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肖亚庆领衔海外资源并购

作者:陶盈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21 22:11:00

摘要:外汇专项能源并购基金有望成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一切就如同中铝前总经理肖亚庆所说的——“我相信,资源最终也会实现全球化,而中国必须要参与这个资源全球化过程。”在即将卸任中铝总经理之职前,肖亚庆用195亿美元注资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力拓公司为自己的话作了最好的诠释。
    令市场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这笔溢价收购仍备受争议之际,肖亚庆已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并由现任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总经理熊维平接任其职位。这一消息无疑是对反对中铝溢价收购者们最有力的反击:中铝的全球布局得到了认可,并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肖亚庆大杀“回马枪”
    从中铝宣布向力拓公司注资195亿美元到肖亚庆的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仅仅不过5天时间。多方面的消息显示,此次中铝注资力拓成为肖亚庆海外收购三部曲的完美收官。
    回顾肖亚庆在任职期间的一系列动作,中铝在扩张的道路上从不犹豫,先后完成了对山东铝600205SH.、兰州铝业600296SH.以及云铜集团的重组,并大手笔赴海外收购金属资源,其中,除去8.6亿美元收购的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外,两笔注资力拓的收购都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
    “追溯历史,开启这一轮中国企业海外资源扩张之路的还是中铝公司。”安邦集团高级分析师贺军向记者表示,2008年2月,中铝公司以14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完成了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通过该投资,中国铝业联合美国铝业公司获得了力拓在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份,并一扫此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事件的阴霾。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此次由肖亚庆领航的这轮中国企业赴海外并购的“回马枪”战术来得恰到好处。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抓住它。”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就发表了如是看法,然而当年时值国内外备受瞩目的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事件最终以流产告终,随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企业的海外资源并购道路沉寂了长达两年之久。
    就在中铝宣布注资力拓的消息后不久,中国五矿集团也宣布将以17亿美元的现金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锌矿开采商,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望入股澳大利亚另一铁矿石厂商FMG集团以及宝钢为首的一批中国钢铁企业正在洽谈与Fortescue的资产收购事宜等消息也浮出水面。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对中国而言,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我们在面临此次金融危机中最大的风险,因为一旦随着美国经济的企稳,美元就将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就意味着,“只有抢在美国经济复苏之前把钱花出去,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中国需要的战略物资才能有效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


认同溢价收购出海正当时
    对肖亚庆而言,如果没有中铝溢价收购力拓的交易,也许其也不会饱受如此多的争议。
    以中铝去年年初收购力拓以及去年底首钢收购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对比,仅2008年11月必和必拓收购力拓失败后带来的股价暴跌,中铝账面就已经浮亏惨重;而首钢去年底的收购则由于国际铁矿石行情的下滑而最终以年初提出价格的四分之一成交,成为海外收购的样板。但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中铝却借这两笔对力拓的交易成为其单一最大的股东。
    “对中铝而言,如果没有第一个9%的股份,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第二次以70亿美元获得9%股份的机会,除去购买债务的成本,中铝实际第二次的收购金额降低了一大半。”刘纪鹏向记者分析表示。
    贺军也指出:“这样的战略收购,不能单单以股价来进行衡量,判断其真实的价值,应该由自己的实际需求所决定。即便是股价蒸发了,起码还保有矿产资源,这些都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对此,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在目前国内刺激方案、银行贷款等一系列的措施下,中国的经济很可能在下半年率先复苏,“由于本身资源的需求量大,如果不尽早解决资源储备的问题,那么在经济复苏后的下一轮发展阶段中国将遇到更大的瓶颈”。
    实际上,从此次肖亚庆的顺利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来看,无论盈亏与否,这笔收购都是得到了认同的。这也意味着肖亚庆此前一直坚持的“中国企业扬帆海外,收购资源型企业”的观点将被进一步贯彻。

能源储备或将进一步加强
    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在当前全球资源价格大跌之后,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应该海外抄底收购资源。德勤亚太区CEO马志强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些国字号走出海外进行的大量矿产资源收购已经说明,对中国而言,这轮金融危机中首先保证的就应该是资源的供给。
    这一观点恰恰与此前肖亚庆的主张不谋而合,肖亚庆曾在采访中透露,“到海外收购资源型企业,是中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融入资源全球化的阶段”,这些资源并非由中国人专用,其实质是为全球服务,在他看来,走出去大量并购资源企业,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长期发展都有好处。
    这也印证了此前坊间有关肖亚庆就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职后的猜测。“此前楼继伟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职后,同时获任担任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不仅继续负责其熟悉的业务范围,而且还可以协调各部委对储备改革的意见。”一位资深的市场人士表示,而根据以往在中铝的成功经验,肖亚庆此次的就任也很有可能继续负责熟悉的能源资源领域。
    “这恰恰说明,从两家国有资源能源类的企业中甄别人选,正是为了在该领域进一步巩固或是加强。”该人士表示,如果楼继伟主管金融投资,肖亚庆主管能源和资源等国家战略储备投资,那么并不排除成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国资海外收购资源和能源的协调机构或是基金。
    作为近期的研究课题之一,刘纪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目前中国成立专项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基金非常有必要”。刘纪鹏表示,“为了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组建两个基金,一个就是类似中铝并购力拓、联想并购IBM这样针对国外一流公司股权的收购;第二个就是针对石油、矿山、黄金等资源能源类的收购”。
    建立这样的两只基金,不仅能够化解中国外汇储备过高的风险,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帮助中国企业海外资源“抄底”成功。实际上,2月18日,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类似的观点:外汇管理局除了继续完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外,还将放宽跨境融资限制,便利境内企业“走出去”所需外汇资金的获取和运用。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建立专项基金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淡化国有背景,避免中海油优尼科事件的重演。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应该尽可能淡化国有背景,一旦被收购的国家反对,那么很可能被认为不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反而起到负面作用,相反,应在国家的监管之下,由企业自己做好充分的研究之后再走出去,“不要让国家吃亏的事一再发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