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点保卫战启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2132点“钻石底”被无情击破、上证综指收出月线“三连阴”、7月收盘创下41个月新低——一连串的表征,无不彰显A股浓烈的空头氛围,到处弥漫着“熊出没”的声音。
就在投资者一片哀鸿遍野之际,2100点保卫战启幕。
《华夏时报》注意到,在A股2100点岌岌可危之际,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表示,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使得市场不禁憧憬经济刺激政策的到来。
证监会也开始“急”了。7月31日晚间,证监会罕见地对A股前途表示充满信心,甚至明确表示“股市下跌反应过头”、“坚信股市前景勿盲目跟风杀跌”。
这使得8月1日开门一战,两市双双走高,一扫前期5连跌的阴霾。然而, 当天的普涨似乎更具“礼节性”,次日,两市旋即低开,“招保万金”四大地产股重挫,截至收盘,沪指跌0.57%,报2111点,再次逼近2100点。
针对这种情况,证监会又一次呼吁:“上市公司无论从自身出发,还是从保护持股股东权益出发,如果现金情况允许,都应该考虑回购股份。”此外,9月1日起证券市场相关收费标准再次大幅降低。
监管层及时亮出两大“金牌”,其护盘之心昭然若揭。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认为,现在距未来经济形势真正明朗还有一段时间,市场还会折腾,等待是当前的最优策略。而基本面的等待主要看7月份的数据,市场面的等待则主要看强势股的补跌是否完成,政策面看有没有直接呵护股市的政策。
等待或是最好战略
“5穷6绝7翻身”曾是股市中最常见的走势现象,但今年却成了例外。7月31日,上证指数收于2103.63点,盘中再度创下近41个月来的新低2100.25点,年初一度被视为“钻石底”的最低点——2132点,也在7月失守。
兴业全球基金投研总监王晓明认为,随着货币政策或是财政政策的转向,短期内股指会有一些短期企稳迹象,但对整个市场来讲,无论是经济还是股票市场,反弹空间都不大。
“当前市场只是2008年的延续而已,市场高点在2007年已出现,到目前为止全是小波段。”王晓明表示,市场还在寻找一个相对均衡的底部,只有寻找到一个趋势性的时间段,找到新的产业性突破机会,整个市场才会形成比较好的大的反弹机会。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则向记者直言,“当前,等待或许是最好的战略。”在他看来,当下中国经济调整不仅是周期性调整,还有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从衰退到复苏,共识是“唯有改革才能帮助中国经济走出困局”,然而,重大制度红利还未显现。
德邦证券分析师张海东也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三季度会有一波反弹行情,核心区间2100-2400 点,极端情况可能跌至2000 点左右。
机构陆续潜伏左侧
记者注意到,随着大盘创出新低,部分资金通过ETF和杠杆指数基金抢先布局反弹,进行“左侧”潜伏。
数据显示,从7月16日至7月27日,深证100ETF净申购近9亿份,份额增长2.6%,目前总份额已达到347亿份。
易方达深证100ETF基金经理王建军向记者分析说,ETF份额逆市稳定增长的趋势,反映了ETF投资者结构在变化,从以前的正反向套利等简单模式发展到更加重视ETF作为交易性工具的特性。“这些新增的资金可能包括长期配置指数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指数基金做波段投资的投资者、场内新增的正反向套利投资者等等。”
几乎在同期,7月31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交易量突破10亿元大关,交易量排名A股市场第二,当日的净申购量也达到6.1亿元,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金额约为5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柳军向记者透露,期现套利和投资者抄底或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放量的主要原因。
此外,数据还显示,近期部分杠杆基金场内份额骤然增加,通过申购分拆卖出稳健型份额,从而博取进取型份额的杠杆收益。7月以来,抄底资金暗流涌动,多只杠杆指基场内份额增长比例超20%,同时部分杠杆指基的溢价率也在持续攀升,最高溢价率创出127%的历史新高。
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信诚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经理吴雅楠表示,杠杆指基逆市上涨现象也在去年9月底出现过,“按照产品的特色,杠杆指基一般都会放大指数的涨跌,很少有涨跌幅与跟踪指数完全背离的情况,杠杆指基近日的表现体现出有资金对后市看法乐观,期望通过杠杆指基博取反弹收益。”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近期对568只私募基金的调查结果显示,44.44%的私募认为当前市场是底部可能性较大,不少私募增配了化工、采掘等周期性行业,在防守的同时等待进攻时机。
长城证券分析师王凭也指出,A股已经逐渐步入左侧布局区域,投资组合从前期的“偏防御”逐渐向“均衡配置”调整。
股市有“机”可循
“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逐渐复苏的大方向逐渐明确,市场从底部走出的具体时点还需要观察。尽管近期市场气氛低迷,但预计下半年的投资不用过于悲观。” 交银主题基金经理李永兴综合各项投资因素,向记者表达了相对乐观的态度。
李永兴认为,在经济和政策的博弈中,下半年可能依然倾向于政策逐步宽松,因此,在政策基调延续的前提下,下半年房地产业的景气缓慢复苏的势头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
从短期看,他认为,在政策进一步兑现过程中,一些库存调整充分,从而迎合“库存假想”的行业可能将会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交易型机会。但长期看,真正符合经济转型方向、获得政府支持的新兴行业或才是优秀的标的。“虽然目前前途未卜,但反弹机会犹存。”他总结道。
王晓明也向记者强调,即使现在对整个市场看得比较悲观,但从中期来看,股票市场肯定是有机会的。具体看来,他表示,投资策略上将着力于四大板块:包括穿越周期的消费品行业、成本压力较小的传统行业、受益制度性改革的红利行业以及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高的行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