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笔夫:商品市场半年内完成牛..

作者:笔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07-26 14:52:00

摘要:笔夫:商品市场半年内完成牛..

 

笔夫金融策略周报

    持续了6年的商品市场牛市从此结束了吗?在油价出现高位连续暴跌的情况下,投资人不断地询问这样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验证的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信息均显示,商品价格单边上扬的格局已经结束,即使在未来半年内不出现单边暴跌的情形,也极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实现战略性的牛熊转换格局。

石油价格泡沫将破灭
    在7月15日至7月23日的短短6个交易日内,NEMEX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最高的147美元/桶跌至最低124美元/桶,罕见的巨量空单显示,机构炒家已经基本放弃了继续做多的愿望,空头情绪笼罩在全球交易市场,在这一刻,投资人似乎已然忘记了曾经鼓舞他们做多油价的众多理由,诸如供需不平衡、伊朗核危机、墨西哥湾的飓风等等,事实上,以上因素在近期并无多少明显的变化,改变的只是分析师的态度和方法。
    “多利”飓风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家伙,去年和前年,当机构投机者大力做多油价的时候,它便加大马力冲着墨西哥湾的油井和炼油厂横冲直撞,帮助油价上涨,而如今当油价暴跌的时候,它却绕着那些石油设施走,仿佛有意在帮助放空者。当然,这只是笔夫开的一个小玩笑而已,笔夫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分析师和投机者的嘴里,同样的现实因素是怎样地发挥了不同的功用,就拿最近的飓风来说,在分析师那里的普遍看法是,今年的飓风行进路径对石油设施的破坏性非常的小,因而对于石油供给影响有限,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实际今年飓风影响不会比去年来得更小,包括BP、雪佛龙、皇家壳牌在内的众多能源公司纷纷从墨西哥湾撤走工人,一些能源公司甚至移走了一些钻井平台以应对可能的损失,这将使得墨西哥湾的石油产量萎缩至少4.7%,然而分析师们似乎对这些视而不见,在他们的措辞里,现实的威胁比预想的要小得多,这种思维与以前正好相反。
    分析师和投机者对于飓风看法的改变折射的是市场多空思维的变化,这再次印证了仓位决定立场的训语。
    笔夫认为,油价涨至100美元,或许是由供需情况决定的,但是超过100美元的油价绝对是由投机炒作决定的,而现在,是对炒作行为进行矫正的时候了。
    但是,油价的回归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继续维持在100美元至130美元之间进行震荡,但中期来看,回到100美元下方是趋势,而且这一趋势不可避免。
    为什么?
    如果说投机行为出奇地拉高了油价,那么,高油价本身也会对供需状况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来看直接的影响。高油价极大地抑制居民和企业对于石油的需求,这一点从经合组织成员今年以来的石油消费情况可见一斑,据统计,主要西方工业国家今年以来的石油消费需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今年以来的石油消费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中国和印度的需求量虽然仍在增长,但是增长率已经大幅放缓,这还是中国和印度长期坚持能源补贴政策的结果,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进行的能源价格改革,消费需求会真正有效地得到抑制。
    其次,高油价将使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一个衰退的经济对于能源的需求将会迅速降温,这是油价下跌的主要理由。原油期货价格从140多美元开始下跌,主要原因是投机者基于对经济走势所作出的判断。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是一种现实,而且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将很难看到转好的迹象。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只不过是衰退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国经济经过了奥运前的兴奋和奋进,可能也难以逃脱奥运会后降温的宿命。
    油价下跌,那些曾经推高油价的因素此刻似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例如伊朗核问题。实际上伊朗核问题并未消失,相反它有可能还会在某一特定时间突然冒出来,成为反弹的动力和因素,但此刻,投资机构会将其忽略不计。

农产品价格跌势将更加坚决
    比起石油价格来,农产品的高价格将更加不靠谱,因为,农产品是可再生的,价格的潮起潮落往往伴随着极强的季节因素,供需力量的转换频率和速度将更快。
    在经过了两年的牛市之后,农产品的上涨势头在最近一周出现转折,以大豆代表的农产品均出现了显著的价格下滑。我们知道,近几年以来,先是从白糖、小麦开始,然后是玉米,最后是豆类产品,价格轮番依次上涨,最近的这一轮价格上涨是由大豆和豆油类产品引发的,这其中既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的因素,但国际因素是主要的。
    2006年初,白糖期货价格因供求原因出现巨量上涨,最高价格攀升到6200多元,引起政府部门的强烈关注,继而出台了干预措施,大量抛售国储糖,随后价格一路下滑,2007-2008榨季,白糖产量大幅上升,导致供需状况根本改变,供大于求的格局形成,白糖价格全面走软,目前的价格水平较2006年初跌幅已超过60%。
    2006年,源自澳大利亚的一场千年不遇的旱灾,使得澳大利亚这个小麦的主产区产量大幅下降,政府开始限制小麦出口,使得国际上小麦价格走高,中国的小麦价格也从两年前的1400元一吨上涨到最近的2200元一吨,涨幅巨大。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美国将全国50%的玉米加工成乙醇,使得玉米价格节节攀升,也使得全球农产品的商品属性发生巨大变化,由之前的单纯的食品属性变成了一半的工业原料属性,这使得农产品价格上涨如火上浇油。
    但最近的能源价格的下跌可能成为农产品价格回归的导火索,那些以能源价格上涨投机农产品的理由将从此消失,另一个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两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攀升,刺激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从而使得供需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主要农产品在一季度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是,随后对于天气原因的炒作使得价格水平又重新攀升,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天气原因成为上涨的主要动力时,这一轮牛市就该结束了,笔夫认为,这次也不会例外。

美元升值预期增强
    不管是能源价格还是农产品价格,其上涨的背景中都少不了美元贬值这个因素。自2002年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不断贬值,这使得以美元计价的主要商品的价格出现相应的上涨。
    去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集中爆发,使得美联储中止了原本正在进行的加息进程,开始大幅减息,这更加加剧了美元货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弱势格局,其对主要货种均出现显著下跌。美国政府之所以放弃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转而解决次贷危机,是因为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次贷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危害要比通货膨胀问题迫切得多,另外,美联储转入减息通道后,通货膨胀的问题实际上留给了全世界来解决和面对,而次债危机也因美元货币的贬值而使得全世界为之付出代价。
    目前,虽然次贷危机的阴霾依然没有散去,但是,由于减息和美联储扩大货币投放规模,使得主要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已经获得了充足的流动性,次债危机在金融市场的扩散而出现金融崩溃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终于在最近停止了减息的步伐,而且目前市场上弥漫着加息的预期。
    如果美联储在最近果真能步入加息周期的话,美元货币有可能结束长达6年的贬值过程,而出现强力的反弹,这可能为本轮商品牛市画上一个句号。
    我们也应该留意到,自2002年以来,美元货币贬值的时间段与美国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时间段是重叠的,也是与油价上涨的时间段相重叠的,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现在大多数人都已明白,美国伊拉克战争的主要诉求是那里的石油资源,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机完全是共和党政府石油利益的驱使的结果,高油价政策也有利于支持共和党那些石油巨头的利益实现,而战争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一般说来,对于战争而言,参战国的货币从来都是货币交易市场上应该回避的币种,6年战争,也就是美元不断贬值的时期,也是油价节节攀升的时期,这三个时期是高度重合,也是一种内在的统一。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共和党面临着选举大考,总统大位即将不保,共和党能源政策已出现大幅调整,高油价政策已经失效。而伊拉克战争显然已经接近尾声,社会秩序正在恢复,那里的石油开采也正得到恢复,如果民主党人最终如愿拿下总统宝座,极有可能开始撤军,这些,都将为美元价值的回归定调,也会有助于商品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区间,全球商品市场的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行将结束。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