公,这里不仅没有保安把守,甚至连前台小姐都没有一个,不用登记便可直接找到局长、处长,企业前来办事效率也更高。
    利益分享?
    政府的强行干预,似乎与前海追求创新的方向相悖。而从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定中却透露出了政府的心思,就是希望在这个前途无量、潜力无限的片区内多分一杯羹。
    据曹海雷介绍,目前前海管理局旗下成立了3家公司,包括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海商务秘书公司、园区管理服务公司,其中开发投资公司承担土地一级、二级开发,有资质自主开发建楼。“前海开发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比如政府出地、企业出资合作开发,后期物业租金按比例收成。”
    一位深圳市政府的顾问向记者坦言,前海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发展前景显而易见,政府确实不愿意让利,希望后期参与利润分成,但占股1%对企业经营影响并不大,只是少赚点利润。
    《条例》第二十四条也规定,前海合作区土地出让收益应当用于前海合作区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前海管理局可以利用前海合作区闲置的政府储备用地适时开展短期经营,所得收入用于前海合作区日常管理支出。
    宋丁认为,前海的很多土地都是协议出让,政府拿不到更多溢价,更希望通过占股让土地的增值收益有一个平摊化过程,可以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其实想进入前海的企业都能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聪明的企业不会在乎这一点点蝇头小利。”宋丁说。
    曹海雷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批复入园的企业有135家,其中港资企业占一半。11月15日,前海商务秘书公司总经理袁志雄向本报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在前海注册成立的企业有76家,其中以金融行业为主。
    随后,记者在11月某一天的来访名单中看到,EBAY、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浦发银行等公司名列其中,如此看来,想入驻前海的企业确实不在少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