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向好 房企加大投资力度
近日,世茂房地产(00813.HK)以19亿元的价格竞得南京白下区一幅土地。“今年9月我们在上海松江佘山拿了一块低密度的土地,南京这幅地块将主要开发住宅,也会有小部分的商业。”世茂房地产相关人士说。
世茂房地产大手笔拿地并非个案。保利、佳兆业、万科等房企,10月均在土地市场有所斩获。星浩资本、上实控股等房企则加大了项目开发的力度,并积极在江浙地区寻找新的项目。
同策房产研究总监张宏伟指出,今年楼市已持续5个月回升,明年房地产市场面临反弹风险。
房企投资意愿增强
与万科、保利、中海经过17轮竞价后,世茂房地产在11月6日最终以19亿元的价格竞得了南京白下区双麒路以东的G40地块,折合楼面价6433元/平方米。
世茂房地产方面向记者透露,南京拿地之后,未来有合适的机会,可能还会拿一些优质的土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世茂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公司——世茂股份也正在江浙地区寻找新的商业地产项目,并计划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时出手土地市场。
11月1日,佳兆业(01638.HK)旗下的上海新湾投资以2.75亿元的底价,摘得嘉定区一幅地块,折合楼板价2000元/平方米。
“现在是在土地市场出手比较好的机会。多数房企仍认为楼市尚未走出低迷状态,投资仍较谨慎。而地方政府10月以来加大了推地的力度,土地价格都比较低。”星浩资本相关人士表示。
在开发商出手拿地的同时,一些知名房企也加快了房地产投资、开发的脚步。
11月2日,星浩资本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开工建设。今年2月底,星浩资本以17亿元的价格竞得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商办地块。在拿地后9个月,星浩资本在上海的首个项目即正式开工。“上海星光耀广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将开发成集总部办公、高端商业、高档住宅区和城市配套为主要功能,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在启动上海星光耀广场之前,星浩资本以8亿元的底价获得了苏州一幅商办地块。据了解,该公司计划年底在杭州再拿一幅商办土地,星浩资本的投资团队正在浙江一些城市看地,等待机会出手。
此外,上实控股(00363.HK)也加大了投资开发项目的力度。
上实控股总裁杨云中告诉记者,上实控股正在加大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上实滨湖城的开发力度。“明年6月份将首先推出十几幢精装修的木结构豪宅别墅项目。滨湖城项目100多亩的开发规划正在抓紧制订中,预计接下来很快就将展开大规模的开发。”
据了解,上实控股在启动上海青浦别墅项目后,该公司的兄弟公司——上实发展(600748.SH),今年7月份也启动了总投资50亿元的青岛国际啤酒城综合体项目。
开发商预期转变
仲量联行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何超告诉记者,启动国内消费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启动消费并非短期能够达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仍需要房地产、基建等大体量的项目帮助度过困境状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在10月30日的全球CEO发展大会上指出,欧债危机发酵,世界经济仍处于低迷中。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地都想通过投资拉动来完成过渡。
“很多地方政府现在都在努力做一件事:让实体经济尽快、尽早复苏。”李毅中说。
何超指出,在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影响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外资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
张宏伟指出,中国经济正在迎来一股外来的力量,从而使得楼市形成了一种倒逼式增长的新格局。
“QE3之后,热钱直接或间接流入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而当前股市并不是最佳进入时机,这一定程度上促使热钱进入房地产领域。”张宏伟认为,外资除了通过热钱收购国内优质项目或企业的部分股权,还将通过各类融资方式贷款给中国房企。
何超表示,中国经济的潜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这一点从酒店入住中商务活动的增加,就可以看出来。”
仲量联行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全国酒店因商务会议而带来的入住需求从去年的26%,上升至今年的30%,而政府人员入住酒店的需求则从20%降至18%。
“成交量的持续回升让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而国内外的货币,会不由自主地流向房地产这个最能吸金的大水库,让开发商对未来持更乐观的预期。”张宏伟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开发商已经改变了过去的悲观预期,从而加大了投资和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力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