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湘江治污:宁要短痛

作者:李雍君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7-23 16:53:00

摘要:“竹埠港还在生产经营的27家化工企业,明年年底前将全部关停退出。按照‘退二进三’(退掉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战略规划,十年之内,竹埠港将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宜商的现代化物流商贸新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雍君 湘潭、长沙报道
 
    “竹埠港还在生产经营的27家化工企业,明年年底前将全部关停退出。按照‘退二进三’(退掉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战略规划,十年之内,竹埠港将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宜商的现代化物流商贸新城。”7月16日,湖南湘潭市岳塘区区长谭浪在接受2012三湘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竹埠港,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因化工企业密布,重金属污染较重而与“株洲清水塘、娄底水口山”等被列入湘江重金属治理重点地区。
    湘江从此穿过,往下几公里即流入湖南省省会长沙的特殊地理位置,更让竹埠港成为湖南省政府和下游民众的心头大患。
    带队在竹埠港实地考察的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与村民和企业家座谈时表示,要确保明年年底前将竹埠港化工企业全部关停,“时间尽量争取提前。”同时,也要努力让企业“关得了、搬得走、养得活”,他透露,湖南省正在择址成立一个环保工业园,让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搬迁入园。
    蒋作斌认为,化工企业退出竹埠港对湘江治理具有样本意义,“竹埠港能做到,清水塘也应能做到,水口山更应能做到。”他说。
退出势在必行
    “四年前,外地人连从我们村路过都不愿意,尽量绕着走。种稻收的都是瘪谷,一阵风把化工厂废气带过来,地里种的菜菜叶就黄了,井里的水也不敢喝,村里几百年的樟树也都死了。”7月16日晚,湘潭岳塘区荷塘乡易家坪村的村民袁晓初对来家调查的工作组介绍称,人们一度对竹埠港污染谈之色变。
    袁晓初所在的村子,正是竹埠港化工区的核心所在地,受影响也是最厉害的。该村支部书记严敬喜介绍,竹埠港地区原来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化工企业逐渐在此落户,80年代成为全国优先发展的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2000年成为湘潭高新区的新材料工业园。竹埠港高峰时期有70多家化工企业,新材料工业园的大部分园区都在易家坪村,现在还有金环颜料、开元化学等10家企业。
    严敬喜坦言,企业落户在村,对解决村民就业、带动村民致富起到一定作用。这个拥有1380人口的村子,700名劳动力中约有100人在这些化工企业上班。但化工企业的废气、废渣、废水对村民的危害也显而易见,严敬喜说,“村里人都很少吃自己种的菜。”
    湘潭环保志愿者迪迪就生活在竹埠港的下游,他说村民们对化工企业的搬出是“举双手赞成,那一天要放鞭炮的”。
    竹埠港村民们的困境,让村民与企业的矛盾时有发生,而这些化工企业每年也需要对影响范围内的村民给予一定补偿。据介绍,2010年,总共补偿了49.2万元,这笔款由各家企业依据各自产能和污染程度分摊。同样,村民也依据受影响程度领取到相应补偿款,最多的一户大概一年可以领到600元。2011年,因化工企业逐渐减少,补偿款还是维持49.2万元未变。而此前数年,补偿款基本上按每年12%的速度攀升。
    竹埠港的压力,还来自下游。同行的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彭翔在座谈会上告诫企业家,搬离势在必行。“竹埠港的污染总量,虽与水口山、清水塘不是一个数量级,但竹埠港的特殊性在于距离长沙太近。粗放型生产的不少,很多企业风险很大,一旦出现事故污染湘江,几个小时就流到长沙了。”他说。
    下游数百万人口的长沙,显然无法承受这种风险。彭翔同时介绍,依据国家的规划,所有冶金化工企业都要搬离大江大湖。他劝企业家们要把搬迁当做契机,并承诺环保部门会为企业搬迁提供绿色通道。
    此前的5月23日,湘潭市委在岳塘区召开现场会,宣布启动实施竹埠港“退二进三”战略,并明确2013年底为化工企业退出竹埠港的最后期限。
资金缺口从何而来
    站在金天能源有限公司的处理池边,谭浪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心情有些复杂,当年引进园区帮着建厂,如今却要亲手关停它。”
    2001年引入当时湘潭高新园区的金天能源,为丰田、三井、比亚迪等巨头提供汽车电源配套,效益一直不错,纳税排在园区的前五位。2011年税收1200万,产值3亿元。
    谭浪介绍,经初步摸底,2011年,竹埠港区域27家化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4亿元,完成税收1.64亿元,企业总资产达到43亿元,从业人员4542名。
    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岳塘区委书记肖克和表示,关停这些企业,岳塘区在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增长等考核项目上都将经历阵痛期,甚至会拉低湘潭在全省排名。他建言考核时对竹埠港这种现象应该有所考虑,并期盼省里在政策和资金上都能给予支持。
    据肖克和估算,“搬迁这些企业,没有40个亿拿不下来。企业搬出后竹埠港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还需15亿以上的投入。”
    湘潭市给竹埠港“退二进三”设定的目标是,一年左右完成竹埠港地区污染化工企业关停、五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十年建成现代商贸物流新城,而钱从何而来成为关键。
    “市领导、区实施、市场化”的模式,意味着岳塘区将承担找钱的任务。有利的是,竹埠港已被列入岳塘经济开发区通盘考虑,享有省级开发区的政策。
谋变下一步
    其污染区域及周边8万平方公里范围,已获国家有关部委认同,不再有农用地的规划。这意味着将有包括污染企业腾退厂区在内的一大片土地可供开发。
    对已处于湘潭城区核心发展区的竹埠港来说,“借地生财”是条不错的路子。蒋作斌特意提醒区里干部,他们接手的是一大笔财富,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用于第三产业开发,比“就地转产”压力小多了。
    肖克和表示,今年将搭建市级投融资平台,成立竹埠港重金属污染治理投资有限公司,采用将区办公楼在内的资产抵押等办法,争取银行放贷5个亿,再授信15到20个亿。
    蒋作斌承诺,对成长性好的化工企业,湖南一定会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扶持,也会在今年敲定专业的环保工业园,让企业入园去发展。
    蒋作斌曾担任湖南省发改委的主任,湘江重金属治理项目列入国家战略,是其任上得意之作。和竹埠港的村民及基层干部座谈交流之后,蒋作斌坦言放心不少,相信省委治理湘江的重大决策能得到执行。“竹埠港能做到,清水塘也应能做到,水口山更应能做到,央企更应有责任感。”他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