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黄海的退市危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继远 济南报道
重组经历一波三折的*ST黄海近日再启重组。8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初步方案将置出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以公司发行股份为对价,向中国化工集团下属单位购买优质资产。
早在6月20日便因重大事项已经连续停牌的*ST黄海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7月底由“风险警示板”引发的一轮ST股票的“灭门”行情。
不过,*ST黄海还能继续幸运下去吗?根据*ST黄海8月9日发布的中报,公司上半年亏损7961万元,公司对下半年情况表示悲观,直言仍将亏损。
那么,如果2012年期末依旧亏损,*ST黄海将连续3年亏损,而每股净资产也为负值,启动重组无疑将是决定*ST黄海生死的救命稻草。
退市预警
8月9日,*ST黄海发布2012年上半年财报,亏损局面进一步扩大。
记者拨打*ST黄海的多个部门电话均无人接听。
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减少69.6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亏5124万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也由2011年年报的-1.36元跌至-1.67元。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下,成本、价格呈双向挤压;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对公司经营目标产生负面影响。”*ST黄海表示,除了市场行情并不乐观之外,老厂区的“历史性搬迁”是公司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为了贯彻青岛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ST黄海搬离沧安路1号。这也使得公司因搬迁导致半钢子午线全线停产,同时,由于设备老化,开工严重不足,产量下滑严重。
作为轮胎生产的老企业,*ST黄海在业绩上的颓势已持续数年。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9.6亿元,净资产-3.5亿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8.6亿元。”在2011年年报中,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的审计报告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在2012年的半年报中,公司也坦言:“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以至全年经营业绩仍将出现亏损。”
或成昊华的资本平台
显而易见,单纯依靠公司经营实现扭亏已经基本无望,而一旦期末财报继续亏损,连续3年亏损的*ST黄海不得不面临退市。
可以说,*ST黄海的重组来得非常及时。公司公告表示,重组方案初步定为置出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公司以发行股份为对价,向中国化工集团下属单位购买优质资产。
那么,置入*ST黄海的又将是什么样的优质资产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8日,改制后的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华股份”)在北京正式揭牌。
昊华股份和*ST黄海同属一个控制人中化集团。
昊华股份董秘刘政良在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表示,按照政策规定,央企上市需要首先提供三个会计年的完整经营数据,“所以昊华股份现在达不到要求,不过,我们也有可能通过别的途径实现上市计划。”
刘政良所谓的“别的途径”会不会是*ST黄海呢?此前*ST黄海在公告中表示,重组拟购买资产涉及全民所有制企业,需进行公司化改制。巧合的是,作为昊华股份核心资产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下称“中昊化工”)官网发布公告称,按照上级公司制改制的要求,公司已于7月1日正式变更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而在6月16日上午,也就是*ST黄海停牌前4天,中化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傅向升以及中国昊华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胡冬晨一同来到中昊化工进行调研。
根据昊华股份的改制安排,旗下3家上市公司中,ST黑化和ST河化100%的权益划转给中化集团下属全资企业昊华化工总公司,旗下仅保留天科股份一家上市公司。
“此前与江苏凯威化工有限公司重组失败后,*ST黄海已经没有时间耽误了,寻找内部重组方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办法。”一位投资者认为。
公开资料显示,中昊化工主营氟化工、高新材料业务,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个亿,利润达5亿元。
“如果昊华股份选择*ST黄海作为资本平台的话,业绩优良的中昊化工就将会注入,那么*ST黄海就能起死回生。”上述投资者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