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公车改革酝酿新方案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10 19:31:05

摘要:公车改革酝酿新方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获悉,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拟订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该方案有望今年出台。”国家行政学院一位专家8月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主要是配合《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据了解,国务院此前公布的时间表显示,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行。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中对限制“三公经费”作出了硬性规定,尤其是提及公车改革条款,如在公车购置和运行上都有明确规定。
    为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国管局”)联合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已下发通知,要求省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抓紧制定《条例》的实施细则,并于9月15日前报送国管局。
    连续10年上书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本报记者,公车改革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路径:按级别给货币补贴、实行社会化改革。
改革路径
    公车改革方案出台终于等来了时机。
    自国管局官方网站发布正研究拟订公车改革方案的消息后,引发各方猜测。6月28日公布的《条例》明确了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等热点问题作出规定。其中,对公车改革问题,《条例》第八条提及了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据悉,为了更好地执行《条例》,日前国家发改委、国管局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拟订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
    另据专家分析,也有可能采取按干部级别进行货币补贴的形式来推进改革。叶青称,在大方向上,我国采取货币化补贴的方式是趋势,“把公车控制在最少的数量内,大部分的干部每个月按照级别发车补。”
    在解释公车社会化改革时,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此前称,社会化改革就是取消单位配车,实行公车租赁。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和级别挂钩的“车贴”,发多少、怎么发,一直是车改的焦点和难点。在公车数量上,多大比例合适?按多少公务人员比例配套?但改革的主要思路与此前基本一致,合理确定公车改革人员范围,科学设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
    叶青则表示,公车改革的关键问题,不是“车贴”到底该不该与职务挂钩,不是怎样补贴的问题,而是车改到底有没有实现降低行政成本,遏制“车轮腐败”的目标。
    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将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该意见明确,这项工作由国管局、中央编办、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等负责。
    早在2011年11月14日,由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中就规定:“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
改革难在哪
    事实上,多个地方版公车改革已经展开了。
    如杭州市从2009年以来就取消了局级领导干部的专车,由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当地统计显示,车改之后,公车费用连续3年减少财政支出30%以上。
    而社会化改革目前还没有哪个城市试点,温州的试点算是沾边,近程货币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车。而其他地方的改革也大体差不多。
    我国的公车改革始于1994年,改革一晃就是18年。然而,现实是,数次改革之后,公车不但没少,反而越改越多,越改越豪华。
    谈及公车改革难度时,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公车改革不是难在“车”,而是难在“人”、难在“权”,“说到底,公车改革触动的是公职人员的既得利益,一蹴而就行不通。”
    数据显示,随着公车改革的逐步展开,中央各部门公布的2012年度部门预算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占“三公经费”的54.4%,比2011年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据统计,去年98个中央部门的“三公”各项支出当中,公车相关费用比例最大,超过36亿元用于购置新车、车辆运行与维护,占“三公”总数约60%。财政部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公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如此庞大的公车消费量,备受质疑。
    每年公车支出有多大呢?
    记者注意到,去年年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调研报告: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消费支出1500亿元到2000亿元,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到10万元。
    公车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记者掌握的民革中央2010年两会递交的提案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包括司机的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超过10万元,一些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至12%之间。
    在今年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各单位公务接待费用,公务车购置和运行费用要详细公开,“公车改革的方向,应该跟公款旅游、公款消费联合起来综合考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