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话语权航母
摘要:美国媒体在赢得和巩固话语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媒体非常有参照意义。
每个人一生中,都该认真地做几件事情,否则在走向暮年时就会有深深的遗憾和不安。
在写作这本书时,我有一种深深的充实感,因为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十年的准备已经使本书具有了丰富的素材,但我还是选择了闭关三月,居闹市中,心游书海。
这是生命中难得的快乐日子,因为有使命感的牵引,更有灵感光顾时的快慰,以及创新和创见带来的小小成就感。每天伴着音乐和香茶,读书、思考、写作,并不断收获发现新材料、新问题和新角度的愉悦,无论外面刮风下雨,内心都是暖洋洋的,淡定且繁花似锦。
喜欢的事情容易做好。对于国际问题和话语权问题,我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热爱,这份研究不是营生,不是任务,而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因为喜欢,所以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喜欢,所以能够坚持,毕竟,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你的成果没有出来之前,你无法要求社会肯定你,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自我肯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爱”。
使命感也很重要。由于长年从国际的视角看问题,所以能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目前的不足和短板所在。尽管有后发优势,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媒体话语权方面,与有着数百年基础和完整的话语权体系的美国有着很大差距。并且,这些差距已经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影响到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日趋丰富的海外利益。这也是我将学术青春中最好的十年倾注在媒体话语权上的原因所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可奠定我们的强国之基。
美国发展的历程说明了媒体话语权问题的重要性。说到美国的优势,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但却往往忽略了,美国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在话语权上,它所占的许多便宜,它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和博弈力,都源自其话语权优势,既有美元霸权,也有话语霸权,而在话语霸权中,媒体话语权是重中之重。
在我研究美国崛起和强大的历史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暗线”,就是美国媒体的发展是与国家的强大相辉映的,其与政府虽有互相监督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则体现出互相推动的效应。美国媒体也很清楚,只有国家强大,它们才会更有市场,也更有国际话语权,这也使得美国媒体在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主流价值观方面不遗余力,并在对外事务中与政府配合默契。
但美国媒体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自在和清澈,其与政府、国会、财团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联,不仅影响到它的运营,也间接影响到美国的内政外交。除去利益羁绊,政府及其他利益体对媒体的影响和公关,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名的“高压线”,行业自律及媒体之间的互相监督,媒体的自律意识及新兴媒体崛起所强化的社会监督,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媒体的话语权,也使得媒体无法享用“完整版”的“新闻自由”。更进一步地说,由于传播媒介的垄断已达到惊人的程度,美国媒体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其所属财团话语权的延伸。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就会更快一些。必须承认,通过几百年的发展,美国媒体已经相当成熟,其在赢得和巩固话语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媒体非常有参照意义,尤其是它们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宣传核心价值观及尽可能“洁身自好”等方面。不仅如此,美国媒体走过的弯路,遭遇的挑战,对我们也是很好的警醒和借鉴,而美国政府与媒体打交道的得失成败,也值得我们各级政府学习或引以为戒。
(作者系国际问题专家,本文摘自《媒体话语权》前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