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诚勿扰
寇建东
5秒倒计时后,菲亚特中国的官方网站(www.fiat.com.cn)自动跳转至了其在华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在国内汽车市场愈发强调母公司(如大众中国、丰田中国等)品牌形象的当下,菲亚特此举令人匪夷所思。
菲亚特没有品牌吗?不!始建于1899年7月的菲亚特至今已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其品牌传奇足以大书特书;
菲亚特没有产品吗?不!打开其全球网站,一字排开的20款车型足以对抗任何一家跨国车企;
菲亚特没有进入中国吗?不!在中国市场,菲亚特已以进口方式投放三款车型,其中包括其历史上最为成功,也最为悠久的微型车“小老鼠”——菲亚特500;
但那官网上“若您需要了解菲亚特正在中国销售的更多详尽车型信息,请点击进入广汽菲亚特官方网站”的善意提醒,却让菲亚特甘居合资公司“幕后”,其心何苦?其意何在?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惨痛经历的菲亚特,面对来自中国市场的诱惑,就像一名刚刚偷吃过禁果而被发现的青涩少年,蠢蠢欲动,且又投鼠忌器。
如果说官网的跳转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那么从刚刚投放的第一款国产车型——菲翔(viaggio)的身上,这种纠结的心态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选择菲翔,而非菲亚特现有成熟产品率先国产,积极的理解是: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实践,菲亚特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另一层面,却也充分暴露了菲亚特不自信的心理。两年前,菲亚特首次对外披露了菲亚特国产车型的产品规划,“我们原本计划引入领雅(Linea,属A级车),现在我们决定引入一个全新的平台及产品——C-medium,以显示对中国市场的尊重。该平台将融合中国元素,但也是介于意大利风格和新技术的。”
事实上,在菲翔正式上市之前,菲亚特本可以用两年多的时间(广汽菲亚特成立于2010年3月)重塑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形象,为菲翔的到来大造声势。但菲亚特没有这么做——从现有进口产品定价,到经销商渠道搭建,再到公关传播,菲亚特并没有真正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尊重。
以肩负丰富菲亚特品牌形象的菲亚特500为例,这款把MINI视为竞争对手的小车,曾一度在微博上与MINI隔空喊话,但最终却以菲亚特500的惨淡业绩而沦为业界笑柄。
不仅如此,在菲亚特500的官方网站上,从去年9月上市至今,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这款小车市场推广的活动介绍。而仅有的反复播放的几张照片,也只是在回味近一年前的上市仪式。至于博悦和菲跃,菲亚特甚至只吝啬地为其开设了一页二级页面,丝毫没有表现出志在必得的勇气和决心。
其心何苦?其心皆苦!缺乏整体战略作为依托的菲亚特,失去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果敢。仅凭一款菲翔,在中国市场,畏手畏脚的菲亚特“非诚勿扰”。(作者系本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